[摘 要]融合与转型是整个新闻传媒领域和新闻传播教育同时经历的一场变革。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史教学却往往陷入“传道”与“授术”的矛盾和尴尬受冷的困境中。本文从新闻史教学“学理阐释”与“技能提升”的平衡与融合入手,进而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精神培育三方面探讨了新闻史教学在融媒体时代的进路和改革策略。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 新闻史教学 困境 进路

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借着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强力催动,生成了新的媒体传输平台,可以使不同媒体之间进行交融与互动,相互借用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成共同发展之势。[1]融合与转型是整个新闻传媒领域和新闻传播教育同时经历的一场变革。面对新媒体、新技术带来的颠覆性变化,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都表现出强烈的焦虑感。尤其对新闻传播高等教育而言,首要任务就是去回应瞬息万变的媒介变迁所带来的迫切期许。于是,探索新的实践路径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而那些理论性较强的新闻学课程,尤其是传统史论课程的存在和发展,在饱受质疑中渐渐处于尴尬受冷的境地之中。

新闻的求新特质似乎和沧桑厚重的历史格格不入,课程较强的理论特性,就业现实与专业实践性的要求等,都迫使各大高校的新闻史课程在培养计划的不断修订中被边缘化,课时不断缩减,更多的学分比重倾向于技术实操类课程。新闻史教师普遍缺乏教学改革热情,课程内容沉闷枯燥,学生将新闻史的学习等同于死记硬背地应付考试,课堂难以焕发活力。因此,在融媒体时代,新闻史课程需要为自己所处的种种困境寻找出路,需要在“传道”与“授术”的矛盾中找到平衡,多措并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传道:新闻史教学的核心诉求

在融媒体时代,传统的新闻史教学面临着媒介技术革新与媒介理念革新所带来的双重压力,在改革阵痛的同时也陷入“传道”与“授术”的矛盾之中。早在1872年,时任美国《纽约论坛报》编辑的怀特洛·里德首先提出将实践新闻学与人文学科或文理学科加以融合,形成一套完备的学院体系课程。这一提议尝试调和并解决知性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的冲突。当时,在报馆一方,大学所强调的自由博雅教育是否能适应实际新闻工作需求尚且存疑;而在学校一方,新闻被一些大学拒绝,认为它只是“技能”而非“学问”。“道”与“器”之争贯穿了20世纪美国新闻教育的整个发展历程。而强调“道”的新闻教育模式,在传统新闻教育中仍旧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大学本身对于人文性、学术性的天然追求,使得新闻学者们想要维护学科合法性强调新闻教育的人文精神不仅仅是技能的培训。

“新闻教育应该培养对历史有反思,对现实有批判,对未来有期待和理想的人才,而不是媒介机器。”[2]从逻辑上讲,“授术”优于“传道”的新闻教育思维,不仅存在着将高等院校新闻学教育降格为新闻技能培训的危险,更使得大学新闻教育可能会成为输送媒体技术工人的管道。

中国新闻史和外国新闻史课程作为整个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基础性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中外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把握事业发展与技术变革、媒介制度、实务运作之间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辩证多元的思维方式,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新闻实践的深度思考能力,为他们其他课程的学习、研究打下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丰富全面的史实和史论,将有利于学生在对历史上的人物、事件等进行了解的同时,形成正确向上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坚守专业理念,具有超利益的人道关怀,以此作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操守和标杆。

授术:融媒体时代新闻史教学的必然要求

在“求道”的另一端则是“授术”,即传授新闻工作者专业技能。其实二者之间并不矛盾。按照学者朱清河的观点,“新闻职业是一个亦道亦器,融道器为一体的复合性职业”。[3]“求道”固然是新闻学教育的灵魂和核心诉求,但缺少“授术”的追求,一切人文情怀和精神培育都将无处施展。

从现实处境来看,在中国目前的新闻教育中,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一直都不尽如人意,这也导致中国新闻学教育在实践中遭遇了一定的阻碍。久而久之,高等新闻教育脱离业界实践与需要的特征也越发明显。高校按照自己的固有模式培养学生,新闻媒体以自己的需求招聘员工,各行其是,互不相干。在具体的教学中,尽管新闻史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一再遭遇尴尬,但依然存在的新闻史课堂却并未根据融媒体的发展特征作出相应调整,更未激发出课程本身的魅力及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指导作用。

教学理念的一成不变、教学内容的僵化死板、教学手段的陈旧落后等,导致新闻史课程在既想坚守“传道”阵地,又想进行“授术”突破的双重诉求中显得底气不足,有诸多不甘与遗憾。当然,由于高校教师准入制度所限,大部分新闻史教师都只是躲在书斋的研究型教师,没有长期的媒体工作经验,在教学中难免隔靴搔痒,难以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另外,在融媒体的时代浪潮中,新闻史教材更新速度相对滞后,大量的史实聚焦于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时代,这就使得新闻史教学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更无法使学生从这门课程中收获知识的获得感和感受到课程的实用性。

