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为德国培养了大量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我国很早就接触了“双元制”教育思想,也一直主张将其推行开来。因为,侧重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双元制”教育体系对外语教学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双元制”教育 外语教学 应用型大学

基金项目: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科研项目《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综述及启示研究》(项目编号:2017XY03W01);国家社科基金《民族主义视阈下战后德国文化记忆变迁(1945-2000)》(项目编号:18BSS006)。

“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这些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有一流的技术人才作保障,这就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德国能够成为世界传统制造强国,其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功不可没。“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它解决了普通高等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极大地缩短了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双元”是指参加职业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的理论教育,其主要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是让学生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双元制”实施过程中,受教育者与具有从事职业教育资格的企业签订合同后,每周3~4天在企业学习,1~2天在职业学校学习。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过于强调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教育环节一直薄弱。外语是工具类技巧性学科,大部分语种的教育都是以问候、聊天这些实践场景为起点,以流利使用所学语言、理解相关语言文化为目标的,这就意味着理论和实践是无法割裂的,是贯穿外语教学始终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正是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的特色所在,能够为我国外语类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外语教学的现状与不足

我国早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思想,也一直主张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推行。外语教学强调的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外语人才的规模和质量均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1.重理论轻实践

近年来,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将“办一流大学、综合性大学”作为办学理念,强调科研,致力于培养学术型精英人才。这一定会导致其在课程设置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而我国传统的认知也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理论成绩差的人才会“下苦力”,从事实践性工作。

2.教考模式僵化失衡

目前,国内高校外语课堂普遍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不对学生能否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太多的要求。外语教学原本强调实践能力培养,但课堂教学仍然偏重语法知识传授,多数考试仍为闭卷笔试,偏重考查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一般不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进行细致考核。这种僵化失衡的教考模式极易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不利于提升学生解决的问题能力。

3.课程构架配比失调

目前,必修课模块仍然占据绝大多数高校外语专业课程体系主导地位,大多数必修课都是千人一面,这种强制性冲淡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外语课堂教师讲授时间比重过大,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偏少,而语言学科恰恰需要持续地实践训练来提升语感。但高等院校扩招后,师资配备未能与学生规模同步提升,在理论教学课时偏多的大环境下,教师疲于应付导致实践环节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4.校企人才供需脱节

目前,我国很多本科院校外语专业仍固守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忽视与市场的联系,不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导致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模式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节奏,出现了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就业难等问题。

5.校企缺少战略合作

很多企业虽然也十分期待高素质的毕业生,但受就业形势、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没有足够的培训岗位供在校学生进行实训,甚至有的企业把学生实习和实践活动看成是额外的负担,只关心高校能够为其输送多少合格人才,很少能够就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关键能力问题与校方主动联系、沟通,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或帮助,更没有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等问题。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则需要在实训环节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经费短缺几乎是每个学校都会面临的难题。

启 示

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支持定位于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高等学校实行综合改革,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发展,2020年要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强调:支持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方针越发强调实践的地位。在国家政策利好的前提下,外语类院校可以从“双元制”获得以下启示。

1.国家引导,政府激励

首先,国家应制订具备德国职业教育认证体系优势且符合我国国情的认证体系标准,以此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指向标,进而完善政策和法律保障体系。同时,政府还应利用政策调控,吸引广大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例如,德国法律明文规定所有的企业或公司都必须向联邦政府交纳一定的职业教育基金,由联邦政府或州政府将这些职业教育基金分配给参与培训的企业或公司,没有参与培训的企业或公司不能获取教育培训基金。我国政府也可以尝试分配给相关企业,尤其是具有国际背景的外资企业相应的优惠或奖励政策,鼓励企业主动与学校对接,直接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咨询支持、实习岗位,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促进青年实践、创业作为持续性长远发展的目标。

