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技进步带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平台,在过去的几年里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最活跃的社交平台,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各大高校以公众微信平台为传播形式的新型校园媒体早已深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但随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数量的增加,平台趋于饱和。因此,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该如何应对新的挑战,继续保持其生命力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本文以×市五所高校官方微信平台为例,通过比较五所学校官微的共同之处及各自特色,浅析它们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校园微信平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 高校 新媒体

课题:2017年陕西中医药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三全”育人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7SZ14)。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2011年1月,腾讯公司推出一款即时通信APP——微信,该APP是一款专门为移动终端设计的,可提供免费的即时通信服务。移动终端用户可通过APP与其他用户进行即时通信,其支持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等信息的传输。微信推出后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用户群体迅速扩大,目前已经成为亚洲范围内最大的移动即时通信APP。2012年8月23日,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又推出微信公众平台,进一步拓展了微信的功能。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自媒体平台,个人或者政府、企业等组织都可以通过平台发布信息。微信公众号具有后台交流、群发等功能,它的推出拓展了目前的传媒方式[1]。

在所有的微信公众平台中,高校的微信公众平台的特殊性还表现在运营团队(学校、学生、教师)、传播内容(主要是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受众(受众基本上是学生)等方面。“2017年高校新媒体蓝皮书”数据显示,2017年校园微信公众号覆盖大学生数量为3398万,相对于微博、头条、直播等各类新媒体,微信公众号覆盖率达92.93%,在各类新媒体中排第一,如今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数量早已经突破10万大关,基本覆盖全国所有高校,基本所有高校在校生都关注了学校的微信公众平台[2]。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高校新媒体最重要的部分。

本文以×市五所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2018年上半年的推送为切入点,分析目前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行状况,为高校微信公众号在运行、发展方向等方面提供参考。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现状

1.运营团队以学生为主,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校园微信公众号大都由特定的学生组织或学校组织负责运营,如团委、学生会、新媒体工作室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身特长、展示个人才艺的舞台,有些优秀的日常推送确实非常接地气,让学生收获颇大。

通过对一段时间内样本的统计分析发现,被统计的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在推送信息时,推送时间和推送频率均不固定。一般社会组织或者其他单位在运行微信公众平台时,有专门的运营团队负责平台的日常维护和信息推送,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主要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平台维护。学生平时学业负担较重,用来维护平台的时间不固定,导致消息审核与推送经常延迟。由于学生群体较为特殊,其中对考试的影响最为明显,校园公众号往往在每个学期初火爆,而期末却比较冷清。此外,新生进校会给官微带来新的人气,毕业生离校大多不再关注官微,官微人气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2.推送内容及后台服务各有特色,但与用户的交互性仍需加强

统计发现,各学校的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消息主要是与学生校园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校园新闻、校园人物、校园活动、院系专题占了绝大多数。当然也存在各自的特色,如民族特色或者专业知识领域内容等。此外,一些微信公众平台还有一些特色的栏目,内容主题如学校变化、音乐、影视等,相比新闻推送,这些贴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爱好的推送浏览量往往会更高一些。

每个学校的微信公众平台都有便捷通道,比较普遍的有:学校简介、招生简章、课表查询、成绩查询、录取查询等。当然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后台服务也有一些:心理测试、表白墙、电台点歌等,这些后台服务很受学生欢迎。

由于目前运营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学生大多受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权不够、创造性没有得到好的发挥、个性没有得到释放,发布的消息更多的是官方通知或者宣传,吸引力不强。

3.推送的多为图文,形式不够新颖

微信公众平台在给关注用户推送消息时,推送的形式较多,如文字、图片、视频等。目前大多数平台在推送消息时,大多采用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图文形式可以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输较多的信息,同时便于编辑排版,节约时间。但是大量使用图文推送会造成用户审美疲劳。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演变成高校传统宣传阵地的微缩版,变成新闻和活动通知的简单“传话筒”,学生只是简单“扫”一眼,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抓人眼球的标题、调皮的表情包、有趣的Flash、有创意的小程序等,这些别致的内容、新颖的推送形式,运营者可以适当考虑[3]。这些需要一些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来实现,也日渐成为高校官微学生运行团队的技术瓶颈。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方向

1.创新内容,增加亲密性和互动性。

微信公众平台的影响力在于用户群体的大小,如何吸引用户、提高用户的忠诚度是关键。和用户及时沟通交流、与用户保持适当频率的互动等很重要。可以在维护公众平台时及时查看用户留言并解答,拉近学生与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距离,从而增加亲密性。在与用户互动的过程中,要结合校园活动设置有趣的互动话题。适时推出有奖品福利的互动活动,这也能吸引大量的学生用户。

2.创新形式,注重技术性和功能性。

目前以图文形式推送消息的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已经很难吸引到大量用户的关注。因此,运营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过程中,更要注重新推送方式的运用。可以积极开发微信公众平台功能,添加小程序,加入小游戏、附带小测验等新颖形式。虽然目前大多数的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将微信账号和教务系统进行了绑定,但是功能开发还可以进一步扩展,诸如分享考研信息、查看校花校草排名、各类吐槽等。

对于高校官微来说,要突破各类技术瓶颈,强大的技术支持是创新的关键。针对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团队技术薄弱的现实情况,首先在学生运营团队筹备的时候,管理者可以适当倾向于掌握PS等美术技术、小型编程等技术的学生;同时加强团队技术培训,提高学生技术能力。其次是所需要的效果团队做不到的时候,可适量外包给校外专业的文化传媒公司,多途径实现官微传播技术水平上的突破。

3.合作共进,舍弃单一的媒体运营模式

根据掌上大学的数据调查统计,2017年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出现滞缓。一方面高校公众号已呈饱和状态,调查的五所高校中基本上都有一个或两个头号账户,以及或多或少的其他账号。另一方面高校微信公众号一定程度上的封闭性及其采用的一对多平台推送形式,使学生与管理者之间并不能很好地进行互动交流。

调查发现,各类媒体彼此之间加强合作势必是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可以与朋友圈的转发、微博粉丝群的互动以及线下各类新媒体进行有机结合,利用不同的传播媒介,充分发挥自身的传媒优势,不断巩固自己的目标粉丝群体,有效提升微信公众平台的到达率。

结 语

新媒体时代,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中更应该注重内容建设,创新传播形式,不断增强学生与微信公众平台的交互性与融合性,有效发挥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功能,并将微信公众平台与其他新型媒体有机结合,充分提高微信公众平台的到达率,更好地为校园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助力。

参考文献:

[1]许燕、肖小敏、庄益涵:《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调查研究——以井冈山大学为例》,《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8月第16期,第6-7页。

[2]马剑宇:《互联网+基础化学教育策略研究》,学位论文,陕西理工大学,2017。

[3]赵雨晴:《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基于北京六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研究》,《科技传播》2015年第7卷第5期,第133-134页。

[4]魏满霞、张熳、杜浩鹏、黄艺林:《高校非官方微信公众号现状分析与管理建议——基于广州大学城五所高校的实证分析》,《西部学刊》2017年第4期,第70-75页。

[5]陈丁丁、黄骁、王玉鑫:《小规模高校新媒体选题策略研究——以校园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例》,《时代教育》2018年第1期,第96、98页。

作者单位:徐晓炜,陕西中医药大学 李俊玲, 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