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诊改工作的目标。本文以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从政策层面、课程诊改的基础、课程诊改总体设计、课程自我诊改等几个方面,详细总结了课程诊改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过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 在线开放课程 教学资源 学习效果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7JK0057);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ZK16-15)。

引 言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要求,全国职业院校应展开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中对课程诊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课程建设规划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在目标与标准中课程建设规划目标达成度;课程标准是否具备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与完备性。对于诊改制度实施与效果的要求是:校内是否开展对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诊改,并形成常态化的课程质量保证机制;是否对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产生明显的推进作用。本文以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详细介绍课程诊改工作的实施过程。

诊改工作总体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面向高职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诊改工作以内部质量改进螺旋为改革原动力,以建立课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抓手,通过建立常态化的课程质量改进螺旋进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从而构建针对课程质量提升的“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动态循环(一环)、诊断、创新、改进”内部质量改进螺旋。

课程自我诊改

1.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以建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为总目标,以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团队建设目标、教学资源建设目标、信息化建设目标为支撑,在课程培养目标中进行岗位调研,基于工作过程将岗位需求分解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包含课程专家团队建设目标、企业兼职教师培养目标和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信息化建设目标主要针对当前课程的建设及教学实践,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对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综合改革,主要包含在线开放课程目标、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目标链

2.标准

课程标准链(如图2所示)主要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该课程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教学团队标准、资源建设标准和课程质量标准,保证该课程在课程建设、教学过程、教学团队培养、质量管控等方面实现规范化和可持续化提升。

图2 课程标准链

3.设计

(1)优化课程建设思路,规范课程标准。围绕课程重新梳理各组成要素:课程调研报告、教学标准、教学日历、多媒体课件、授课讲义、微视频、课后作业、学习谈论。根据课程设立质量控制点(即质控点),具体有课程建设规划、课程标准、课程总体安排、课程分节内容、分节重难点、作业、考核、教材选用、团队组成、教学设计、信息化手段、课程组织、教学方法等。

(2)优化资源建设思路,形成三级数字化资源。课程资源建设注重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和建设的可持续性,通过课程级资源、模块级资源和知识点级资源形成稳定的三级资源建设思路,实现了课程优质资源的持续积累。本课程现有模块级资源7个教学单元、27个案例项目,包括课堂课件、实验实训素材、视频教程、实训项目、拓展资源等910多件丰富的教学资源。具体的实施步骤:首先,确定课程级资源的开发原则及培养目标;其次,由培养目标制订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一步确定各个模块级的教学目标,即案例项目;最后,将模块分解制订具体实例项目,形成三级数字化资源建设标准。

(3)以学习标准作为课堂教学检测依据,实施课程质量监控。在教学过程中,由课程组制订课程建设规划,课程负责人把握课程建设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形成课程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措施、预期效果,形成年度建设任务;将绩效考核纳入课程建设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中;由教学团队编制课程标准,分析课程内容并确定学生学习标准,按照课程目标设计达标考核办法;在教学中实时跟踪改进课堂教学状态,将改进意见提交课程组,由课程负责人汇入下一年度的课程建设规划中(如图3所示)。

图3 课程质量监控

(4)建立课程教学数据分析机制,实行课程教学考核性诊改。逐步建立课程质量分析机制,明确奖励及问责办法,以大数据为基础,以学期为单位,结合学生学习状态、学习达标率和课程教学评测数据生成课程质量分析报告。以课程质量分析报告为依据,修正课程学习标准和绩效考核办法。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基础,给出课程教学考核性诊断,并形成改进方案,再及时反馈到课程学习标准,实行课程教学考核性诊改。

4.组织

课程诊改工作是以课程教学团队为基础,由课程负责人任诊改小组组长,课程教学团队成员为诊改小组成员,同时吸收课程建设专家、企业兼职教师等人员,形成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诊改工作小组,并制订相应的诊改执行流程、进度计划等操作规范。

