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高职语文传统教学模式面临诸多挑战,随着云教学平台的兴起与推广,云班课智能化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得以实践运用。应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了解云班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认识到其优势与不足,并在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相互补充,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及终身学习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语文 云班课 教学模式 实践探索

课题:本论文为2017年立项的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慕课模式下高职语文教学实践探索研究”(课题编号:SGH17V076)。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云技术得到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云教学的兴起与发展为高职语文教学呈现了一个开放性的通道。这种远距离、大规模、在线性、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行业的重视和热捧,也为高职语文教学带来机遇和挑战。2017年以来,云教学的兴起与发展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强烈冲击和重大影响,云教学的实践与运用已在高职院校拉开帷幕。

高职语文教学现状与分析

1.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兴趣不浓

高职学生入校分数线低,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自学能力较差,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出新目标、新要求,选择最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对学生加强督促和引导。

2.学生普遍自律性差,生活较懒散,沉迷手机游戏

高职学生一般自我要求不高,缺乏明确的学习生活目标,生活中容易随波逐流。平时上课中,睡觉、看手机、玩游戏的人较多,互动教学活动较难开展。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难题。

3.教学模式传统保守,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不够深入

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沿用“黑板+讲台”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形式以灌输式为主,教学实践活动以课后的作业训练为主。虽然传统语文教学严谨有序,有条不紊,但教学形式单调乏味,教学手段缺乏创新,与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网络化生活方式相去甚远,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师生互动环节少,教学效果不佳。

云班课教学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近两年来,部分教师利用手机下载蓝墨云班课APP进行能互动的翻转课堂教学,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活力。下面以应用文写作、人文素养两门课为例,探究云班课教学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1.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简介

蓝墨云班课是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移动教学助手APP, 是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开展课堂内外即时反馈互动教学的云服务平台,也是国内唯一融入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教学工具。平台以教师在云端创建的班课空间为基础, 为学生提供移动设备上的课程订阅、消息推送、作业、课件、视频和资料等服务。该平台不仅方便教师开展教学,同时也解决了学生沉迷手机的难题, 使师生互动更加密切。手机终端的移动学习开辟了信息化教学的新渠道,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之一。该平台操作简便,师生使用完全免费,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因而被广大高职院校教师所青睐。

2.云班课教学模式下的应用文写作课实践运用

(1)课前

①教师用云班课资源功能根据章节所学文体的写作特点、格式要求,通过用手机或PC向学生推送与文体写作有关的图片、PPT课件等学习资源,发布学习任务、学习通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②教师可线上查看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展,发布提醒通知,督促其及时完成预习,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赋予其相应的经验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课中

①用云班课的签到功能一键签到或手势签到,10秒钟完成签到点名,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

②教师运用云班课的答疑/讨论功能汇总课前所有疑难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对提问率低的个别问题,教师可通过答疑区私聊交流解答;对提问率高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可当堂面授解答。

③教师运用小组任务功能布置小组协作活动,限定时间,定时发布作品,指导点评作品并归纳总结。这类活动一般在15分钟之内完成,但仅限于内容简单、篇幅短小的文体;内容复杂、篇幅较长,需要45分钟以上完成的文体写作训练则宜用传统纸质书写方式完成。

(3)课后

①教师布置课后拓展任务,更新上传资源供学生进行能力拓展训练,并反思总结本次教学。

②学生根据教师的课中点评点拨再次修改作品,整理发布作品共享,并进行自评、师评、生生互评等。另外,学生也可进行下一次课的预习。

3.云班课教学模式下的人文素养课实践运用

(1)课前

①教师用云班课资源功能,根据课程章节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要求推送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源,并发布学习任务、学习通知。学生在课前了解课程相关知识,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善于思考、独立探究的良好素质。

②在云班课上教师发布提醒通知,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学习任务,并根据其学习情况赋予相应的经验值,不断激励学生。

(2)课中

①使用云班课便捷、快速的签到功能完成课堂签到点名。

②开启“头脑风暴”活动,教师设计一个话题,可限时 (5~10分钟)让学生抢答,限定答题字数不超过300~500字。教师还可在“答疑讨论”区创建一个主题,学生围绕题目讨论发言,只要有回答即可获得相应经验值,教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及时点赞。

