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的确,大到国家的发展,小到个人的进步,书籍的影响力都是不容忽视的。阅读正是通过个体品读感悟语言符号,从而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营养元素。阅读不仅影响个体的成长,而且往往通过个体的力量影响群体。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让学生从小爱上书籍、爱上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发展性评价是提升学生个体和群体阅读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上个学期末,阅读检测结束后,根据学生的成绩以及家长对孩子读书情况的评价,我为班级热爱读书的学生发放“阅读最亮星”表扬信。每当我读到一位同学的姓名时,其他同学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正当我点名叫到“王一”时,班上一位男生举手站了起来:“老师,王一同学根本不爱读书。”他的话立刻引来其他几位同学的附和,“是呀,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在课后读书。”“有时候,午读课上她读书也不认真。”“她读书不写读书笔记。”……反对的声音真多!这在以前评选“最亮星”的时候,是没有发生过的。

我有点惊讶了。我看向王一,只见她低着头,小声说:“我在班级读书的呀!”见此情景,我有些明了,对下面不服气的同学说:“同学们的意见提得很好,这件事是老师疏忽了。不过,你们的话倒是提醒了老师,下次再评选‘最亮星’的时候,我们不光要看同学的表现,听家长的意见,还要听听同学们的意见。大家说好不好?”“好!”全班学生响亮地回答。

这件事过去一段时间了,可在我的脑海里似乎就发生在昨天。事后想想,自己开始的做法真的不妥。新课程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我在评选“阅读最亮星”的过程中,只关注到学生阅读检测的成绩和家长的评价,却没有想到学生也是评价的主体。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小,但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对周围的人、事、物都有了初步的看法与判断,并能形成自我评价。教师既要把他们看成正在发展中的人,也要看成独立的有意义的个体。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尊重他们的观察、思考、体验与发现,并予以热情回应,与其进行积极的对话,这样才能有助于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建立,有助于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这样,在学生主体积极参与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在班级中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塑造集体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班级良好读书氛围的形成。

通过“阅读最亮星”的评选,我意识到教师不仅要重视阅读检测的结果,还应当关注学生阅读的过程。只结合阅读成绩和家长的评价,我就想当然地给学生发放“阅读最亮星”的表扬信,单方面认为:学生阅读检测成绩好,一定是认真读书的。至于学生读得怎样,读书的态度是不是端正,积极性高不高,有没有注意语言的积累等这些问题,我却没有关注。这样的评价难免以偏概全。而学生却从阅读的过程给予评价,这不正是新的评价观中所倡导的形成性评价吗?只有将学生阅读的过程和结果结合起来评价,评价才会全面,才能引导学生更用心地阅读。

与课堂阅读教学不同之处在于课外阅读带有很大的自主性与随意性。同样读一本书,有些孩子记性好,人物、事件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有些孩子看了后面的就忘记了前面的;有些孩子能自觉地积累语言,有些孩子则囫囵吞枣地阅读,有些孩子读书时爱思考,有些孩子可能只关注情节……对于小学生来说,怎样评价其阅读过程?怎样让课外阅读成为他们发展语言、启迪思维、提高修养的助推剂?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认真思索,积极探究,总结出可行的经验,最终给学生一把阅读的金钥匙,引导他们打开知识的宝库,使更多的孩子喜爱阅读,学会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常常要给工作的对象——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评价。只凭借教师个人的好恶来评价学生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新时期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有宽广的胸襟、包容的心态,更要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阅读的效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享受阅读带来的精神愉悦,才能在阅读中促进自我的不断成长。

作者单位 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