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提升其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肩负的一项重要使命。本文就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旨在构建继续教育培训质量保障体系,探究培训模式新途径,以期打造西部地区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知名品牌,助推高职院校进一步履行社会服务功能。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 培训 质量

基金项目:2017年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7JYB12)。

引 言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既可以提升其专业素养,拓展其职业发展空间,也可为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明确:“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适应岗位需要和职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专业水平。”高职院校是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不可或缺的主体,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培养的人才质量却仍有待提高。系统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已成为高职院校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

高职院校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优势

1.以数量和区位优势满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需求

专业技术人员是我国社会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规定》对其身份、技术、岗位并未进行明确说明。专业技术人员存在数量大、分布广的特征,只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基础,有志于进一步提升个人专业技术、增强专业能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工作者,均属于专业技术人员范畴,均具有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权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依法成立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都可以向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培训服务,而高职院校数量多,广泛分布在各个城市,能够有效地满足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

2.以资源和人才优势满足专业技术人员的实用性需求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朝着“应用型”方向发展,为本地经济发展输送针对性强、实践水平高的应用型人才。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拥有完善的硬件设施、软件资源,吸引了一大批具有较强实践指导经验与教育能力的师资人才,大大提升了人才培训工作的实用性。这十分契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应当以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

3.以定位和发展特征实现多方利益体“共赢”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不仅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且对推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有积极意义,可以实现多方利益体的“共赢”。高职院校以“应用型”为发展导向,为本地经济发展输送应用型人才,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一方面可以引入外部业界力量,为学生提供讲座、座谈、实践指导的机会,辅助高职院校教学工作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与地方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情况,以便输送适宜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高职院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培训形式单一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涉及实践能力、理论知识、职业道德等诸多内容,不同职业背景的人员对于培训内容也有差异化的需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采用多种培训方式来适应多样化的培训需求。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明显存在形式单一、一刀切的问题,即单纯地以课程教学为主,而没有开展生产实践、实际训练、项目带动等,由此造成继续教育培训效果差,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2.培训计划散乱

《规定》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少于90个学时,专业科目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可以是培训班、研修班、进修班,也可以是远程教育、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访问、实践活动等。高职院校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主体,每年会开展大量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然而经调查发现,这些培训活动有模式化、随意性的特征。同时,部分学校还疏于执行继续教育培训登记管理制度,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种类、内容、时间、考核结果等记录不清晰、不完整。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培训质量,无法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3.培训考核宽松

严格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考核既可以准确发现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又可以促使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理论素养,这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高职院校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考核十分宽松,主要表现在考核内容简单、考核过程监管不严,部分教师甚至在考核之前便讲授考核内容,存在“输送答案”的嫌疑。同时,部分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继续教育培训效果的评估也不严格,使培训工作流于形式,进一步弱化了高职院校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考核的重视。

高职院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质量体系建设

1.设置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培训目标

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是进一步助推个人职业发展,而高水平的专业素质是个人发展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应设置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继续教育培训目标,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素质,将锻炼实践能力作为选择培训方式、建构培训内容、开展培训考核的基本原则,增强整个培训过程的实践性,深化专业技术人员对于继续教育培训的认识,提高其学习质量和效率。

2.制订规范化、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高质量的计划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的重要保障。当前,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存在形式单一、过程散乱等问题,易使继续教育培训流于形式。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应制订规范化和个性化的继续教育培训计划。首先,严格按照《规定》要求,保证每学年不少于90个学时的教育时间,专业科目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二,综合利用多种方式开展继续教育培训。这是高职院校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也是促使继续教育培训规范化、提高培训质量的基本保障。其次,高职院校应为每一个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设置一个“数据库”,详细记录其学习时间、内容、方式、效果等情况,将此作为下一次开展继续教育的依据,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学习的互补性与实效性,避免出现重复学习或者是内容不完整、能力素质不健全等问题。

3.通过多种渠道严格把关培训考核环节

当前,高职院校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还存在“宽进宽出”的问题,使考核工作失去了其应有的把关价值,致使教师、学员对继续教育培训有所忽视。基于此,当前高职院校应采取多种渠道来严格把关继续教育培训考核环节。第一,严格培训过程,避免部分教师提前开展考核教学,更应避免泄题现象。第二,要严格审查考核内容,以免考核过程流于形式。第三,要加强考核过程的监管,加强考场监督,避免出现抄袭甚至是代考的现象。第四,要严格评审学员考核结果,给学员一个公平、公正的成绩,这也是准确把握继续教育培训质量的重要方式。第五,高职院校应努力配合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效果评估,提供真实的继续教育培训资料和考核结果,一方面督促教师的教学和学员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借此进一步修正、完善、变革继续教育培训计划。

结 语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无论是对个人发展,还是对社会进步,都有积极意义。高职院校作为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机构,具有数量、区位、资源、人才等优势,其定位和发展方向也与专业技术人员发展一致,从而决定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效率和质量。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开展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已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但仍存在一系列质量问题,包括培训形式单一、培训计划散乱、考核宽松等。因此,高职院校应设置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培训目标,制订规范化、个性化的培训计划,采用多种渠道严格把关考核环节,从而逐步规范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霄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质量提高的探索与实践》,《人力资源管理》2017年第9期。

[2]邢海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创新措施探究》,《中国市场》2017年第5期。

[3]刘丰收:《政府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发挥》,《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第3期。

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