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武术在几千年的演变发展中,成为了中华儿女的骄傲,成为我们的国粹。武术融合了各家的思想以及不同的地域文化而逐渐发展为多个流派。在文化融合的现代社会,武术文化内涵的传播离不开高校的教育,高校有了武术文化的进入,才能形成特色的高校武术文化。高校对武术文化内涵的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身心的教育锻炼,更有利于武术的进一步推动和发展。通过传播武术文化内涵,不仅加强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还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同时能调节大学生的心理,增进其身心健康,进一步提高其综合能力,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武术内涵 武术教育 民族精神 哲学思想 高校教育

武术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武术文化的概念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由其具体动作形态,动作形态的内在原则,以及支配这种内在原则的三种要素组成。

2.武术文化的特点

(1)武术文化的内涵在千百年前就逐渐形成并开始成熟。孔子的时代是属于哲学家的时代,老子、庄子、墨子等大家的哲学思想,影响社会思潮的方方面面,中国武术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呈现出注重内涵的哲理化趋向。墨家创始人墨翟将墨家思想融入武术当中,使武术有了重人轻己、重义轻身的侠义精神。

(2)武术内涵中所包含的精神、伦理道德、礼仪及哲学等。武术中的礼仪在精神上最注重的是尊师重道,对传授自己技能的人尊称为师父,师父的爱人称为师娘,同门学艺,先入门者叫师兄或师姐,后入门者称为师弟或师妹,与师父同辈的称其为师叔。在行为上是以抱拳礼来表示尊敬,这是武术礼仪的一种表现。武术中的哲学思想,早在古时,武术家们就将剑术上升到哲学层面。《越女论剑》为武学理论名篇,其中讲:“凡手站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

(3)武术有武术的精神,武术精神的首位是武德。其中描述这些精神的词汇有不屈不挠、正气凛然、自强不息等,这些词汇中表现更多的是侠义精神,其中还包括儒家的谦逊好学、伦理精神,道家的修身养性等。

(4)武术可以强身,可以育人,如诗仙李白、唐太宗李世民、乾隆皇帝等都是文武兼修。武可修身,文可修心,但武更可以让人身心得到升华,知道礼仪,懂得伦理,明白道德。武术的练习不仅仅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更多的是学习武术的内涵,在武术中我们可以修身修心,可以了解中国更多的传统、道德、哲学,以及千百年来发展中各种武术智慧的结晶。

武术文化内涵在高校教育培养中的意义

中国作为世界体育强国,武术是我们的国粹,弘扬国粹是我们每个武术人的责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武术以表演的性质进入奥运,这对于武术发展是一个契机,而这个平台仅仅只是让我们了解了武术的攻防含义和武术套路中所展现的力与美的结合,却没有展现武术在千百年发展中所注入的文化内涵,所以挖掘武术的本质及文化内涵,对于武术的发展是催化剂,起到的是必要性的助推作用。

1.在高校开展武术文化内涵教育有利于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弘扬

武术中植入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对学生进行武术文化的教育,就是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并且使青少年具有较强的民族精神意识、素养和品格,使其能更好地继承民族文化、传承并弘扬民族精神。

2.在高校开展武术文化内涵教育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

武术在千百年来的风雨历程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融合了儒家、道家等古代哲学思想,在武术中可以找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武术作为高校重要的体育内容,那么就更应该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3.在高校开展武术文化内涵教育有利于磨炼学生意志

武术有着积极意义的本质,而早期武术被作为军事训练手段,其性质尤为突出。普及练习武术,弘扬中华武术文化内涵,不仅可以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磨炼他们的意志,陶冶他们的情操,还能健全和完善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使青少年除了有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外,还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4.高校对武术文化内涵的教育有助于武术在更大范围的传播和发展

高校聚集了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高素质人才,是文化教育的主阵地。而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个高校成为了一项不可缺少的体育锻炼项目。高校是一个具有更高水准的平台,拥有更高素质人才的地方,是一个交流的窗口。武术作为我国的一个独有的特色项目,成为了高校打开窗口交流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作为中华儿女,在学习武术中的美好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应该义不容辞地将这种文化传承和弘扬。因此高校对学生武术文化的教育培养,更有助于武术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发展。

武术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在高校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中,很少看到武术文化活动,除了武术课程基本的技术教学外,几乎不能看到相关武术文化的活动,这造成更多的高等学子只了解武术部分的文化,却不能更深层地了解武术的武德、精神、哲学等文化内涵。可见,当前的校园武术文化并没有与校园文化真正地融合在一起,而是被孤立了,这使得武术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传播。

1.武术在现今高校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武术普通课程。高校普通武术教学过于单调、呆板和陈旧。虽然武术在今天的国际上声誉很高,但是这种教育方式使得很多学生虽喜欢武术,对武术充满了渴望,却不喜欢上武术课。

(2)高校武术协会。高校的武术协会显得过于孤立,因为缺乏学校的支持和资深教师的支持,主要依靠的是一些技术比较好的学生在传授,使得武术的传播受到限制。

(3)高校武术队。在高校武术队中,很多队员来自于高水平运动员的选拔,有的来自省队,甚至有国家队的退役运动员,他们来到武术队主要是为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比赛,为校争得荣誉,这使得很多普通学生没有加入其中,对武术队望而却步,导致武术队与其他学生无关系,也使得武术文化的传播变得艰难。

2.将武术文化内涵融入大学武术教育培养课程的措施

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把中国武术文化在高校中进行广泛有效的传播,渗入学生的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将有巨大的积极意义。因此,要加速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播,武术项目应该出现在各大小比赛,以及各种形式的表演中。在校园活动中进行推广,需要校领导和教育机构的支持和重视。

校园的武术文化体系包括武术课程、武术协会、武术队。

(1)高等学校的武术课程是武术文化传播的最好途径。因为武术课程在很多高校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虽然很多同学在被迫上这门课程,但是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来传播武术的文化内涵,更好地提高高校学生的兴趣,从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2)武术协会是建立在很多对武术有兴趣的人群自发组成的一支武术爱好者的队伍中的。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借用这个平台来培养协会中武术爱好者的武术文化内涵,从而使协会中的人再到校园中进行宣传,形成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

(3)高校中的武术队起到的是决定性的作用。在武术队中,不乏技术很好的学生,这样在实际的表演中,可以让校园其他同学对武术产生兴趣。武术队可以和武术协会相辅相成,在校外进行多方面交流,一是技术交流,二是武术文化内涵的交流,这样才能使武术文化在高校中更好地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1]郭玉成、李守培:《体育强国视域下的武术发展方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

[2]张峰:《武术发展的文化本质理论审视》,《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

[3]杨玲、葛毕敬、温静:《沧州武术文化内涵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意义》,《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

[4]李永明:《近代以来武术思想的演变历程》,《体育文化导刊》2012年。

[5]邱丕相、马文国:《关于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