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完善质量标准和制度,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目标,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构建了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五纵五横一平台”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建立了自我诊断与改进的“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运行机制,通过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发展能力。

关键词】高职 质量 体系 诊断 改进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诊断与改进探索——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项目编号:XTZY18J02)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A

建立系统化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常态化诊改工作机制是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质量管理由被动的外部监管走向主动自我保证的深刻制度变革。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现代质量文化理念为引领,以诊改制度建设为抓手,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分层实施,逐步形成了常态化、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及运行机制,有效保证了“双一流”高职、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

做好“四个结合”,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系统性、全面性,决定了其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和组织实施的复杂性。学院通过“四个结合”助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从而保证了体系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践性。一是将学习培训与诊改工作过程相结合,为高质量的体系建设和扎实有效的诊改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二是将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相结合,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和运行奠定了理论基础。三是将体系建设与常态化运行相结合,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奠定了实践基础。四是将自我诊改与阶段考核相结合,保证了诊改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精准打造“两个链”,提升诊改能力

1.建设发展目标链,落实质量主体责任

学院以创建陕西省“双一流”和国家优质高职院校为目标,以“十三五”发展规划为统领,制定了院级专项发展规划、部门发展规划、团队发展规划和个人发展规划,形成了四级规划体系。在此基础上,将项目分解成任务,任务落实到个人,提出了每项任务的质量标准和控制点信息要求,从而形成了各层面相互独立又互为支撑的目标任务体系。学院将发展目标任务体系录入西铁院目标任务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平台实现了全院建设目标任务管理全覆盖,保障了自主诊改与绩效考核的常态化。

2.健全发展标准链,提升发展内生动力

(1)完善现行管理制度体系

学院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为目标,从五纵机制和五横层面重新审视现行管理制度体系,立项研究各层面管理制度体系,开展了大规模管理制度废改立工作,通过废除一批制度,修订完善一批制度,补充一批制度,形成了以学院章程为总纲,上级行政部门、管理制度学院基本制度以及部门管理制度组成的三级制度体系。

(2)修订学院部门及岗位工作职责

学院以全员竞聘上岗为契机,成立专家组,系统化设计内控体系,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流程,进一步理清部门职责,将常态化诊断与改进工作纳入部门职责,从制度层面落实质量主体责任,确保了诊改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3)制定各层面建设与发展标准,完善院级标准体系

学院各层面标准体系主要由发展性标准和程度性标准组成。其中,发展性标准主要是规范和引导质量主体发展过程的重要标尺,程度性标准主要是衡量质量主体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学院成立了各层面标准链研发团队,通过学习调研、起草、修订、征求意见、试运行等,制定了各层面建设发展及考核标准,完善了学院标准体系。

建设智能化校园,打造诊改平台

1.统一数据标准,建设共享数据中心

建设共享型大数据中心是开展诊改工作的基础保障,学院依据国家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制定了基础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数据元素、数据结构、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标准等,整合了现有业务系统,开发了数据仓库,消除了信息孤岛,建成了基础数据信息中心,为大数据诊改平台建设打好基础。

2.紧扣诊改需求,开发相关信息管理系统

学院紧扣各层面质量主体诊改信息需求,融入目标、标准体系、实施保障体系及考核评价体系主要指标和关键要素,相继开发了学院目标任务管理系统、专业发展信息管理系统、课程建设与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教师发展信息管理系统、学生发展信息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从信息化管理、信息化资源、信息化数据等实现各层面发展过程信息推送与实时采集、共享与管理。学院可以随时掌控工作任务时间和进度,比较分析工作任务完成质量,形成各业务系统之间信息传递及响应机制,为智能化诊改平台建设奠定了基础。

3.基于大数据分析,建设多功能校本诊改平台

学院基于大数据中心,整合了相关业务系统质量控制点状态数据,建成了具有实时数据监测、预警功能齐备的质量诊断与改进信息管理平台,满足了不同角色质量管理需要和不同层面质量主体诊改需求。

常态化分层推进建设,创建诊改机制

学院紧扣“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运行机制的建设,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全员参与,层级考核,逐步形成各层面常态化诊改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多主体参与全过程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学习培训,分层组织质量主体在做中学、学中做,做实“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机制的各环节工作,保证诊改工作切实有效。二是建立全要素控制实时信息反馈机制。按照新的质量管理要求对重点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将“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机制融入校本工作平台,建立了平台数据展示与预警管理,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全要素质量控制的持续提升。三是建立常态化自主诊改与阶段性分级考核机制。在日常工作中,各层面质量主体对照工作目标与标准,常态化开展自我检查—自我诊断—自我反馈—自我整改。

营造文化氛围,构建文化体系

学院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就是要不断提升质量意识,激发内生动力,最终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参与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文化氛围,以现代质量文化理念为引领,强化质量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制定了质量文化建设规划,构建了由质量物质文化、质量制度文化、质量精神文化和质量行为文化组成的现代质量文化体系。

学院在诊改工作过程中,不断丰富“五纵五横一平台”质量文化内涵,强化质量主体责任,关注诊改工作细节,将质量文化建设融入“五纵五横一平台”体系建设各环节,通过质量文化宣传,开展质量文化研究、学习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管理人员及教辅人员更新质量理念,树立“三全”质量文化观念,将学院特色的质量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提高了学院管理水平、育人质量和创新发展能力。

结 语

总之,向社会提供有质量的职业教育,助力建设质量强国,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职业院校提出的质量要求。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是一项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工作,这就要求每位职业教育工作者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尽职尽责,为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赵景辉:《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诊断与改进研究》,《辽宁高职学报》2016年第11期,第1-3页。

[2]荣莉:《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政策评析》,《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31期,第15-18页。

[3]鲍风雨、苗玲玉:《基于“双闭环控制”的高校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辽宁高职学报》2017年第1期,第4-6页。

[4]壮国桢:《高职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需克服三种心态》,《职教通讯》2017年第4期,第78页。

[5]刘海:《教学诊断与改进:职业院校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18期,第19-23页。

[6]王生根:《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问题和对策》,《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2期,第24-26页。

[7]周俊:《基于质量提升的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26期,第35-38页。

[8]朱永江:《质量文化: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灵魂》,《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第4期,第98-101页。

[9]刘凤存:《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12期,第33-36页。

[10]刘志峰:《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本质、意义和内容》,《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18期,第24-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