③用测试功能设计选择题,题目内容应涵盖课程核心知识点和重难点问题,题目数量宜少而精。学生作答完成后,平台会自动快速得出分数及排名;教师无需批改,还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④教师用投票/问卷功能设计问卷选项,问卷内容可较为宽泛,例如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对教学设计的认同度及对教师魅力值的评价打分等。问卷完成后,平台自动快速统计出结果,显示各选项所占百分比,方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状况,改进教学方法。

(3)课后

①教师用小组任务功能布置小组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小组活动任务,例如写读后感、课程感悟、时事小议等,随后上传并分享作品。

②私聊功能可进行课后交流,教师能随时答疑解惑,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增进了师生情感,促进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态势。

5.云班课教学模式的优势

(1)教学资源内容丰富,覆盖面广。

(2)学习方式灵活自由,线上线下结合,可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

(3)课堂互动性强,师生互动频繁,活动参与度高。

(4)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5)大数据系统管理下的监督、评价体系,有助于全方位把控、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过程。

(6)利用课后拓展练习、教学反馈等活动,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的自评、互评情况,掌握第一手学情资料。

6.云班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互补性

(1)教学资源互补。云班课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材为主要教学资料的单一性,让网络资源更系统地服务于教学,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鲜活。

(2)交流反馈互补。云班课的智能化教学平台使师生间可以随时随地沟通交流、互动反馈,使教书与育人融为一体。

(3)评价方式互补。传统教学模式中,评价主要以平时作业、考试成绩为依据,以教师评价为主。而云班课评价则以综合学习过程、测试、讨论、活动、小组作业等为主要内容,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化,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7.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在使用云班课教学的班级中,云班课到课出勤率98.7%,活动参与度97.5%,作业任务完成率94.6%,师生互动交流频率很高。在开通云班课的系部中,教育类的学生中有96.5%的人表示很喜欢,3.5%的人不喜欢;农林机电类学生中有95%的人喜欢,5%的人不喜欢;医学类学生中有97%的人喜欢,3%的人不喜欢。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对云班课智能化教学平台持接纳态度。

关于云班课教学模式的思考

云班课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个性化、高效率课堂教学改革思路,顺应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应用文写作及人文素养两门课的教学实践可知,云班课教学模式虽然优势显著,但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只能作为一种必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云班课更适宜用在知识传承类的基础课教学中,实验实践类的课程则不适宜采用,或应有选择地使用。要全面推广云班课教学模式,教师、学生、学校三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方面

(1)树立信息化教学理念。教师应掌握前沿信息化教学手段与课程设计方法,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转换角色。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强化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成为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陪伴者。

(3)拓展眼界。通过专题培训、学术交流、实践研究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再以专题讲座、学术论文、交流互动等形式凝练渗透,回馈学生。

2.学生方面

(1)提倡项目任务驱动学习法,支持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支持学生进行碎片化阅读学习法,使用互联网随时随地学习。

(3)鼓励学生通过社团组织、QQ群、微信朋友圈等社交方式开展互动式学习,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知识输入、技能运用、思维培养等目标任务。

3.学校方面

(1)加大力度建设各学科专业教学资源库,重视地域特点、专业特点的课程开发,把教师独立封闭的个体劳动转化为开放共享的团队合作。

(2)重视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让教师始终了解并掌握最前沿的学术动态,保持教师的教学热情和自信力。

(3)加强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加快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使学校的教学水平及育人环境再上新台阶。

总之,在高职语文教学实践中把传统教学模式与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互融合能取长补短,开启适合本土化学习的人工智能云教学平台,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及终生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雨青、万书玉:《“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基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分析与思考》,《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年第2期。

[2]郭俊娥:《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陕西教育》(高教版)2017年第12期。

[3]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博士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9。

[4]魏婷:《解读慕课的定位、建设与运行——以伦敦大学学院“ICT in Primary Education”课程为例》,《江苏科技信息》2016年第36期。

[5]邢大红:《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高职学生汉译英能力培养实证研究——以Coursera为线上教学平台》,《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年第24期。

[6]何燕霞、王婷:《CBL式慕课在临床检验教学中的应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