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丢失灵魂的课堂只会徒有其表,质量堪忧,因此教学前要根据学生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学习力,心理感受都必须一清二楚,其次教师要统筹考虑学生、教程、活动性质,以此来调整教案,做好顶层设计。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中应该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证明情境越是新颖,越能抓住学生的心,在情境问题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渗透。因此设计贴合教学内容的趣味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

案例1:“圆的周长”。为了激活思维,鞭策创新,设计如下:老师先让学生拿出矩形学具(一个为长方形,一个为正方形),引导学生思考各自的周长算法。学生回答:“可以用刻度尺测量,然后用周长公式计算。”

老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此时鼓励创新、探索未知。所谓创新就是求出新图形——圆的周长,鼓励学生设法求出圆的周长,旨在暗示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陡然提出圆的周长时,学生很茫然,立即转入深思状态,因为首次出现曲边,学生遇到的新状况会与原始认知产生冲突,思维活动进入活跃期,学生会迎接挑战,想方设法解决新问题。有的学生提议,先在圆片上找好起点,然后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圆边碾压过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老师鼓励学生的做法,然后让学生尝试求黑板上圆形的周长,此举意在制造第二次挑战,提高问题难度,触及问题本质,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实现思维的跨越式发展。无计可施时,他们会群策群力集体商议对策。

教师乘机引导,让学生画出不同大小的圆,观察是什么因素决定圆周大小,学生说:“直径与周长成正比。”此处,教师把“圆的周长”的高难问题降级为适合学生探究的直观浅显问题,释放了自学自修的巨大空间。课堂交流和探究交互推进,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教学锁定目标构设活动骨架,将学科知识学习与操作活动完美结合,师生共同参与,增强课堂凝聚力。

二、活用文本资源,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教材的素材是固化的,教师若照本宣科势必会处处掣肘。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活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方案,营造有趣的教学活动,把抽象的教学内容生活化、形象化,降低难度和接受门槛,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动机,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纯正的数学。

案例2:教学“搭配”内容时,设计“T台时装秀”活动。出示情境,后台衣架上有3件上衣和2条短裤,请学生自行搭配走秀。选6位学生出场,每人着装都不相同,并说明自己的搭配方案。师总结提问:“3件上衣和2条短裤共有几种搭配?”生回答:“6种。”在肯定答案的同时继续增加难度,加入2件裙子,学生算出搭配方案为12种。

教师将古板的搭配转换为时装秀的形式,强化了直观性,增强了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纳了搭配的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发展。

三、注重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自我钻研。因为自已发现的东西,印象深刻,而且也能融会贯通,晓其要旨。发现真理的最佳途径就是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手感触、用心感悟。

案例3:以“5以内的数的分与合”教学为例,老师先让学生拆解3个〇为两堆。学生有的分为1和2,有的分为2和1。

老师提议将所有方案不重不漏有规律地展示出来,学生合作探究,先把1个〇置于左边,其余3个置于右边,然后每次从右边匀出一个到左边,就成了(1,3)(2,2)(3,1),反之则为(3,1)(2,2)(1,3),老师鼓励学生的做法。

教师设计摆弄〇的动手操作活动,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可视化,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思考、推演、吸收、消化,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

总之,只要勇于开拓创新,在课标的框架内调整策略,就能使教学更加符合时代需求,充分挖掘教学资源的潜在价值,在传授知识时注重能力锻炼。

作者单位 江苏省沛县鹿楼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