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科建设是民办本科高校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建设,本文通过对陕西省8所民办本科高校学科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学科建设要顺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合理规划,建设学科梯队等措施。只有把学科建设好,才能推动民办高校教学、科研事业的不断发展,推动学校教育质量和人才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学科建设 民办高校 内涵式发展

“一流人才从一流学科走出,一流成果从一流学科产生,拥有足够数量的一流学科,才能托起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工作。”[1]学科建设是民办本科高校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对民办高校的发展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民办本科高校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已进入实施本科教育、专业硕士教育的学科建设新阶段。“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2],深刻揭示了学科建设在民办高校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民办本科高校学科建设现状

陕西省民办本科高校的现有学科设置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占全国13个学科门类中的77%。在这10个学科中,包含35个一级学科,71个二级学科。西安培华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京学院、西安思源学院、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这8所民办本科高校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及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设置学科,都非常重视学科建设,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在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查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设置各校的重点发展学科和专业,根据各自办学历史和专业特点,主要集中在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工学和艺术学五大学科。8所民办本科高校有7所开设了经济学、文学、工学和艺术学,学科分布相对集中。学科设置的雷同性从一个侧面揭示了陕西民办高校的现状。近年来这一现象开始改观,一些学校开始增设法学、理学、农学等学科,一级学科多元化态势正在形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办高校办学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对医学、教育学等专业人才需求也日渐旺盛。

民办高校学科建设战略发展分析

学科建设对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专业建设、办学特色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学科建设的研究和推动,对民办高校的结构、质量、特色、效益将产生深刻影响,对推动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学科水平决定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

学科是大学教育的最基本元素,是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实力的集中反映。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着深刻的内涵。学科建设水平是衡量民办高校学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对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增强核心竞争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民办高校由本科层次向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提升,实现了民办高等教育办学层次标志性的突破。民办高校需要结合自身办学历史和现实情况,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对若干个学科积极规划,集中优势,进行建设。同时,根据办学层次的提升,在学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梯队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大调整力度,不断优化学科结构,使学科结构更加合理,形成独有优势和特色。西京学院是全国实施专业硕士教育的5所民办高校之一,它立足陕西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装备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冲破民办高校资金短缺,一般较少开设工科的禁区,确定了以工科为主的办学定位,在一级学科中设置了机械类、仪器类、电气类、自动化类等学科;在二级学科中重点扶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等,该校是全国民办本科高校中少数几所以工科为主的院校之一。

2.学科结构决定民办高校的办学类型

普通高校一般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2000年,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为了补充应用技术教育方面的不足,一批应用技术大学应运而生。学科结构对学校类型具有决定性作用。设置教育学科为主的高校决定了多为师范类高等学校,医学学科为主的高校决定了多为医学类高等学校。高等学校的定位和发展与学科的结构密切相关。

民办高校在学科设置上具有政策导向性优势,比公办高校更具自主性和灵活性,但应当遵循三条原则:适应社会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相应的办学条件和充分的资金来源;遵循国家学科建设要求,结合本校办学优势。西安培华学院于1984年成立,2003年开始实施本科教育,在文学、医学方面办学历史悠久,相应地在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分布上数量最多。在调查的8所民办本科高校中,共有35个一级学科,西安培华学院就有19个,数量最多;在71个二级学科中,西安培华学院有31个,名列第一。显然,办学历史、办学类型对学科结构影响很大。西安翻译学院长期以来在文学学科建设力度最大,仅在语言类二级学科中就多达10个,办学类型对学科的依赖十分明显。8所民办本科高校中几乎都设置有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这与该类学科生源相对稳定且充足、学科建设成本偏低密切相关。在一级学科中,经济与贸易类、外国语言文学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工商管理类都占有明显优势,这与学科建设要适应社会需求密切相关。二级学科中的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环境设计等多数学校都有开设,这与高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密切相关。

民办高校学科建设战略规划重点

民办高校的战略规划应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学科发展推动知识创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强化高素质创造、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民办高校的发展需要打造一批优势学科,提升特色学科,扶持应用学科,才能在高等教育之林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

