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东郊的白鹿原环境清新宜人,是汉高祖刘邦妃、文帝刘恒生母薄姬的安葬之处,也是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的故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近年来,这里也成为许多城里人休闲娱乐的必选之地。作为在白鹿原上长大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这片土地怀着深深的眷恋,这份眷恋一半来自于乡土乡情带给我的温暖记忆,一半来自对乡村教育发展深深的担忧。在农村生活了近三十年的我,发现时下农民有“说得少,做得多,重实际”的特质。

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农村人更多的是一份实在与真诚,这种憨厚的品质尤为重要。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这本书中为乡下人不识字进行了辩解,文化并不是看你认识多少字,读过多少书,有多么高的文凭,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

费老在这本书中指出:“从基层看上去,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中国社会源自农业,农业扎根土地。我们现在每个人往前推几代,谁又不是农民呢?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民族是和泥土分不开的,“土”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土”不应该是个贬义词,应该是一种接地气的表现。

可是对于这种乡土气息,旁人大多是厌恶的,乡下人也都是自卑的。曾与我一起在城里读书的农村同学几乎都有这种心理。但“乡土”这个词语,其实与我们大部分人都有联系,我们无法摆脱。什么是中国?中国恨不得快点摆脱的土气恰恰是最中国的地方。想一想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乡下人极力想摆脱农村的气息,进城务工,努力地与城市结合;城里人又努力想让自己看起来更洋气,于是崇洋媚外,仿佛说不出几个外国品牌就很土气,不晒几张出国旅游的照片,就谈不上时尚。我们都在奋力地摆脱身上的土气,这就是中国人的现状,起码是中国大多数青年人的心理。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要考大学,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仿佛离开了土地,才算有出息。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这源于自古以来对自己文化的自卑与不信任。如今很多城里人或者知识分子选择去国外深造,我想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吧。

“城市中心主义”的观点,让很多农家子弟选择去城市就读,底层农村学校的优秀生源不断流失,这对于农村教育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我所工作过的两所农村学校,老师们普遍反映学生生源差,几年都碰不到“好苗子”。在这种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成绩很难提高,很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学生的大量流失,加之生育政策的影响,很多农村学校全校一共还不到10个人,这并不是个别现象。现在在城市提倡“小班化”教学,农村的这种现象虽也是小班,但性质完全不同。

农村学校的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窄化。我工作第一年开的第一个家长会,向一个调皮孩子的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时,家长直接就说:“只要他在学校开开心心、安安全全就行,我们也不指望他学习成才。”这样的家长并不是特例,每一届都会有,农村学校的老师更像是免费的保姆,很难找到工作的成就感。

农村教师的地位越高,农村家长和学生对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以实现阶层向上流动的认同度也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农村学校中优秀资源的流失,加之现如今就业岗位的多样化,农村很多家长对于不愿意学习的孩子,已经在初中甚至小学就放弃了,教师已不再是圣贤儒师,地位下降,教师找不到尊严。

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很多老师凭借个人实力或人脉关系,离开了农村,所以农村学校的教师存在“强流动性”现象。留下来的很多老师认为农村工作轻松、稳定,所以也很难在工作岗位上有所创新,缺乏进取心。

当然,缺乏进取心这一现象不能完全怪罪教师本人,它是有其历史和社会原因的,我也为这样的教师感到惋惜,也为自己悲叹。

费先生在《重刊序言》中写道:“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作为教师就得带个头,至于攻关的结果是否获得了可靠的知识,那是另一个问题。”可是,作为一个乡村教师,我要对费先生的这一观点提出质疑。

费先生受西方教育,他重视自由和独立思考,这正是我们中国教育模式下学生所缺失的。我们的教育注重培养有丰富知识的人才,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少有创新性思维,这也是如今很多优秀学生想要出国深造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性思维,这是未来教育的一个趋势,可是就如今乡村学校的现状来看,这很难展开。在乡村学校工作的我了解他们的基础,没有老师的催促,很少有学生自觉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几乎所有学生都是老师在后面拿着鞭子赶着学,学习在他们看来没有吃饭、玩耍重要,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学生对知识毫无兴趣。在这种现状下,费先生所说的这种抛开课本去探索未知的领域,我觉得在农村学生身上很难实现。

很多农村老师有职业倦怠,他们能重拾工作的激情,去带领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吗?肯定会有,因为一直有一些老师在坚守自己的教育情怀,不求功名利禄,在乡村学校兢兢业业地执教一辈子,造福一方百姓。可还有不少老师一套教案教一辈子,连教材的变化也是在课堂上学生的提醒下发现的,教师都不愿意向未知的领域去探索,能带领学生去探索吗?答案显而易见。在国家教育均衡发展大政策之下,西安也推出了大学区管理制度,旨在建立校际之间的联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校从自己的实际利益出发,不愿将优秀教师派出交流,加之部分交流的老师抱着“反正就这一年,完了就走了,再说又不是自己的学生”的想法,不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所交流的学校里,导致教学效果还不如本校的老师。

教育的根本在教师,农村学校教育面临的改变也需要依靠教师,而现实情况是教师对于自己工作的倦怠、缺乏进取心、加之尊严的丧失,使得教师不再从骨子里亲近乡村,亦很难有机会再去真正理解乡村。作为语文教师,给学生讲《土地的誓言》时,感受不到学生对生他养他的白鹿原应有的情感,学生们更不会理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农村教师应该努力挖掘当地资源,将本土文化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形成本土化的原创教育理论,充实地方性知识,让教育真正进入孩子们的生活,成为教师在教育生涯中成长的源动力。

有着五千年农业文明积淀的乡土中国,正面临着现代化经济大潮的冲击,原有的乡土文化在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中将渐渐成为回忆。教育正是要将我们逐渐消失的民族文化保留并传承下去。乡村教育离不开乡土底色,乡村教师需要融入乡土生活。

作者单位:西安市鹿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