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首批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首批专家库成员,陕西省国培项目培训班授课专家,曾担任初中英语、政治、小学语文、数学、美术等各学科教学工作。现任商洛市镇安县第二小学教学副校长。

时间的长河将26年的教育往事慢慢沉淀,但那些触及心灵深处的感动总在心头荡漾,历历在目……

那些山水,教会我爱己、爱人

1991年,我们这一届师范毕业生被分配到各县最边远的学校,我被分配到商洛地区镇安县庙沟乡中心小学,从家乘车到磨石沟,转两次车,渡过洵河,继续步行7.5千米,才能到学校。学校依山傍水,在两山夹一河的大山深处。

1991年10月底,初上讲台不到两个月的我,遇到学校领导听课。依稀记得,我执教的是三年级的古诗《咏柳》。我和孩子们一起诵读、释义理解、当堂背诵,最后学生吟诵,我现场粉笔作画,在学生的吟诵中以直观的画面酣畅淋漓地展示出来了诗的意境。从那以后,学校的黑板报、标语全部安排给了我,我因此获得很多练笔和展示的机会。

1992年5月,参加工作不到一年,我有幸代表学校参加全县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那天,清楚地记得是5月18日,我早上4点就动身赶往7.5千米山路外的柴坪镇。差不多走了两个小时,天亮了,可一条山沟涌下来的泥石流割断了山路,路外是大洵河,我必须赤脚穿过泥石流。每踩一脚下去,沙砾、石块、树根、杂物都会像针扎一样刺着我的脚掌和小腿,再次提腿脚出来的时候,稀泥糊紧紧抓住了腿脚,我又经受着针扎般的刺疼,就这样一脚脚踩下、提起来,踩下、提起来,一次次钻心的痛!当我艰难地走出泥石流的最后一步,四处张望,寻找可以洗脚的清水,突然间,轰鸣声从背后的山上传来,山体滑坡了,一股可怕的泥石流向我扑来!我迅速转头向前飞奔!

不知道跑了多久,身后安静了,慢慢回头望去,滑坡体从山腰处滑落。稍微慢上几秒,也许滑坡体就会把十九岁的我掩埋在地下!

洗净双脚,静静坐在路边的大石头上,清风拂面,狗尾巴草俏皮地摇摇晃晃地点着头,粉红的、淡紫的山棉花摇曳着婀娜的身姿,摆渡的小船悠悠地在静静的洵河水面往返,那一刻我感觉到活着真好!

同年6月28日,全县复课工作会在柴坪镇中心小学召开,我又一次代表学校的骨干教师参加会议。6月中旬以前似乎没有下过一滴雨,洵河的小木船搁浅了,人们都是赤脚渡河。两岸之间的河口宽近300米,水底是上好的细沙,踩上去,即便身体不移动也可以感觉到腿脚慢慢下陷,所以赤脚过河,要瞅准路子,匀速快步前行。

天刚蒙蒙亮我就赶到了洵河口,乌云压顶,四处望去不见一人,平时过河都是由当地的村民或者男同事拉着我,他们走在上游给我“抗水”,带我按路线走,今天我终于可以一个人过河了!打心底兴奋。

软绵绵的细沙轻抚着脚底,缓缓的河水轻悠悠地流淌,弯腰捧起清凉凉的河水洒起朵朵水花,走着,洒着,上有漂下来的落叶、枯枝,似小船,似蝴蝶,有的静静漂游,有的打着旋儿,碰在腿上痒痒的,左边抓一枚树叶,右边逮一根树枝,水漫过了卷起的裤边,走起来似乎阻力很大,于是加快步伐,朝对岸经常歇脚的大石块走去,走着走着看不见大石块了,水漫过了大腿,索性朝着玉米地靠近,使劲儿拉住一棵硕壮的玉米根爬上了坎子,再找合适的地儿擦脚……

蓦然回头,一片汪洋!“涨水啦!涨水啦!”沿着堤岸有人在呼叫。我还未曾见到过眼前这种暗流涌动,甚至悄无声息的河水暴涨的情形。真想给那棵救命的玉米根磕头!

没有更多的想法,因为我得赶时间开会;下午返程回去,镇上的教育组长特意安排顺路的老师护送我过河。

坐在返程摆渡的小船上,思绪飞向了远方……

打那以后,我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安全,学着爱自己,尝试着去接受每一个村童,无论他们多么调皮捣蛋,因为我慢慢懂得了生命的存在会有很多偶然和意外;我也开始珍惜每一天,每一个时段,写字,画画,找那些有文字的读物阅读,开展“画面作文”教学尝试,从不虚度时光。

那些沟,让我在磨砺中成长

1993年,我被调到了镇安县东部的铁铜沟乡中心小学,地名中还是有个“沟”字,依然是两山夹一河,依山傍水,就连仅仅容得下半边街的境况和庙沟乡都是一模一样,20千米不通班车。我不想离开庙沟乡中心小学,我想把作文教学的体会总结一下,想等镇里的优秀班主任评选结果的通知,想在校园场让孩子们再教我种木耳、嫁接桑苗……不忍心告别的我,悄悄离开了庙沟乡中心小学。

新岗位报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校长申请五年级的班主任,带语文课程等,这样可以延续我的“画面作文”实验。然而,这一年的11月份,我又被调到高峰中学,任教初二英语、美术、体育,初一政治,初三历史(世界史)五门课程,我当时竟然不觉得有压力,而是很欣喜,因为我进中学当老师了!