1.学科建设要顺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民办高校的学科建设必须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着眼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根据未来变化趋势,针对经济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特点和数量变化,及时、超前调整学科建设方向和学科专业结构,拓展学科发展空间,使学校的学科建设与时俱进,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最佳状态。民办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学科,为地方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这是由民办高校的地方属性和民办高校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民办高校如果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和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不仅生存艰难,社会参与度也会降低,这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不断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对民办高校尤为重要。

2.学科建设需要合理规划

民办高校真正步入学科建设这一领域,仅有10年左右,历史短、经验少、水平低,甚至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学科建设。需要在起步阶段做好学科建设规划,合理的学科建设规划要求既要服从民办高校现实状况,又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发展空间,尊重学科内在规律,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民办高校要把中长期发展规划与短期发展计划相结合,一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二要集中本校的人力、财力,重点培育优势学科并加快发展,以便形成竞争优势,带动学校整体工作的推动。

3.学科建设需要学科梯队保障

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是学科建设成败的关键环节。学科梯队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师资队伍建设又构成学科梯队建设的基础。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是学科梯队建设的重中之重。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要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学术视野,善于把握学术前沿,并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带领本学科走在学科建设的前列。为了落实学科建设规划,民办高校必须下工夫解决人才的引进和使用问题,并提供优厚生活待遇、良好工作条件和升迁空间,稳定队伍、培养人才,真正建立民办高校自己的、立足长期工作的学科梯队带头人、子梯队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4.学科建设需要经费和资源保障

民办高校应单列一笔用于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资金,以保证专业实验室、实训室相关设备、科研机构等的建设费用。民办高校在初创时期经费主要投入在广告宣传、招生经费和基础建设方面,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的投入十分薄弱。随着学校本科教育目标的确立,资金流向学科专业建设成为必然的一种趋势,也是建设高质量、有特色、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民办高校的学科建设向多学科、多类别、多专业方向发展,如医学、工学、教育学、法学、农学等。这就必须保证各学科专业所需的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的购置和建设费用。民办高校为了解决资金短缺和设备不足的问题,可以积极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校企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解决设备购置投资大的难题。同时,国家应利用教育经费,加大扶持民办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加大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民办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提高专门用于扶持民办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拨款,多渠道解决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设备、实验设备的添置、更新等资金投入问题。

民办高校学科建设的着力点

学科建设在民办高校还是一个新领域,缺少着力点,需要从多方面向公办高校学习,掌握规律,认真实践,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民办高校学科建设搞好了,对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提升学科结构优化、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培养人才的适应性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1.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科建设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需要与相关学校、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需要通过学术刊物开通校际学术交流,促进国际国内的合作,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民办高校应加大科研力度,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纵向、横向科研课题,努力营造学术研究的大环境,逐步提高科研水平,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民办高校学科专业建设问题。一是要围绕学科方向和专业设置开展科研立项,紧密结合社会、区域经济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关联性,积极研究寻求新的生长点;二是要结合研究成果,依据市场需求信息调整或设置新学科,发挥社会力量在民办高校学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加大学科建设成果转化,打造特色品牌学科。

2.建立人才遴选机制

学科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民办高校最短缺的是优秀人才,是学科带头人。一个好的学科带头人可以引领整个学科朝着更高的目标不断发展创新,可以领导一个专业团队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民办高校要把引进、吸纳学科带头人、骨干科研人员、骨干教师作为重要工作紧抓不懈。一要引进人才,建立基于学科使命的遴选聘用机制。花大力气吸引在该学科领域有所建树,能洞悉学科发展前沿态势,具有扎实科学研究能力,富有创新性的尖端人才。通过与公办高校、军事院校、研究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等共建合作之际,选聘适合本校学科建设的学科带头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二要培养人才,建立民办高校人才有效评价机制和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选择一批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到国外或公办高校学习、进修提高,充分发挥二级学院院长、科室主任、骨干教师的作用。加强校内科研骨干的培育与学科团队的建设,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软环境。同时,要建立淘汰分流机制,从制度层面增强教师的竞争性和紧迫感。三要留住人才。民办高校需要不断改善并优化科研、工作条件,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努力做到用工作留人、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用优越的条件将优秀人才引进来,留下来。

民办高校的学科建设是决定学校办学特色最主要、最突出的因素,也是形成办学特色的核心。因此,抓好学科建设是民办高校办出特色的抓手和着力点,需要倾全校之力而为之。

参考文献:

[1]谢桂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