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药学本科双创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从培养模式、课程内容、实践体系、教学资源、教学条件等方面,总结了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创新创业改革思路、措施和成效,探索了新时代中药学本科双创人才培养路径,构建了中药学本科双创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中药学 创新创业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教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7BY081);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改重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5jg01)。

“双创”人才和产学研结合培养是高校紧密结合社会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切实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中药学本科“双创”人才培养思路

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开设于1975年,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集中实践周期短,实践操作和科研思维训练不足;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自编教材质量良莠不齐;医药知识结构不合理,存在“有药无医药不灵”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药人才的培养质量。鉴于此,学校课题组2008年树立了“医药结合、继承创新、能力为重、素质为先”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中医与中药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四个结合”,重点培养实践、创新“两种能力”,进一步优化“一个中心(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两个阶段(基础专业技能培训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两个阶段)、三个模块(课堂实验模块、实践实训模块、科学研究模块)、四个建设(管理制度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教学体系。

中药学“双创”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009年,学校获批成立了“思邈计划”省级中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2年,承担国家中管局“十二五”教改课题“中药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的构建与研究”。并依托以上课题研究,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1.重实践,提能力,率先实施中药学“3+1”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将中医药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模式相结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突破了中药学“3.5+0.5”固有的培养周期,构建了“3+1”人才培养模式,分段强化了科研和实践环节,重构了“课程实验—野外实习—药房调剂—车间生产—质量检测—课题研究”实践运行体系,加强了学生中药(材)“辨(药用植物、中药材、饮片鉴别能力)、析(中药制剂分析、化学结构解析)、制(炮制技术、制剂工艺)、效(药效毒理研究)、用(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等研究能力。学校按照行业发展和岗位需求,对照执业药师考试大纲,对中药学专业学生学业水平分阶段进行考核,且按照5%进行末位淘汰,大二学期末主要考核基础理论,大三学期末主要考核专业理论,大四毕业前主要考核综合技能,以提高学生的执业胜任能力。

2.重创新,育思维,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在高年级学生中树立了“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的学习理念,并且设立了专项经费,助力学生进行“大创项目”前期孵化和预研究,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实践类活动。持续开展“名师(博士)大讲堂”,让学生通过听讲座与报告、阅读科研文献、参与技能竞赛、参加科技创新社团活动、进行基本技能和精密仪器培训等方式,将科技创新活动融入个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将创新专业类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有机结合,鼓励学科交叉,体现专业特色,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巩固学生专业思维,激发学生科研意识。根据国家创新创业相关文件要求,学校应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由原来的应用型调整为创新型,并增设8学分创新创业教育模块,构建线上线下课程教育体系。其中必修课3学分,包括就业指导1学分、创新专业类课程2学分;公共选修课3学分,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创新创业类课程;第二课堂中设置创新创业类项目,要求学生所选项目不低于2学分,充分凸显实践育人的实际效果。

3.重实用,强特色,完善基础教学资源建设

为强化教材建设,学校在原有自编实验教材的基础上,融入教师科研成果,收录“七药”等陕西道地药材,统编出版了1套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实验教材(含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等8门课程),该教材注重实用性和系统性,在原有自编教材的基础上,规范了编写体例,更新了教学内容,构建了“验证—综合—设计”三层次渐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实践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学校充分利用所承担的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陕西地区普查成果,建立了以秦岭特色中草药为主的药用植物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直观展示秦岭特色中草药植物外观、功效及资源信息,使学生对秦岭特色药用植物有直观、系统的认识,有效发挥了教学、科研和科普的作用。

4.重基础,汇医药,构建结构合理的精品课程群

学校为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医药融合,特增开、加开“病理生理学”“中医学基础”等课程课时,提升了学生临床药学服务的能力,促进了医药融合相互为用,贯通了病理、生理和药物机理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医药类课程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避免了“医—药”知识模块的零碎和割裂,构建了医药融合、学以致用的课程体系,为破解“有医无药医无用,有药无医药不灵”的现象提供了帮助。学校还构建了“一凸显(凸显中医药特点)、两兼顾(兼顾化学和中医学基础)、三结合(选修和必修、理论和实践、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了“中药学”等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有机化学”等14门校级“综合改革课程”,形成了精品示范课程群。

5.重师资,融科教,加大创新创业团队建设

学校为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打造校级、院级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团队,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将教师指导创新创业活动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提升了教师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学校通过整合制药工程中心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资源,优化了陕西省众创空间“药创未来”创新创业基地、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等大型科研创新平台运行机制,拓展了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了科教资源共享,加大了开放实验平台的建设,同时注重优秀“大创项目”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的前期孵化和后期转化。学校还举办了“夏花绚烂 药创未来”暑期大学生创新创业夏令营实践活动,通过前沿讲座、创业实践、学生论坛等,加强了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灵感,助推专业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结论与改革建议

课题组通过比较发现,中药实验班学生先后申报中标了18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发表科技论文近160篇,学生平均就业率为97.08%,平均考研率为31.97%,明显优于“3.5+0.5”对照班。因此,学校从2013级开始全部采用新模式,初步从课程内容、实践体系、教学资源、教学条件等方面,构建了中药学双创人才培养体系,该研究先后获省级、校级教改课题成果奖6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2016年,以中药学专业为主体的药学院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创新创业试点学院”;2017年,中药学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

今后,学校中药学本科专业建设应立足国家大健康战略背景和“双一流”建设,药教协同,持续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做实做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应对照2018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国家执业中药师考试指南”,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路径,明晰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加快改革升级速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注重本专业和中药学类其他专业的区分度。另外,没有中医思维支撑的中药只能是天然药物,所以一定要注重中医和中药的融会贯通,重建中药学专业中医课程见习体系,培养具有中医思维的中药人,增强中药研发和临床需求的契合度。

二是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精准对接大健康产业需求。学校应构建中药学专业知识模块和实践环节,加强科教融合学科交叉,促进校企协同实践育人,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和本科生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使本科生进课题、进团队、进平台、进企业成为双创人才培养的常态,强化中药学专业办学特色与区域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同时,学校还应注意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三是要加大信息技术与中药学的深度融合。目前,中医药高校和其他综合性大学相比,信息化教学进程明显滞后,线上线下精品课程的数量和质量、翻转课堂等推广程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开展情况、教育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程度等都亟待提高。中医药高校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教育教学手段,激发师生的内驱动力,最终通过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师倒逼发展提升教学交互作用。

中药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双创人才培养从理念和实践上要紧跟国家和行业发展需求,不求其全求其实,不求其大求其特,不求其高求其用,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强化责任担当,完善保障条件,提升学术能力,注重教学技术和艺术,补短板促发展求实效,着力培养适应“健康中国”建设需要的继承有特色、创新有基础、服务有能力的中药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盛振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实检视·理性认识·体系优化》,《中国高等教育》2018年第1期,第33-35页。

[2]李明凯、薛小燕、辛春艳 等:《基于CDIO的药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构建与探索》,《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年第17卷第1期,第10-13页。

[3]卫昊、王昌利、刘清:《刍议实用型创新型中药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药学教育》2013年第29卷第3期,第15-17页。

[4]阚阅、周谷平:《“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结构改革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研究》2016年第10期,第19-24期。

[5]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中国大学教学》2015年第4期,第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