从高等教育的目标来看,大学培养的是具有思辨能力、前瞻性、拓展能力的创新人才。作为大学教育的核心,课堂不仅仅是传授基础知识,更是传授思维方式、培养研究能力的地方,因此课堂教学实践的成功与否是教学环节成败的关键所在。新闻史课程如何在“学理阐释”与“技能提升”的困境中找到平衡点,如何更好地把“纸上谈兵”与“实战出击”结合起来,使课程重新焕发生命力,是需要高校教师积极应对,找到合适方向以求突围。

进路:多措并举适应融媒时代需求

第一,配合融媒环境,不断创新教学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中指出,高等教育的使命与职责是创新性的教育方法、批判性的思维和创造力。因此,要求高等教育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应根据高等教育与有关社区及社会各部门之间的新型伙伴关系重新审视和安排高等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授课方式。在实践中,高等教育这些职责的实现需要教学理念上的创新。

基于这样的认识,新闻史教学应探索以培养学生专业创新性思维模式与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式。研究型教学理念对新闻史来说,就是一种可能的路径。这种理念的价值在于结合课程实际和特点,在“传道”与“授术”的协同配合下,通过研究型训练和研究型活动,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精神、敏锐的问题意识和突出的问题解析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历史上出现的各种传播现象、新闻史人物等与理论解读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积极的研究氛围,衍生出多层次的实践活动。如笔者任教的榆林学院地处榆林,是大名鼎鼎的“报界宗师”张季鸾的故乡。因此,在中国新闻史的教学中,教师会灵活安排内容,将“张季鸾与《大公报》”作为专题来讲授,并通过观看纪录片、带学生参观张季鸾墓地和纪念馆,并在清明节带领学生参加祭奠活动等,从而激发学生认识和研究张季鸾的兴趣。可以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完成关于张季鸾的相关论文,还可以在课堂上围绕张季鸾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或辩论,在“观点的公开市场”,学生各抒己见,创造性与想象力得到释放,探究的过程也就具有了驳辩的气度和“更靠近真理”的可能。

第二,创新授课方法,引入混合教学模式。虽然在普遍的教学改革中,互动式教学是改革方向,但在实践中却往往沦为教师减轻负担的实践,单纯以缺乏基础知识的本科生作为课堂的主角,将使他们难以获得真正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因此,针对新闻史课程的特质,借助于时下流行的雨课堂、微助教等智慧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将是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以获得较好课堂效果的有效途径。

在传统讲授课堂中,由于学生对新闻史的兴趣程度有差异,积淀的基础历史知识也不同,教师就无法全面掌握和了解学生对所讲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智慧平台为主导的混合教学模式却大大弥补了这一不足。拿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来说,学生通过微信可以和教师的授课PPT同步,并且在遇到不懂的部分时可以直接标记,然后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也可以随时通过问卷设计或选择题的设置等向学生发送问题,后台立刻生成学生回答的关键词或选项比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就变得一目了然,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程度和答题的正确率,教师也可以从报告中得到详细的数据。数据化和智能化的手段符合大学生的社交习惯和求新心理,而课前预习、扫码签到、弹幕时间、红包奖励等新颖有趣的方式,更可以使学生从沉闷枯燥的历史知识中感受到技术的魅力,从而更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

第三,注重人文特质,拓展学生精神格局。尽管新兴媒体的崛起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态和舆论环境,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们对于可靠信息的需求并未改变、社会对新闻价值和媒体责任的要求不会消失。“主流媒体”的概念已经悄然改变,但主流的新闻价值观必须坚守。就新闻学专业而言,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面向更为广阔的职场。即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可能是为某一行业专门输送人才,但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如果将那些动手的技术技能视为冰山上的内容,那么思考力、创新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格局等就是冰山下的内容。

当然,这种素养与精神的培育单靠新闻史课程无法完成。但不可否认,新闻史课程的终极意义正是在此。因此,在新闻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理解新闻精神的内涵和意义,需要教师进行更多的探索。比如,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教师可通过专题学习来强化学生对新闻职业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产生职业的向往和归属。如“韬奋精神”的探讨可使学生理解“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的为读者服务的精神的强大感召力量;对中国“文人论政”传统的探讨,不仅可以打通整个中国近现代新闻史,更可以激发学生“文章报国”的情怀;对《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的系统了解,则可以使学生了解大报的历史演进和其面对融媒时代的改革精神……

结 语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一手要抓“跟进变化”,一手要抓“坚守主流”,两者不可偏废。在新闻学教学中,改变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专业技能却不能构成新闻传播类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经过多年的学科理论浸润,并经过多次实践检验而成的专业创新性思维模式,才是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的立身之本。因此,在新闻史教学中积极探索“传道”与“授术”的有机融合、均衡发展,才会使得教学成果产生广泛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蔡雯:《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人民出版社,2012。

[2]戴元光、赵为学:《危机与选择——关于融合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对话》,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3]朱清河:《高校新闻教育的“道器”之辩》,《当代传播》2011年第1期。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