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一个下午,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峡口镇中心学校会议室,五六名教师围坐一起,认真观看大屏幕上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课堂录像,并在汉中市数学名师、莲花小学教科研处主任徐义忠的主持下,开展看课评课活动。参与此次远程同步研讨的还有其他两所山区学校的教师,最远的距离县城100多公里。

“类似的同步教研活动,学校每周至少搞三四次,教师参与度高,引领带动效果好,教师的教学水平普遍得到提升。”峡口镇中心学校校长严磊说。

峡口镇中心学校共有35名教师,634名学生。两年前,当李静从大城市来到这所位于秦岭深处的山区小学任教时,她有些忐忑,窝在这闭塞偏远的山沟沟,可能不出几年就跟不上外面的发展了。没想到两年过去,她不仅没落伍,还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并承担有省级课题。

“信息化给学校带来了大变化,尤其是极大便捷了教师培训工作。教师们不离岗、不出校门就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随时上网学习、接受培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汪波说,以前教师培训要么得离岗外出,要么需要城里教师送教送培,多多少少对教学有影响。现在好了,信息化技术实现了远程同步教学研讨,城乡教师一起做课前设计、课后研讨和学习培训,教师们参与热情高,极大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近三年来,学校承担了6个省级课题,4个市级课题和9个县级课题。

汉中市地处秦巴山区,山高路险。自古以来,当地群众就梦想大路通衢。昔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遂有栈道形成通途。如今,一根根细细的网络光纤搭建成“网络栈道”,将大山深处的学校与外面的世界瞬时联接。早在2006年,汉中市就在各县区组织教师开展远程互动课堂展示、交流教研活动。随着互联网提速和平台功能完善,利用远程教学平台开展常态化的城乡同步课堂、同步教研成为现实。

西乡县莲花小学是一所县直完全小学,近年来,学校先后投入300余万元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现有计算机378台,每间教室都安装有交互式电子白板,建设录播教室2间,微机室、语音室2个,“远程互动在线课堂”互动教室1间,全面实现了宽带网络和教育资源班班通。

“我们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初步形成‘多媒体教学设备堂堂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经常用、教研比赛活动必须用’的新常态。”校长付贤荣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是,“电子白板用烂也不能放烂。”

教育信息化有力支撑、引领了莲花小学的内涵发展。学校先后涌现出省级教学能手4名,18人次荣获汉中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称号,20节课堂实录获得国家级奖励。学校借助信息化技术,开展常态化远程教学交流、研讨活动,有力辐射、带动了周边山区学校发展。

喜人的成绩是汉中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结果。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全覆盖,教师“人人通”开通率90%以上。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全市累计有33066人参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晒课,共晒54674堂,课堂实录7241节,其中,获省级优课497节、部级优课99节,汉中市连续两年获全省“优秀组织单位”。

教育信息化催生了教育教学新模式。汉中市405学校、汉师附小、洋县南街小学、宁强县燕子砭初中等城镇学校开展智慧课堂应用研究,探索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的新型教学方式。405学校教师人人积极参与智慧课堂应用研究,将翻转课堂理念方法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成为全市探索基于“互联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先行者。去年举办的汉中市智慧课堂培训暨研讨会,以现场展示及网络直播的形式,线上线下展示了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新形式,在线观看人数达1.26万人次。

专递课堂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西乡县、洋县等聚焦精准扶贫,推动“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教研组织模式,以县城中心小学为主课堂,辐射贫困面较大、贫困学生较多的边远镇村小和教学点,通过在线直播、录播、在线共享等手段,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的远程互动教学,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薄弱学科师资不足的问题。

教育科研推进教师专业成长。近三年来,汉中市千余名教师参与的国家级课题《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和《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已顺利结题。在陕西省基础教育“十三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和汉中市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全市共获280个省市级课题立项,2000余名教师参与研究。通过教育科研,广大教师逐步由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型、提升,声音也越过连绵起伏的秦岭与全国对话。2016年,宁强县广坪小学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上做交流发言,并连续两年被教育部收录为典型案例;2017年全国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上,汉中市区域案例和宁强县广坪小学案例分别作现场发言,汉中经验在全国推广。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