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语文人文精神培养有重要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充分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转变课堂教学方法,在各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也确保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初中语文教师要将核心素养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与分析,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学习效率,并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才会主动参与到语文探究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能力的提升。

一、构建语文情境,发散语文思维

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教师要想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需要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学生全身心融入到语文情境中,有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课文《春》的教学中,教师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创设与文章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教师通过呈现与“春天”有关的图片、视频等,或者是让学生观看纪录片,让学生感受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场景。这样,学生逐步走进情境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了对作者笔下春景的感受,理解与认知水平也提升了,在情感上与作者实现了共鸣,达到了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合理提问引导,形成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属于理性的思维,能够从正反两个方面考虑问题,学生具备辩证思维,才能更好地分析与解决问题。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让学生有更多辩证思考的机会,确保学生思维能力在辩证活动中不断提升。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课文《在山的那边》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适时提出辩证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理解作者母亲所说的在山的那边是海,或者诗人跨过山看到的还是山,是该放弃还是该坚持?”这个问题调动了学生对辩证的事实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也让学生逐步形成了辩证思维。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教师需要结合核心素养理念,在课堂上以问题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合生活经验,培养实践能力

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讲解比较简单、枯燥,容易让学生出现厌烦的心理,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此,教师除了要完成课堂授课任务以外,还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能够结合自身体验产生独特的经验,在真实生活场景中学习语文知识,为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打牢了基础。例如,在课文《中国石拱桥》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见过的桥,详细描述其样式、材质、年代和特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准确说出来。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调查自己家乡的桥,并形成调查记录。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断转变课堂教学观念,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分析与解决问题,达到轻松掌握语文知识的目的。教师要吸收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放在课堂上。这样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提升了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 陕西省大荔县洛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