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加强,以及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的需求相对也发生了转变,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艺术设计里。高校跟随着大众审美形势的变化和审美需求,开设很多与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在未来,我国传统文化还需要推广和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之中,从而促使我国传统文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及应用现状,并且提出了将中国传统文化科学地、有步骤地融入到艺术设计教育之中的对策及建议,以期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及应用有些许借鉴之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设计教育 传承 应用

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现状

1.艺术设计教育趋向技能化

对于艺术设计教育来说,其宗旨是培养创造型设计人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艺术设计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技能,而这将会使艺术设计教育渐渐转变为技能化的教育。然而对于这种只重视技能教育而忽视学生人文教育培养的艺术设计教育来说,与我国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理念不相符合。与此同时,随着高校的扩招及艺术院校数量的增加,艺术设计教育专业的招生门槛降低,弱化了对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偏重专业性方面的培养,这使得艺术设计教育在综合性方面日渐变弱,从而造成高校艺术生综合素养偏低情况的产生。在这种状况下,高校很难培育出德才兼备的全面型的艺术设计人才。

2.艺术设计教育趋向边缘化

在各大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非课程化之下,导致了艺术设计教育逐渐地趋向于边缘化教育。由于艺术设计课程受到传统教学体制的限制和影响,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融合,因而这就使得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在规范化与系统化方面有所欠缺。

3.艺术设计教育趋向僵硬化和机械化

当前,教师在传统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在课堂之上总是侧重于传授学生技能方面的知识,这样做将会造成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不断地朝着僵硬化与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在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模式通常是照本宣科地进行理论传授与技能培养。使得本来想象力很丰富的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变得无聊,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这就削弱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生在专业上的成长和进步。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课堂气氛十分压抑,教师僵硬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则被动地学习,其学习效果不明显,导致的结果是,老师很累,觉得该讲的知识点都讲了,可是学生这边还处于茫然的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应用及价值

1.适应文化艺术市场发展的需求

从多项研究中我们发现,日渐繁荣的文化艺术市场,其对人才需求方面也逐渐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并且在同一个激烈竞争的领域之中,艺术设计教育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多元化、民族化及区域化等方面的影响。这不仅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商业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而且还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生产力与无穷的商机。艺术设计教育专业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在这样的背景需求下,在人才的专业培养中,必须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应用给予相应的重视。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传承和应用我国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创新过程中得到灵感,产生更多的共鸣,进而在更深程度上理解传统文化对其自身发展的长远意义。高校强化传统文化方面的师资力量,提升艺术设计教育专业教师的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传统文化的认知力,使教师本身的素质不断提高,以更好地培养学生。

2.适应民族文化的认同需求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生活在这片肥沃而美丽的土地上的人们,身份感和归属感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他们的血脉之中。因此,他们对这个国家所创造出的民族文化存在着浓浓的热爱和忠诚。由于民族文化认同感,现代教育不应该放弃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和应用,艺术设计教育是一种可以对整个社会思想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教育,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传统文化也是比较复杂的,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是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这就对执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和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并且还会将学到的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推向大众和世界,使更多的人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而这也是广大艺术设计教育执教者追求的目标所在。

3.适应全民素质建设需求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全民素质的提高。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传承和传播文明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培养人民群众的综合素养、艺术鉴赏能力、较高的审美力等,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进行传承与应用传统文化,将有助于提升全民综合素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并且还有助于文化认同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使传统文化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同时还能够依旧保持住民族文化的特色,且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加具备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意识,他们创造出来的艺术设计作品不仅与时俱进,同时还会独具一格。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必要性

1.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理念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大多数学生是在考试之前通过突击性学习后考试过关的,艺术设计教育也存在这种现象。比如艺术专业的学生在考试前对艺术设计进行突击性质的系统化训练,这样做的结果会导致学生艺术设计理念薄弱。因为在实际教学之中,教师会通过采用绘画的设计理念对学生进行指导,而突击性的训练会导致学生设计的思维限制在绘画的理念之中,并且在艺术设计作业中会将素描笔触作为主体。此外,对于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而言,其非常博大精深,且包容性很强,儒家、道家文化的出现,创造出大量优秀艺术设计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特性,很好地将我劳动人民的智慧展现了出来。

2.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得到加强

我国高校中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时候会有所偏见,某种程度上来说,主要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高校教师在艺术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西方艺术教学为主要内容,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教的比较少,这也就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缺少认识,以及不能更深层面地体会传统文化中潜在的魅力,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此外,一些青年教师自身就缺乏传统文化的教学意识和对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意识,这使得他们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对一个出色的艺术设计师来说,文化基础应当非常厚实,而且还会主动担负起传承文化的责任,如大部分杰出的艺术设计师创作的作品都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因此,在未来的艺术职业发展中,艺术设计师要加强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沉淀。

3.提升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

如今对各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说,很多是属于被动学习艺术设计的,他们一般都是在似懂非懂的状态下进行艺术设计的,因而使得设计出的艺术作品没有任何创新,有的甚至还会抄袭或者是模仿他人的作品。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学习的也是他人作品,这说明高校并不了解培养学生艺术设计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的创作能力。在市场经济时代,艺术设计作品本身的价值主要也是取决于艺术设计作品中的文化内涵。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就可以促进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的提升,进而使学生作品中的文化艺术价值得到提高。同时,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对文化的差异性有更加正确的认识,这将有利于学生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将传统文化的精髓灵活地应用到艺术设计中。

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建议

1.构建新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各大院校针对艺术设计教育,首先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相关的课程体系中,这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同时在传统文化方面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其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其次需要针对不同年级的专业课程内容适当地增加传统文化课程,同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而设置传统文化与民俗特色方面的课程。最后需要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情况,设置与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 使得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更趋向于丰富与完善。

2.有选择地引入传统文化理念

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实际教学情况让学生主动观察或者发现蕴藏在艺术设计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并且对艺术作品中蕴藏的传统文化是如何展现出来的进行分析和研究,借此激发学生的艺术设计创作思维。此外,在对艺术设计作品进行创作时,借助传统文化带动学生的艺术创作,有助于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3.开发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模式

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上师生、生生热烈而有效的互动,不仅将学生对艺术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能够对自己创作设计的作品的创意理念进行全面阐述,老师还可以让生生之间互评。此外,可以让学生针对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结合下所创作出的作品的创意进行相互交流沟通,课程结束后由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汇总。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更加具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 语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和沉淀,凝聚了我国各族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对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同还对全球现代艺术设计理念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给艺术设计教育赋予新的内涵和形式,使其更有深度和生命力。把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之中,艺术设计教育得到长远发展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能得到传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崇岭:《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运用》,《艺术科技》2016年第29卷第5期。

[2]许冬:《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运用探究》,《大众文艺》2016年第17期。

[3]吴宁:《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运用》,《艺术科技》2016年第29卷第4期,第408页。

[4]秦蔚昀:《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运用》,《美术教育研究》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