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院校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有着独特的特点,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分析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对双方的作用,深入剖析师生关系的现实状况,力图从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加强有效沟通、满足学生内心需求等方面给予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社会学 师生关系 优化 策略

引 言

师生关系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之一,对教师与学生双方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师生双方在知识传递、情感沟通、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也无法满足高职院校的教学需要。高职院校的师生关系既具有社会学视角下一般人际关系的特点,又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因此,从社会学角度探索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显得十分有必要。

社会学视角下师生关系的作用

1.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健康的精神世界

人作为一种高级的情感动物,在掌握生存技能、获取知识时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其性格和情感的形成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的固定模式。师生关系作为现代教育的特殊产物,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构建积极健康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教育本质上就是要给予青少年一种不同的情感认知,为他们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

处于不同年龄的学生,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情感和心理的需求不尽相同。纵观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是带着高考失利后的遗憾与自卑进入校园的,这就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宽容,逐渐建立起以信任为基础的师生关系,同时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时刻能够保持自信和乐观的状态,才能让其更加自由地展现自我,从而打造出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

2.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好教育教学的催化剂

大量的研究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好教学工作的催化剂,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一个温暖的眼神、淡淡的微笑、富含深意的语言鼓励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同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积极回应、认真投入地学习,也会让教师感到欣慰和满足。因此,基于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可以同时作用于教师和学生双方,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也可以使教学相长真正体现在教育的整个进程中。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在高职院校数十年的从教经历,对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现状的综合分析更具有针对性,由于受教育制度、社会环境、教师素质及学生学习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的社会地位、权威逐渐淡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向师性减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制约关系变得紧张,互动越来越少,隔阂越来越大。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的师生关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代沟的逐渐扩大

代沟一词来自于美国人类学家米德的《代沟》一书,泛指年轻一代与老一代在思维方法、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的心理距离或心理隔阂。代沟的形成是因为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等诸多因素造成的,由于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就高职院校师生关系而言,学生自卑、学习习惯欠缺、自我意识凸显等特点,其对教师的世界了解不够透彻,也并不认同教师勾勒的是自己所希望的生活,不甘心服从,但自己又不得不去遵守成人世界里的种种规定。社会学视角下,由于这种矛盾关系的存在,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无疑是造成师生之间代沟扩大的重要原因。

2.被动服从式的师生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观念下的尊师重教、教与被教的师生关系已逐渐被时代发展所改变。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应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然而,在现阶段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的教育环境和制度下,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学生,学生对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也只能听之从之,久而久之,学生在这种“习以为常”的关系中丧失了自我,形成了被动式的服从关系。长此以往,教师心理上的“顺理成章”造成学生的主动性消失,“奴性”显露,不利于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更无从谈起对其个性的培养。

3.师生情感沟通的缺失

传统尊师重教的思想,巩固着教师高高在上的地位,规范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形成一种专制的师生关系。然而从当前的社会学视角下分析,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多元化,独立意识增强,教师的权威地位被改变,学生对教师不再像过去那样言听计从,开始评价和验证教师所授知识的正确性,以寻求心理上的满足。这种变化使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更加少,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与教师不变的教育理念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也因此成了师生关系突出的问题之一。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优化策略

1.有效沟通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有效沟通是指双方利用多种方式将想法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使对方更好地接受,以达到共同目的。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建立在和谐关系基础之上的,是达到教育目的的前提条件。

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多为“90后”“00后”,由于年龄上的“鸿沟”,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呈现出被动、功利的特点。“90后”“00”的学生青春洋溢、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烈,沉溺于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习惯于享受和被照顾、被鼓励,这也映射出其自私、固执、叛逆的特点,在与教师的交往中紧闭自己的内心世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即使有互动,也仅仅是课堂提问、课下问候等,仅有少量学生会主动与教师交往,交往的内容仍然是课程、考试、成绩等功利性问题,缺乏心理层面的情感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建立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

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首先要营造和谐平等的沟通环境,选择宽松、友好的沟通环境和时机,针对不同性格不同特质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避免学生产生戒备甚至逆反心理。其次要精心组织沟通的语言,对沟通的内容进行“加工”,尽量使用学生能够听懂且感兴趣的语言或典故,采用幽默的表达方式,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产生共鸣。最后要采用多元化的沟通渠道,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选用不同的沟通渠道,既可以是面对面沟通,也可以是信息化的沟通,如电话、微信、微博等,好的沟通方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更为全面客观地发现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心理方面的问题,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为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供依据,提高教学效率,进而构建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

2.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美国一位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其认为促使人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依赖于人的需要,进而影响人的行为。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年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对事物看法存在不同。教师容易依靠自己的经验评价学生的行为和想法,评价未必准确,这样的评价会影响教师判断,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交往障碍。

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时,作为教师要主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学生的实际需要,从学生的内心需求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首先,教师可以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真实想法,用心去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分析和发现问题背后的原因,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其次,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布置适当的任务,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师生合作或生生合作共同设计、组织、实施,教师在活动中充当参与者、支持者,真正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与喜悦。最后,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做好学业或职业规划,教师以监督者的身份鼓励学生踏踏实实地向自己的目标迈进,享受实现目标的成就感,这也会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感恩之情。

3.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

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如果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便能够赢得学生更多的尊重与信任,体现向师性。教师的言行成为学生积极模仿的榜样,为师生间的沟通奠定了良好而稳固的基础。

首先,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不断地加强学习,让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更要勇于创新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始终对自己的课堂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其次,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深刻认识学生的个人需求、人格尊严和价值观念,切实维护学生的权益,用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愿意沟通,乐于沟通,拉近师生彼此的距离。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保障

校园文化体现着一所学校的体制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拼搏向上的精神状态,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保障。

教师可以利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内涵影响学生的发展。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提升学生的自豪感,一方面校园里安全先进的物质环境,保障着学生的身心安全、心情愉悦地投入学习,另一方面优美的校园环境、整洁的教室布置、先进的实验器材等能够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眷恋和对教师的爱戴。其次,校园里科学健全的体制制度文化使学生感受到规章制度的重要性,通过入学教育、班级管理、校园宣传、专题活动等让学生熟识学校的规章制度,这样既可以加强对学生的规范管理,又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提升个人的道德品质。再次,校园里阳光青春的精神文化,使学生真正理解心灵美的重要意义。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积极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从而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更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结 语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优化高校师生关系已成为高校管理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加强师生沟通,满足学生的内心需要,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校里有幸福感、满足感、愉悦感与成就感,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杨梅:《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实施创新教育》,《科学咨询》(科技)2016年第7期。

[2]李拉:《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教育导刊》2015年第5期。

[3]刘冬梅:《高职院校师生信任关系研究——基于社会学视角》,《丝路视野》2010年第6期。

[4]李艳丽:《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高校师生关系优化的构建思路》,《大学教育》2018年第8期。

作者单位: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