面对全新的课程和调皮的初中生,我的每一天似乎都是在和一个个教学困惑奋力抗争,希望关注每一个学生,吃透所有教材,上好每一节课。做一个中学好老师,是我那时最大的梦想。除了吃饭睡觉,我几乎时时处处都在阅读教材、备课、上课、批阅作业、模拟考试。

第二年,任教初三,虽然继续执教五门课程,但我似乎找到了感觉,压力减小了很多,于是我报考了函授班。晚自习之后便是自修的时间,深夜孤灯伴读,却不知劳顿,总感觉距离做一个优秀的初中老师的梦想越来越近……年终成绩总评获得全县第四名。

就在我踌躇满志迎接新学期的时候,我被调到张家乡中心小学,而张家乡中心小学实施“聘任制”,我“被聘任”到磨里沟教学点。

——又是一个带着“沟”字的小学!

——一所仅有一个村民代教、18个学生的学校!

那年8月30日,我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去学校报到,不见老师,也不见学生,推开年久失修的仅有半截门板的木门,黄土铺垫的地面依稀可以看见漏雨后坑坑洼洼的湿印痕。潮湿的霉味呛得我咳嗽到直流眼泪,索性大声哭起来!我的中学教师梦,我的小学“画面作文”实验,我的那些曾经朝夕相处的庙沟、铁铜沟的伙伴们,我的同学、朋友,似乎都离我很远很远……

“我需要和学生一起实现我做一个好老师的梦想!”我一遍遍默念。

此刻,是返回5千米路到家,还是前进5千米路到张家乡中心小学,我该如何做?回应我的是阵阵秋风带着丝丝凉意吹得玉米叶子沙沙作响的声音。

不知过了多久,我擦干眼泪,起身向前走,打算到张家乡中心小学和校长沟通,看看是否可以在学生多一点的小学任教。

“白老师,你来我们学校教初一两个班的英语吧!我们正缺一个英语教师,你的情况我知道。”就在我和他们学校的老师们聊天的时候,张家中学的刘校长这样对我说。

我又一次当上了中学老师——专职的英语教师!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聚焦于初中英语教学了。每一节课我都会竭尽全力备好上好,每一项常规检查我都要做到最好,每一个教学问题我都想弄个水落石出,连续两年我带的两个班的成绩在全县获得双“A”,而且是第一、二名,就连县教研员都不敢相信,还亲自打电话确认是否上报任课教师时出现了差错。

这段经历让我懂得,向上的动力,有可能来自于团队支持的力量,也有可能来自于逆境中不气馁的突围与奋进,只要不停止成长,机会总会有。如果给困境中的青年教师哪怕一点点支持,就可能给予了他一个上进的支点、发展的机遇,甚至是一种别样的青春年华。

那些“小老师”,让我崭露头角

就在我想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面有所提升的时候,1997年9月,我被调入永乐镇青槐小学。这是一所村办完全小学,服务于以种植蔬菜维持生计的本村村民子女,全校200多个学生,6个教学班,12个教师,管理者仅校长一人。校舍的一半是村委会办公室,一半是砖土木结构的瓦房。

分工会上,校长安排我当班主任,执教六年级数学、自然、美术、体育等课程,但是我根本不想教数学,希望任教语文的想法始终在我脑际萦绕,最终难以启齿。当一个中学好教师的梦想被眼前的村小现状打破了,心心念念的“画面作文”实验也无法再续,最令人烦恼的是我从小就不喜欢数学。

然而,当我回忆起庙沟小学的可亲的伙伴,想起自己在高峰中学任教五门全新的初中课程而任劳任怨的情形,想起在张家中学创下令人骄傲的成绩,想起在破烂不堪的磨里沟小学的期许——“我需要和学生一起实现我做一个好老师的梦想!”于是我内心豁然开朗,有许多学生,有自己的课堂,有梦想,有健康的生命……不必让更多的欲望羁绊自己的步伐,不如意的工作安排不能成为当下苟且的理由,只要自己不囚禁自己的思想,外在的一切都不可能把你放置在心牢里。

心结打开了,第二天轻装上阵,因为我不喜欢数学,更不会教小学数学,于是我对学生实话实说,并期望他们可以指导我共同学习。孩子们被我的真诚打动了,第一节数学课,他们教会了我小学数学的多步算式“递等式”格式,要用大本子做作业本,要在中间画线分成两栏,小本子作为练习本……

慢慢地我发现学校周边居住的基本上是菜农,他们的文化层次很低,但是,过日子精打细算,特别是在买卖蔬菜时显得很精明,账算得特清,口算能力强,很多人会珠算。孩子们耳濡目染,在数学思维和运算技巧方面很有天分。我根本不会珠算,背不过口诀,就算勉强背几句,用起来也很别扭,这个时候总会有孩子主动帮我,抢着给我指导,或举例、或演示、或手把手地拨珠子,信心十足,耐心有加。因为专业变化带来的焦虑和不适被这些孩儿们的热忱消融了。