5.实施

在课程诊改实施阶段要厘清实施要素和实施过程。实施要素从完善课程建设规划、修订各类标准、加强教学组织实施和创新课程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着手展开。在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把控诊改工作进度,按照诊改周期将责任落实到人,要明确组织分工,根据质控点设置验收要点和提交文档,并按照时间结点有序执行。

6.动态循环

(1)监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在线开放课程将线上线下学习有效结合,通过对后台教学过程性数据的统计分析,针对课程热度、视频学习、习题测试、单元测试、讨论回帖等质控点及时反馈课程的运行情况,同时应快捷、准确地采集过程数据,跟踪并了解实施环节的相关影响因素。

(2)预警。通过大量数据监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完善性,根据质量控制点设置学习预警标准,对于达到预警反馈的教学活动应及时干预,对于不满足预设条件的监测结果也要实时反馈。

通过对课程动态质控点的分析对比发现预警信息,如成绩预警、课程教学视频观看率较低、习题作业完成率较低、出勤率较低等,将其整理归纳形成课程运行预警信息。

(3)改进。针对课程预警信息,相关教师要及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形成具体的改进意见,如视频观看有拖拽漏看的现象,所以在制作视频时应适当压缩课程时长,提高课程资源的颗粒度;出现学生提交作业不及时的现象时,要求任课教师在下发在线作业之前必须给学生发作业短消息提醒。随后,经过充分讨论,形成具体的书面材料并返回设计环节,对设计环节进行修正,直至达到本轮诊改目标要求后方可进入诊断环节。

7.诊断

通过随堂数据采集和诊改平台数据采集,对所有质控点进行研究分析,结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要求,从优化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习动机和多元化考评体系四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整理,在教学建设及授课过程发现以下问题。

(1)教学资源应用不得当,有效性较差。课程资源文字类型较多,部分案例操作步骤繁琐,教学视频过长,不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坚持完成整个学习过程。

(2)课堂互动较少,不能有效组织课程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按照行政班级进行,普遍存在人数较多的现象,课堂教学组织难度较大,课内互动不够。

(3)教学案例陈旧,学习动力不足。“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案例的更新滞后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版本的更新换代,教师应对现有教学案例进行甄别,通过提高案例的有用性、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4)课程考核标准单一,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单一,传统的纸质试卷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

8.创新与改进

(1)厘清课程建设思路,规范课程知识体系结构。参考“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从课程结构设计、知识点拆分、知识图谱绘制等三个方面展开,通过绘制课程鱼骨状知识图谱明确各主要知识点的关系,以便进行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也方便学生了解本门课程的整体识结构。

(2)重塑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重塑教学过程。以丰富的微课教学视频为基础,组织学生在课外提前学习知识点,模拟练习相关案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对课外学习效果进行讨论,教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

(3)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契机,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对课程资源的要求通过颗粒度、涵盖性、多样性和相关性四个方面体现。颗粒度:教学资源应有比较合理的颗粒度,资源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可重复性较强;涵盖性:有一定的涵盖面,对课程的每一个教学知识点都应有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源支持;多样性:它应涵盖媒体素材、案例素材、文献资料、课件素材等多种形式,满足多样性的学习;相关性:资源应能满足教与学的需求,避免与课程教学目标无关的资源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与参与度。

结 语

课程是专业的支撑,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诊改工作是进一步完善课程质量的保证,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高职院校依托信息化诊改数据平台和“八步一环”诊改质量螺旋可以有效指导课程诊改工作的开展,并将诊改工作落到实处,及时发现日常教学和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及时改进,使课程质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监控、可度量、可改进、有增量,形成质量可持续化提升闭环。

参考文献:

[1]杨应崧:《打造“两链”,找准诊改的起点》,《中国教育报》2017年9月26日,第11版。

[2]袁洪志:《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务》,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3]任战营:《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思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4]丁才成、陈炳和:《高职院校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策略》,《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第8期。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