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不能只说聚焦课堂

近年来下基层学校调研,与很多中小学教师交流,当说到课改问题时,发现仍有为数不少的学校,从校长到老师,对课改的理解与实施还存在较大误区,导致课程改革的战略目标难以完成。

不知从何时起,很多中小学,对我国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后的课程改革的提法,也许为了好记和节省字,在表述时几乎都简称为“课改”。之后,在中小学一线便很少能听到完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或课程改革的说法,以至于大多数人都简单地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解成了课堂教学改革。

于是,对课改的具体实际改法和做法,便几乎千篇一律地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聚焦课堂。然后,再围绕聚焦课堂教学改革问题,进一步探索形成各种意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创新性的提法。比如:高效课堂、智慧课堂、魅力课堂、幸福课堂等,其中,不乏有注入一些为出课改成果和亮点而产生的功利性因素,或者为获取某种利益或博人眼球而刻意打造的一些所谓的典型示范课堂教学模式。

如前几年,有些学校在某种方式操作助推下,把某几所中学发明与打造的所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典型的课改模式,进行简单移植和复制,有些地方还通过教育部门行政推动的方式,大张旗鼓地予以推行,并说这是课改的重大成果。

于是,很多地方的学校竟然将这种行政推动的做法当成经验予以强行推进,并且由聚焦课堂、高效课堂衍生出各种五花八门的美其名曰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说得严重一点,几乎成了课程改革的一大公害。

这样,活生生地将内容非常丰富、内涵非常深刻、影响非常深远、具有重大意义,甚至是波澜壮阔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聚焦到课堂教学这样一个点上去了。

有人说,课程改革必须发生在课堂上,所以就应该聚焦课堂。其实,只要对课程改革进行深入理解,就会发现这个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课改的核心是聚焦课程

既然有的学校和老师将课程改革误解为课堂改革,那就有必要搞清楚什么是课程,及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又有何联系和区别。

在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育中,课程是学校的核心产品,开发课程就是开发学校的品牌,开发学校的未来,课程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在我国,从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可知,课程改革就是要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等,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完整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也就是说,课程改革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和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科学完整的体系和系统,课程是一个教育战略层面的问题,绝不是课堂教学那么一个对国家规定的课程教学操作层面的事情。

换句话说,课程作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和系统,就是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进行立体育人的完整的体系和系统,强调的是整合课程内容和体系,淡化的是过去重知识轻素质的学科本位意识,改变的是课程教学内容的繁难偏旧,老师要有把两门乃至多门学科的知识整合到自己的课堂上进行教学的能力。

这样,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知识来落实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不仅要教好国家课程,而且还要落实好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研究性学习课,甚至包括社团活动课、学校文化活动等在内的各种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学习过程中,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维目标的达成。

再换句话说,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也不仅仅只是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而是在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都要予以落实,甚至更多还要发生在课堂外的各种实践活动上,绝不可以只把目光聚焦在课堂上,而应该放眼于学生校内外一切学习过程的所有课程上。

如果教师把课程改革中的所有要素,都窄化为仅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课堂教学实施要素,就难免将三维目标的课程标准,只落实在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上,课程观就转回到了课堂观。

当然,本人强调老师要树立的课程观甚至大课程观,并不是以此否定聚焦课堂和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课堂教学的价值。

恰恰相反,本人同样认为,课堂是落实国家课程的主阵地,开好、教好国家课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肯定是教师实施课程改革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同时更认为,教师的教学视野一定要放宽,在教学中对课程目标的达成过程,绝不能仅仅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和聚焦课堂。否则,就很容易重蹈课程改革前的那种学科本位状态下的知识传授而非综合素质培养。

从这个角度说,校长和教师都要树立课程意识,而不仅是课堂意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不仅要体现在课堂上把书教好,更要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达成出发,把课堂内外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关的一切课程资源都开发和调动起来,并用于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全过程。

教师须知,在任何一所学校,如果老师都树立了大课程观而不仅仅是聚焦课堂观,老师的教学就不会只把眼睛盯在课堂上,而是会将校园内一切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元素,都变成课程开发和利用的资源。

课改不能成为“案发现场”

笔者以为,在对待课改问题上,学校和老师首先要戒除急躁和功利,既不应该先着急学这个高效课堂模式,那个幸福课堂模式,也不用着急创这个智慧课堂模式,那个温度课堂模式,而是要先从源头上搞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本意,老老实实深入学习和领会《纲要》的内涵,立足校园,放眼课程,树立大教育观和大课程观。

课改一定要先回归,再说创新的问题。要做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应该也必然是在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中予以不折不扣的实施,应该是在整合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中实施,而不仅仅是所谓深化学科知识在课堂上实施。尽管所有老师都力图在课堂上落实“三维目标”,但课堂的特点决定了更容易使“双基目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

笔者以为,教师要通过课程改革的实施,把学生培养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和可靠接班人,就不要再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为课改了,也不能把课改再误解为课堂教学改革和聚焦课堂了,更不能简单地功利化为高效课堂了,而是应该回归到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从源头上搞清课改的本质,将课程改革进行到底,真正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在实处。

最后,借用英国Kaitti教授的说法再次重申:“失败的教育与成功的教育的最大区别,其实就在于学校的课程。”如果学校对课程的理解、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不到位,或者根本就没有完整理解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建设,没有课程意识,没有大课程观,那么,在面向现代化的今天,这样的学校教育就必然会成为失败的教育,只有课堂观而没有课程观的学校,很有可能成为失败教育的“案发现场”。

相反,如果学校和老师具有足够的课程领导能力,有课程的价值追求能力、课程的理解能力、课程的规划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设置与实施能力、课程管理和评价能力、对课程的整合和协调能力以及课程的实践能力等,大课程观都很到位的话,学校就一定会成为成功教育的精神故乡。

王越群,陕西大荔人,民进会员。现受聘为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咨询专家,陕西省人民政府妇儿会特聘专家、陕西省教育厅学前教育视导专家、西安市高陵区人民政府特聘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首席专家、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园长培训评估专家。

王越群教授长期从事历史文化、家庭教育、教育信息化、教师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10余项省级科研项目,先后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10余本学术著作。

作者单位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尘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