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背景下,创新教育应运而生,且成为现代体育教育的前沿引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之径。基于创新教育理念开展体育教学,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自然衔接、传统到现代教育观念的有机转化,推动体育教学实践化、创新化发展。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念 体育教学 思路 实践

基金项目:2017年榆林学院教改项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TJG1752)。

体育教学是一项极具实践性、体验性的学科,体育教学方法是开展体育教学方法论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与精彩程度。近年来,教育理念的更新化、教育思想的多元化为体育教学方法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的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方法成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流趋向,这种教学方法的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皆是创新教育理念的集中展现。创新教育理念引领下的体育教学,于教师能引导其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育角色;于学生能指导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自主探究、积极创新的思想意识。这对于现代体育教育而言,无疑是创新性的发展与突破性的前行。但是通观当前创新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仍存在诸多阻碍因素,亟待深入探索与研究,高校应深入把握创新教育理念的精髓,切实而有效地推动体育教学活动的创新。

创新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是基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创新,从素质、精神两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理念从培养创新人才视域出发,理性认知教育本质,客观遵循教育规律,突破传统教育理念,实现对传统教育的指导性改革。较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其有着明显的趋同性,譬如,两种教育理念皆是超越传统教育理念的新型教育思想,是具有时代性、前瞻性的理论指导。在这两种理念下,教育不再是教师单一性的理论灌输,而是着力于对学生创造力、自主性、主动性的激发与引导,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将之用于体育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悟中得”,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性发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创新等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培养“适应于未来社会发展的应变性人才”的目标。

阻碍创新教育理念用于体育教学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各种新型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不断涌入现代体育教学改革中,推动了体育教育的进步与发展。但是,传统体育教育理念仍根深蒂固地存在,如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时间匮缺、学生身体素质不达标、课程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已成为创新教育理念下制约体育教学改革的桎梏。

1.各方参与主体对体育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协同支持。然而,在我国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各方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对体育教学活动不重视的现象。

学校层面: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影响下,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课时安排上偏重于应试科目,忽略了体育课程。有些学校在体育课时的安排上未达到国家规定的课时量,或者其他课时常占用体育课时,使体育课时大幅缩减,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教师层面:仍然沿袭传统教学方法,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上重形式而轻内容;在与学生的交流上有温度而少深度,究其根本,主要囿于传统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束缚。此外,多数体育教师进入体育教学岗位后很少参加进修培训,而在这个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体育教师若仍固守传统教育思想与方法,必会陷入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相适宜的窘境。

学生层面:“体育课程可有可无”的不良思想似乎一直存在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中。有的学生仅将体育课作为放松身心的课程,而不是发展、提升自我的课程,参与体育活动时往往敷衍了事。

家庭层面:家长对孩子多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对孩子的文化课学习极为重视,却忽视了孩子的体育发展,对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不高,支持力度不够,致使很多学生如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整体身体素质状况不佳。譬如,我国中小学学生身体素质调查发现,近视发生率低龄化,近视率不减反增的问题突出;体重超标学生较多,耐力水平不达标的问题突出,学生身体素质亟待加强。

2.体育课程建设尚存不合理之处

第一,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在信息化、多元化时代,现代学生有着更加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视野开拓,且猎奇心理较强,因此,他们厌倦单一陈旧的传统体育教学活动,更青睐多元化、活跃的体育课堂。在单一教学模式下,课堂氛围沉闷无趣,易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教学效果堪忧。

第二,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校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使得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有些教师为减轻教学任务在教学上复制以往的必修课内容,选修课与校本课程则被抛弃,教学内容枯燥,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在传统体育教学思维影响下,体育教学中过度注重强化技术,忽视了理论学习,使体育教学活动虚而不实,教学实效性不强。

第三,考核机制不够合理。时下,高校的体育课考核仍以教师印象、相关体育项目的达标值作为主要依据,考查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与学习态度。尽管这种考核方式顾及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其考评仍以量化结果为主,评价形式与内容不够全面、客观,未能体现知行合一的体育教学目标,难以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与素质教育理念相背离。

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的设计思路

1.秉承创新教育思想精髓

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知识核心”的教学架构,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与选择上要始终秉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思想,紧握培养“创新精神”这一核心,不管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抑或是在素质教育推广中,都将创新教育作为要点。另外,在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将创新教育作为重心,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落实新课改,切实实现素质教育。

2.准确定位教师角色

创新教育注重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体育教学关键在于让学生在轻松、愉悦、自由的环境中开展体能与技能的训练,而这一环境的创设需要教师转变传统“主导型”“传授者”“教书匠”的身份,应以“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的身份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友好、信任的关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促使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活动。

3.提升教学方法的艺术性

教学方法不仅是一种教学技能,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这种艺术性特征来源于教师的合理把控,即使是相同的教学方法,被不同教师的应用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创新教育理念下,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创新不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全然摒弃,也不是对现代教学方法的机械照搬,而应既不能泥古守旧,也不可画蛇添足。教师要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取两者之长,开展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教学艺术性,让学生喜欢、愿意、乐于跟随教师参与体育活动。

4.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

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在实践锻炼中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造就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顾及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与展示,可为学生提供专门的自我展示平台,让其感受成功的喜悦,促使学生树立对体育运动的自信,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以自主学习为助力,更加积极踊跃地投入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体育教学改革路向

1.以转变主体参与意识为着眼点,创新体育教学思维

在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创新应从转变体育教育主体的参与观念入手,使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能树立积极的体育参与意识,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学校与家长应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支持力度;教师要加强对体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创新;学生应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从教育观念的更新出发,确保教师“教有所依”,学生“学有所得”。对于教师而言,在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上要始终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明确学生的兴趣点,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兴趣,发挥学生体育特长,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参与体育活动的欢快感与成就感。此外,教师在实施某种教学方法后,要对实施效果进行总结与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更适宜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于学生而言,应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对于自身身心发展的有益之处,以积极的心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学生在体育课中主动学习科学的体育锻炼方式,既能调整身心状态,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终身体育的科学理念,切实提升体育教学实效。

2.以促进学生未来发展为核心,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不仅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还是促进学生价值观念与个性发展的养成性课程,对于学生的未来健康发展尤为重要。体育教学包含诸多运动项目,每一种运动项目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积极作用。譬如,长跑锻炼学生的耐力,篮球、足球等运动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体育精神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有深刻影响。在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长远发展的影响,基于此,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践上应从学生未来发展出发,整合并创新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途径,而通过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标的途径却是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前瞻性意识,能从众多教学方法中精心筛选,统筹整合,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姜敏、张春合:《基于citespaceⅢ的体育创新能力研究热点分析》,《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7卷第3期,第82-86页。

[2]左海燕:《基于创新教育的高师院校体育教师教育理念构建研究》,《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32卷第6期,第10-14页。

[3]华宝元:《教育管理学四大范畴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创新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37卷第1期,第107-109页。

[4]徐明伟:《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评〈体育教师职业技能〉》,《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第1期,第131页。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 陕西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