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人民大众的精神消费需求也相应发生变化,国学教育开始在社会上受到热烈追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却显得不够完善。高职院校在理性对待国学教育热的同时,也要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价值,大力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高职院校校园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切实提升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水平。

关键词】国学教育 大学生 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借鉴性。

国学教育的现状

21世纪,国学热是因国学自身的经典魅力和时代性而兴起,伴随着这一现象出现的是兴办国学的教育热。国学教育以中国古典著作为载体,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旨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观。这种以诵读四书五经、习古代礼仪为主的传统文化教育在社会上备受人们的追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教育政策的完善,人民大众的精神消费需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国学教育越来越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全球化进程的提速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让国家层面上的文化软实力也有了迫切的提升要求——国学教育开始融入国民教育。从2006年开始,就有学校以外的各类培训机构出现,用以辅助学生义务教育范围外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提出,也极大地增强了文化热爱者和民众对国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国家也为国学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持。2010年,国学经典进课堂获得全国各地的推崇和欢迎,社会机构的国学教育热也相应达到高潮。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因此,高职院校也应紧跟大众需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了文化产业新的发展机遇。国学教育一直都提倡传统文化,提倡仁爱、独立和感恩。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基础,在文化产业的推动下,优质文化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传承,既能发挥教育传承的文化作用,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新时代的国学热促进了文化产业和国学教育的融合,不同类型的国学机构涌现出来,从而满足大众不同的文化需求,如儿童私塾、国学夏令营、文化学堂等的出现,针对企业员工的国学培训班也是如火如荼地开办着。

第三,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足的今天,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文化层面的提升。国学教育逐渐为人们争相学习,人们开始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教育方面的支出显著增加,这也就为国学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商机,国学教育文化产品也就更具发展潜力。

国学教育在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现实价值

近几年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一定影响和冲击,尤其对生活习惯、性格等方面自制力相对较差的高职学生来说,这种影响和冲击更为明显一些。因此,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被提上教育日程。高职院校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在西方多元文化的影响之下,如何保持本土传统文化的特色及地位,一方面考验着高职院校如何看待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也考验着高职院校如何更好地去利用国学资源,发掘国学资源价值,进而形成本校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最终实现国学教育在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现实价值。

1.国学教育资源是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优质教学资源

国学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经典知识和优秀的古代礼仪等方面。儒家经典著作是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其可以作为高职院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优质教学载体,经典著作里所包含的深层次的道德指引和正确价值观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所需的一个精神引领。如《大学》中体现出的人人平等的社会价值观,这也是大学生应树立的价值观。不管出身如何都应先提升自身的修养,要想在社会工作中有所建树,必然要先做一个爱护自己及家庭的人,家庭教育是国家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正是因为不论经过多少变迁,其内容所含的哲理在任何一个社会背景下仍然是适用的。因此,国学热所带来的国学复兴,为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可以取其精华,用以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教育教材。

2.国学教育为高职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教学参考

在优秀传统文化广受重视的今天,传统文化教育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却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一方面是社会机构的国学教育热,人们争相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方面是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对滞后。与国学教育热对比之下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凸显出来的最大问题是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师资队伍的困境。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似其他学科有那么强的专业性,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得不到相应的重视,这也是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一直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高职院校中能够真正领略国学经典、精读四书五经、懂得礼仪等知识的教师比较少,拥有深厚的国学积淀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在与社会培训机构国学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对比之下,高职院校应该增加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意识到国学专业性和国学修养对自身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要直面且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所授的传统文化课程要能够解决大学生面对多元文化冲击下的心理困惑问题,同时学生也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调节自我的心理。高职院校要努力将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观变成高职大学生的思想品格,使广大学生受益一生。

3.国学教育是高职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无缝对接的耦合传动

国学教育的持续“发热”也引起了教育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传统文化教育,只有社会更多地关注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地走进大众,走进人民群众的心里,从而提升国民的整体素养。当社会上各单位都争相对员工进行传统文化的培训时,在大学读书期间接受一定的传统文化熏陶就显得更为必要了,也使得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更具有长远的社会意义,因为当学生面对社会上多元文化价值观时,受过优良传统文化教育的大学生更能坚守和保持爱国、感恩、谦虚的品格。与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相比,社会培训机构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有针对性的,在实际应用方面优于学校,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受训人有明显的变化,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面对的是整个学生群体,侧重于长远,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氛围里成长,把优良的传统文化渗入学生的品德里,对学生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应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地借鉴和汲取社会培训机构国学教育课堂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方案,以此来提高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能力。

国学教育热对促进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

1.大力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水平

首先,师资力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水平需要从教师培训入手,高职院校可以安排教师集体学习,也可以安排国学学术交流活动等,以灵活多变的培训方式来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水平。其次,高职院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授课教师要具备的,其他科目的教师也应该具备。传统文化素养应当作为教师的一个基本素养,在学校里形成人人学国学,人人有修养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日常的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真正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课不像其他课程有那么强的专业性,学校可以通过社会渠道寻求社会支持,如专业的国学培训机构所拥有的优质教学资源,高职院校可以与其进行合作,将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课堂转移到国学培训机构的实景教室,让学生在古香古色的传统国学环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同时,也应加大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类国学人才参与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资源共建之中。高职院校与社会资源各取所需,各扬所长,共同建设和打造高质量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课堂。

2.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面向的是大学生,而其正处于与社会接轨的跃跃欲试时期,该阶段的大学生对实践类课程十分感兴趣,但对枯燥的理论课程却没有多大的兴趣,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理论知识。因此,针对高职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课应多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具体的实践之中,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和价值取向对于现实的积极作用。高职院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可以多多利用历史文化基地、博物馆和爱国教育基地等。在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过程中定期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者义务服务之类的活动等,使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亲近感和认同感进一步提升,最终达到知且执行的教育目的。

3.营造浓厚的高职院校传统校园文化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是学校的精气神所在,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上,要注重提高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各种学生社团、学生组织进行现代化的传统文化比赛,也可以通过成立传统文化的相关社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戏曲、篆刻和诗词等传统文化领域多多开展活动,还可以通过教师牵头进行传统文化社团的建立,如茶道、棋艺社团等,并创造条件服务社会。寒暑假的家乡文化体验活动也是高职院校营造传统文化校园氛围的一个有力举措,如清华大学学生深入少数民族居住地去体验、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这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质量的提升,还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学习的进步。

结 语

理性对待国学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力度,一方面努力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传统文化的人文素养,一方面营造校园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使学生意识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通过高职院校自身的努力,打造极具自身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模式,以期为更多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静:《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教育导刊》2015年第10期,第10-13页。

[2]肖金云:《新世纪国学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孝感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26-29页。

[3]王克伟:《当下中国社会“国学教育热”现象研究》,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