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实证数据分析归纳省属高校大学生就业力水平现状,提出通过构建基于就业力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建立基于就业力培养的系统职业指导体系等途径来提升省属高校大学生就业力水平。

关键词】省属高校 就业力 提升 策略

本文系陕西省首批辅导员工作室“李萌工作室”建设研究成果。

引 言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事关社会稳定和千万家庭的幸福,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经过调研发现,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其就业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有效提升其就业力是关键所在。

省属高校是省、市负责管理的高校,地方政府拨款是其主要经费来源,而往往受制于当地经济水平,学校对教学软硬件的投入都十分有限,由此导致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力普遍不高。与此同时,本地生源在省属高校在校生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家乡学习、就业,造成地方就业竞争加剧,致使用人单位更加注重从就业力角度考查应聘者。以陕西省为例,根据《2017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年底全省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338045人,有179054人留陕工作,占比为53%。由此可见,省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力水平关系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省属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力水平,课题组在访谈和预调研的基础上归纳出32项重要就业力因子,并分别设计了针对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的调查问卷,运用李克特5.0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用人单位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力水平需求情况调查问卷”由用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旨在了解用人单位对各项就业力因子的重要性评估以及对大学生实际水平的评价。样本涉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私)营企业五类省属高校毕业生主要流向的单位类型,代表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意见。该问卷共发放300份,收回290份,有效问卷287份,有效回收率为95.7%。“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力水平调查问卷”面向大学生发放,旨在了解毕业生对各项就业力因子重要性的评价及对个人能力具备情况的自评。样本选取西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财经大学、陕西学前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等七所省属院校,涵盖了省属高校的所有类型,该问卷面向理、工、管、文等12大学科门类的700余名毕业班学生发放,学生学历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个层次,收回问卷671份,有效问卷621份,有效回收率为92.5%。然后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梳理归纳出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力现状。

1.大学生对就业力的重视程度低于用人单位的重视程度

大学生对各项就业力项目的重视程度平均分为4.07,用人单位则为4.14。从具体指标看,双方重视内容也有差别,其中打分排名分值差距超过10位的有:个人形象管理(5,28)、鉴别判断能力(21,8)、适应能力(16,4)、自我定位能力(17,29)、表达能力(24,13),括号中前者为学生就业力因子重视程度打分排名,后者为用人单位打分排名。由分析结果可见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而对个人形象管理和自我定位能力这些可以由用人单位统一规划和调配的能力相对弱化。

2.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实际就业力水平的评价低于学生自评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实际就业力水平打分均值为3.33分,学生的自评均分为3.62分,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实际情况并不满意。双方对具体就业力指标实际水平的评价也有较大差距,学生自评排名高于用人单位评价排名差距超过10位的就业力因子为:吃苦耐劳(4,24)、抗压能力(11,25)、情绪管理能力(8,21)、忠诚(2,13)、适应能力(16,26)、应变能力(9,19)、组织协调能力(13,23),括号中前面数字为学生自评得分排名,后面数字为用人单位评价得分排名,可以看出让用人单位最不满意的因子多为个人心理素质和工作态度方面。用人单位评价排名高于毕业生自评排名差距超过10位的就业力因子为:自我推销能力(25,3)、就业信息获取能力(26,5)、计算机应用能力(29,9)、专业理论能力(30,12)、专业应用能力(31,20)、社会资本积累能力(22,11),括号中前面数字为学生自评得分排名,后面数字为用人单位评价得分排名,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自信。上述对比说明学生对自身就业力水平的评价与用人单位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需要继续努力实现自身能力与职业需求之间的匹配。

3.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力现状均不满意

毕业生认为就业力重要程度的均值为4.07,自身具备情况自评均值为3.62,表明毕业生对自身的就业力水平不满意。用人单位认为就业力重要程度均值为4.14,毕业生实际具备情况为3.33,反映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就业力水平也不满意。

提升省属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与方法

1.构建基于就业力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

要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首先应从就业力角度审视当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调整政策框架,将制订政策的目标从“就业率”向“就业力”转变,制订能充分调动政府、省属高校、用人单位的互为补充、协同联动的政策体系[1]。

政府应出台鼓励就业力研究及实践的就业政策,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支持高校特色办学和多元化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鼓励高校开展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教学改革方案,支持开展相关学术研究;要把大学生就业力提升作为评估高校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促进高校提升就业力教育水平。

高校应构建以就业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的主要职能是教学、科研、服务社会[2]。对省属高校而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其重要任务。高校应实现就业力教育的全程化,确保每位学生能够享受学校提供的相关服务,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和资源充分发展自己的就业力。

用人单位应积极参与大学生就业力提升工作。用人单位应加强与政府和高校的合作,一是了解行业发展前景,为高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提供智力支持;二是提供实习实践平台,指派专人对大学生的工作实绩进行点评和指导,及时查漏补缺。三是积极配合政府和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的相关调研,为政府制订相关就业政策、高校开展人才供需预测提供基础信息支持。

2.构建基于就业力培养的系统职业指导体系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足,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缺乏[3]。系统职业指导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大学生以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为导向,深入认知职场环境和社会发展动态,为适应未来职场做好准备工作。

第一,应强化专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培养社会适应性人才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试金石”[4]。高校必须整合校内外资源,将促进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纳入课程体系,增强课程的时代性和实用性。要根据不断出现的新领域、新职业和新需求及时开发新兴课程,促进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

第二,应提高实践教育课程的针对性。针对不同需求的大学生设置不同的实践环节,允许学生多重选择、多种尝试,提高学生的整体就业力。

第三,应优化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文化素质类课程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和人格塑造具有积极作用,对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有极大促进作用。欧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此类课程并在课程设置中占有很大比重,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赋予文化素质类课程50%的学分,而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在10%~20%之间[5],远远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应完善文化素质教育制度,将其全面纳入课堂,并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熏陶。

3.加强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教育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个体承担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责任,用人单位要求从业者具有可迁移技能,能力要求不再单一化,因此应加强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教育,使其在竞争中掌握先机。

首先,加强无边界职业生涯意识培养。通过课堂、讲座、团体辅导等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当下职业世界的变化,引导学生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其次,加强主动性人格培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质疑精神及独到的见解。再次,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培养。通过安排实习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在实际工作氛围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体勤、江岩:《基于就业力的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第7期,第72-74页。

[2]张胜利:《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道”与“行”》,《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第184-186页。

[3]林雪明:《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力的若干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24期,第3-5页。

[4]朱庆峰、孟克、顾坤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探究》,《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10期,第91-94页。

[5]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校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报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