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殊性,而充分认识这点是十分重要的,各个学校必须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具体方案;同时,合作办学学生思政教育也有其常规方法与规律。特殊的区位造成西部高校对外交流滞后,合作办学整体发展缓慢,研究生层次及以上合作办学也相对落后。西部高校合作办学招生相对东部、中部地区,学生生源地主要集中在本地,但能够开展研究生层次合作办学的高校大部分全国招生,因此生源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学生思政教育也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年来,由于国家教育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西部高校合作办学也快速发展起来。本文以研究现有西部高校研究生层次合作办学思政建设情况为切入点,为发展中的西部高校合作办学提供思政建设方案。

[关键词]西部高校 中外合作办学 思政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适应西部地区发展需求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研究”支持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GH1615)。

西部高校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基本情况

1.分布情况

根据教育部涉外办学处公布的基本信息,西部高校目前研究生层次合作办学共有11个,分布情况如下表:

2.办学的基本特点

西部高校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程度不一,除了四川、陕西和贵州三省外,其他省份还没有硕士层次以上的中外合作办学,西部高校研究生合作办学基本特点如下。

第一,中方合作院校较为集中。四川省的中方院校主要为电子科技大学,举办了两个硕士中外合作办学,陕西省的中方院校主要为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了五个合作办学项目。

第二,合作模式以外方单学位为主,中外双学位不是合作办学的主流。大部分研究生合作办学项目只为拿外方单学位项目,中方不发学位。

第三,由于招生政策的变化,录取方式变得多元化。2016年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统一划线,这对合作办学招生影响较大。在政策出台以前,此类项目一般为自主招生,学生不用参加统考,政策出台以后,如果只拿外方单学位的项目,招生方式为自主招生,但是拿中外双方文凭的项目,招生方式则是必须参加统一招生考试,并辅之以外方院校面试。

3.学生群体的基本特点

由于招生的特殊性,西部高校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来源基本为在职工作人员,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1)学生生源复杂,学生学业水平相对较弱

西部高校研究生层次合作办学学生一般都为在职人员,第一学历差别较大,导致学生之间基础知识差异大、层次分散。加之能够开展研究生层次合作办学的高校大部分全国招生,因此生源结构较为复杂。

(2)学生管理方式较为简单

西部高校研究生层次合作办学学生一般是节假日上课,因此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扰。学生在校期间,学校一般只负责教学活动,日常管理一般不涉及。

(3)学习目标多元,管理具有复杂性

西部高校研究生层次合作办学因生源复杂、年龄结构差异大、工作和生活差异大,学生入学动机和学成后的规划也各不相同。他们在进行课程学习的同时,也要进行科学研究,并且还要参加实际工作,造成学生管理工作相对复杂。

西部高校研究生层次合作办学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生易受西方思潮影响

中外合作办学从师资到教材对海外优质教育资源进行了全面引进,其目的最初是希望在此接受教育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西方的高等教育课程。在实际教学场景中,国外教师会有意无意地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从而对项目学生造成某些负面影响。加之西部高校学生由于地理位置因素,接触海外思潮和海外文化相较沿海地区比较少,通过合作办学课程,大量海外思潮的涌入对西部高校学生影响较大。

2.境外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

西部高校合作办学项目采用先在国内就读,再到国外就读的合作模式,出国的学生在国内接受思政教育培训、教育的时间相对较短,其个人意识、观念往往未彻底形成就进入了境外学习阶段,同时受到时空因素的影响,赴海外学习的学生很难像国内学生一样系统地接受日常思政教育,造成境外学生的思政教育管理缺少系统性。

3.工作单位与学习单位的思政教育工作无法衔接

西部高校硕士合作办学项目学生一般为在职人员,工作单位也为其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工作。但工作单位开展的思政教育工作并不是针对合作办学学生特点开展的,与学习培养单位之间开展的思政教育工作无法有效衔接,因此存在衔接不畅的问题。另外,因西部高校合作办学学生只是在周末节假日在学习单位学习,时间特殊且较短,学习单位一般不会安排思想政治教育,这就导致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空白。

西部高校研究生层次以上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方法

1.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这一思政教育重要抓手

新生入学教育是各大高校重要的系统教育课程体系。硕士以上合作办学学生由于在校时间很短,学习单位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时间十分少,因此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课程内容将意识形态、法制教育、国家形势与安全、诚信教育、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等多个方面结合起来,促进项目学生形成完整合理的个人价值体系,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有合理的学习目标,以便在各行各业工作环境中用实际行动奉献自己的力量。

2.充分利用教学环境实施思政教育

研究生层次合作办学学生具有自己清晰的价值观,但是因人生阅历丰富、行业不同,价值尺度和标准往往非常混乱。加之合作办学学生接受的是西方教育,最终目的是获得国外文凭,我国现有课程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难免不被重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进行思政教育尤为重要。西部高校应该通过不同途径、多种形式严把“教材关” “课堂关”,选择正版英文教材,实时了解国内外课程意识形态情况;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涉政言论。

3.加强中外文化对比教育,充分认识中外文化的不同

硕士以上合作办学项目因为大部分虽以获取外方文凭为主,但在课程设置上应该适当增加中外文化对比教育的课程,以引导对发达国家向往、对祖国文化认识不深的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中外文化认知,形成分辨文化优劣的能力,增强学生继承中国优秀传统和对西方文化进行对比研究的能力,进而使其成长为高水平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敬才:《学习时报》,《在职研究生党性教育应把握的问题》2018年第9期,第1-2页。

[2]霍祥湖:《思政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下以国际化为核心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探讨》2018第9期,第84-85、102页。

[3]徐剑:《课程教育研究》,《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生党员培养困境及路径研究》2018年第16期,第200页。

[4]赵天慈:《智库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探讨》2017年第16期,第25-26页。

[5]赵红亮:《戏剧之家》,《西部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以贵州财经大学为例》2019年第6页,第147-148页。

[6]耿松青:《高教管理》,《我国在职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2016年第11期,第87-88、96页。

[7]缑占杰:《河南教育》(高校版),《对高校在职研究生管理问题的思考》2011年第6期,第20-21页。

[8]张文佳:《中外交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实践》2018年第4期,第71页。

[9]刘进等:《重庆高教研究》,《“一带一路”与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18年第5期,第30-43页。

[10]霍详湖:《科教导刊》,《中外合作办学下以国际化为核心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究》2018年第7期,第84-85、102页。

[11]袁一萌:《卷宗》,《变换教法出奇效——浅谈力和合成课堂教学改进》2017年第34期,第1-2页。

[12]李世珍:《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07。

[13]梁树清等:《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2011年第16期,第92-94页。

[14]常瑜:《技术与创新管理》,《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2018年第4期,第482-485页。

[15]阴琰:《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高职高专院校新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2011年第6期,第14-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