我尝试着让个别很能干的精英学生代替我上课,他们当“老师”,我扮演“学生”,和同学们一起听课。每一两课时下来我会检测效果,并且找学生座谈,反馈感受。慢慢地我们走进了一个生强于师、教学成绩位居全镇第一名的特殊教学境况。

2000年8月,全县数学教学研讨会上,作为成绩第一名的我,要给老师介绍经验。我紧张了!一向坦诚的我却不敢暴露自己不会教数学,是优秀学生替我上课的事实,无奈之下,我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主题,把课堂上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案例拼凑成一个发言稿。研讨会上的发言受到一线教师的高度认可,分享中间三次被掌声打断,越是如此我越是心虚!

返回学校以后,我如饥似渴地去学大纲、啃教材,努力了解小学数学教材体系。第二年,我继续任教六年级,在原来让学生替我、帮我教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2001年,通过总结归纳形成了“置换教学模式”,后经整理修订成文稿《置换教学模式初探》,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九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历程,让我从无奈地被动走向无畏地自主创新,沿着自己“孕育”的模式不断探索完善,慢慢形成数学课堂教学风格。

那些串课,让我更加丰盈

尽管每一年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课堂教学游刃有余,但是“画面作文”的模式对我而言,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情愫。于是,我在任教数学、自然、美术等自己分工内的课程的同时,经常替其他语文老师上作文课,漫画作文、命题作文、续写作文等,每一节课都可以享受到学生由紧锁双眉到眉开眼笑写作文的过程,每一节都可以收获不同层次学生作文进步的喜悦。

作文课的教学尝试不能满足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于是我就在二年级进行看图写话主题的探索实践,粉桃盛开、麦苗油绿的春天,我把语文老师和孩子们带进田间地头,以“春到田野”为主题,以“画画,写一段话,唱一首关于春天的歌,吟诵一首关于春天的诗”为主要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集体分享。

甜美、清脆的唱歌声、吟诗声,在山野间飘荡;一幅幅稚拙而生动的田野图画,一段段描写生动的春天田野的文字,汇聚成了他们最有创意的春天。后来,我把这段经历撰写成经验文稿《笔尖下的风采》,这篇文章发表之后,我给自己立下一个规定:有想法就动笔,每年要在省级报刊上发表一篇文章。

美术课,当时在村小是被忽略的薄弱学科或者称之为副科,往往是在课表上有,在课堂上无的科目,但是我坚持用各种本地的素材带领孩子们创作五谷贴画、泥塑、布贴、蛋壳儿贴花、剪纸、彩色喷绘等。最开心的是孩子们协助我完成的手工作品《GE中国结》,在参加“希望工程”第123期教师培训班学习的时候,被培训单位作为礼品赠送给了资助方——美国GE通用电气公司。

为了树立孩子的古诗文诵读意识,我就用毛笔书写古诗文,并且配上手绘的图案,放置在校园内,坚持每周更换一次。我们的每一件拙朴的作品都点染了我的教育生活和孩子们的童年。

我对小学每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充满了好奇,每涉足一个新的课程领域,都渴望探究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作用,也许是基于好奇与挑战,也许是因为有趣,直到今天,串课和写反思已成为我的习惯。

那些支持,让我在潜心育人中收获

2004年,镇安县各小学开始开设英语课。学校没有老师会英语,由于教过初中英语,又有多门学科教学的经历,我责无旁贷成为专职的小学英语教师。当时没有大纲也没有参考,我就反刍串课时候的教学体会,融合教材特点,创新研发出“五环”教学模式。多年以后发现这种模式仍然符合语言的认知规律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全县的教学研讨与赛事活动不多,又因为学校是村完小,有活动也是优先考虑大规模学校和主要学科。直到2009年,我参加了镇安县“教学能手”赛,获得英语学科组的第一名,并且是全县首次把第一名命名为“教学标兵”,这让我这个村小教师得到了莫大的鼓舞,从那时起,我聚焦小学英语教学的反思和学习更多了。

2011年,停赛很多年的省、市级教学能手赛再次启动了,我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商洛市、陕西省的“教学能手”——同年,以独具优势的专业成果条件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是全县小学学段专任教师首批晋升的高级教师之一。这一年,我39岁了!20年的课堂教学历练,20年的教学相长,20年的不舍钻研,让我在收获中体会幸运,在幸运中体验职业的幸福,真的感谢那些孩子、同伴和赛事平台!

作为村小教师,我深知在秦岭深处,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乡村教师获取一个成长的平台有多么不容易,上进中的每一步有多么艰辛。因此,在受聘于各个项目培训、送教下乡、教研组研讨或者连片教研时,抑或和每一个相识或不相识的乡村教师相遇时,我都会尊重对方的专业起点,尽心竭力地给予帮助,更不忘告诉他们:只要心中有梦,在哪里都可以启航!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