2.高校深化改革,落实国际合作

首先,高校应与时俱进,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广泛实施学分制,保障弹性学制,鼓励辅修,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其次,高校可以开设并推广基础性实践课程,例如导游基础类、会议、专业技术类课程。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接受企业实践培训之前对将来从事的行业有较清晰的认知,又可以减轻企业的入职培训强度,使学生习得的技能和企业的要求能够对接。最后,高校还应从软件和硬件方面全方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并切实发挥其作用。

外语院校和专业尤其应该放眼国际,全面搭建国际合作平台。第一,寻找合适的国际高校或国际企业,广泛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在合作框架之下,学校双方可以互派学生进行长、短期学习交流;互派教师进行长短期访学、交流、合作教学。第二,推进国际化教学。学校在推进国际化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比例,鼓励开设国际班和国际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双方学生的外语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能够提升双方高校的国际影响力。第三,深入开展合作科研活动。通过中外高校国外合作科学研究或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开阔双方学生眼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第四,构建校企国际实习平台。在合作框架下,组织外语专业学生到外企实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3.企业提升格局,积极参与培养

在“双元制”教育体系中,企业培养的人才虽然未必会留在接受培训的特定企业中,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其他企业就省去了培养的时间和精力。相关企业将一些工作分配给实习人员,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获得政府或学校的经济补助,而实习生也在客观上为企业创造了相应的生产价值。例如,外语学生参与导游实习实践活动,除一开始需要有经验的导游带领之外,随后便可独当一面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实习生对实践操作环节有了清楚的了解,熟悉了企业文化,在工作中能与同事融洽配合,企业或公司就可以直接择优录用,一方面企业得到了需要的、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也节省了人员培训的费用和时间。

4.教师重新定位,学校破格引进

国内众多高校在引进人才时,只重视人才的学历、学位背景、科研成果、科研潜力等因素,对应聘人员的实践能力没有过高要求。大多数外语教师是毕业后直接任教的,没有企业经营、导游文秘等方面的从业背景,只是偶尔出国或从没有走出过国门,这样的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又怎么能从实践方面指导学生?因此,高校外语教师应在政策支持下定期到对口公司、企业或管理机构从事实践工作,接触一线工作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及时更新观念,切实扩充自身知识储备。

教育要发展,就需要有大量的“双师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既具备相关专业的基本素养,又能达到企业工程师的基本要求,能够实现学术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对职业教育来说“双师型”教师可以是学校教授理论知识的教师,也可以是公司、企业或管理机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外企工程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自由口笔译人员等。例如学校可以聘请相关语种的文秘人员教授外贸函电课程,聘请资深导游传授旅游入门知识。因此,外语教师也应重新进行定位,多与企业联系,了解行业前沿知识,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5.学生转变认识,客观认识实践

目前,中国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培养技师、技工等劳动力的专业教育。大部分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选择从事这些非创造性工作为主的劳动类职业,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也低于同一层次的高等教育,学生认为上职业院校就是为了谋生而迫不得已选择的。此外,有些外语专业学生认为自己将来会从事教师行业,不需要学习导游课程,殊不知当自己成为教师后也有可能面对希望成为导游的学生,那么自身缺乏导游实践知识就会成为制约教学活动的瓶颈。

语言本就是实践行为,在这种认知基础上学生才能客观对待实践活动,提高自身语言知识基础的同时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将来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结 语

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工业4.0”时代和“中国制造2025”大背景下,对外语类本身以实际运用为根基的专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但由于两国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的差异,如何在其基础上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一套新型教育体系,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讨,政府、企业、学校多方合力引导,使外语教学健康发展,为我国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努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唐春华、李军利、尹秉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本土化的探索与实践——建构“多域互通、融合提升”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研究》2018年第9期。

[2]聂伟:《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国化的省思》,《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第13期。

[3]孙建波、张纪轩:《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精准建设路径研究——以J学院为例》,《职教论坛》2018年第6期。

[4]杨荣:《“双轨制”应用科技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河池学院学报》2014年第8期。

[5]巫莉丽:《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模式及改革探索》,《教育视野》(下旬刊)2010年第8期。

[6]亓俊国、庞学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内涵的多维度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11期。

作者单位:陈婧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邓涛 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