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同时,也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因此,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采取线上和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的比重,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且教学效果较好。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 考核评价方式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4年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MOOC模式下高校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SGH14088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当下社会对大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目前,在国内各个高校中,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一新生基本都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办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但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往往是教师教得很卖力,学生学得很无趣。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本校和周边院校的学生进行走访调研发现,目前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普遍存在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课堂教学形式单一、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结果性评价方式挫伤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分层分级教学困难、教师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基于此,笔者从“互联网+”大环境出发,结合学校学生现状,针对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将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引入传统课堂,提出线上学习、线下实践混合的教学实践模式,取得了预期的成效,对解决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有很好的帮助。

“互联网+”模式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1.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分层、分级教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模式,线上教学通过学校的TronClass教学系统实现,线下教学在课堂完成。

(1)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自由安排学习,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有选择地选取不同学习内容进行学习。

线上教学需要教师提前在教学平台上创建课程学习资料。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使用TronClass教学系统作为线上学习平台,教师在TronClass教学平台上发布课程指导资源、学习资源和练习资源。指导资源主要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简介、大纲、授课计划、考核评价等,以帮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基本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习资源主要包括课前阅读材料、教学课件、课程讲义、教学视频、拓展资料等,补充大量课外参考资料,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练习资源主要有讨论、练习及章节小测验,通过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查漏补缺,也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线上教学通过TronClass教学平台很好地实现了导学、督学、自学、辅学和互学的“五学”学习。

(2)线下教学

线下教学主要是指课堂教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每节课一个完整的案例,教师根据任务量的多少将作业分为个人作业或团队作业。例如,在讲图文混排时,学生需要提前在TronClass平台上观看教学视频,学习图形元素的基本操作、格式设置、组合和旋转等,通过简单的练习,掌握图形元素的操作方法和技巧。课堂上,采用案例式教学,学生需要根据课前所掌握的基本操作,设计制作一份宣传海报,并对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讲解。通过线上学习、线下实践混合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从点到线再到面的整体认识,能够对知识综合运用,也能让教师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缓解课时紧张的问题。

2.教学内容设计与实践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西安欧亚学院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32个学时,内容多课时少,各个知识点相对独立,缺乏联系。考虑到学生自身水平的差异及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课程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设计课程时打破了以讲解零散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根据项目教学将所有知识点打散重新进行组合,最终将整个课程内容分为信息素养和商务办公两大模块(见表1)。

表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

信息素养模块侧重计算机学科的前沿性知识,通过该模块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课程内容选择互联网上共享资源课中名师讲授的学科前沿知识,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领略名师风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最新资讯和动态,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商务办公模块侧重对学生Office办公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该模块全部采用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引出知识点。教学案例以学生生活、学习以及未来工作中常用的计算机操作实务为主。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任课教师需要对每个案例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类,以一个基本操作为单位制作教学视频,每个教学视频时长为4至15分钟。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检测学习效果,每个教学视频学习结束后,还应该设计相应的在线测试题,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信息反馈。

3.课程考核评价设计与实践

课程考核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客观、公正、全面的考核方式不仅影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还是检验教学目标达成与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将以往的结果性考核改为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加大过程考核的比重,关注学习者学习过程考核,实现多方评价。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如表2所示,其中,教师主要针对学生的出勤和任务完成情况给出评价,教师提前在TronClass教学平台上创建好任务模块和成绩比例,学生完成任务后,TronClass教学平台自动给出各项成绩;小组互评和学生自评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小组间的互相评价和小组中各成员的表现给出成绩;作业评定是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定标准是作业完成的质量。调整后的课程考核机制由之前的一方评价改为多方评价,从态度、知识、能力多维度对学习者进行评价。教师评定关注的是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小组互评关注的是项目完成的实际效果;学生自评关注的是学习者的团队贡献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表2 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式

教学效果评价分析

1.学生成绩的评价

为了了解基于“互联网+”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效果,笔者选取了四个自然班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将两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班,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另外两个相仿专业的班级作为对照班,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授课。通过对比学生的期末综合考试成绩,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3.7和70.9,优秀率分别为65%和40%。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效果。

2.教学效果的评价

课程结束后,笔者从学生学习行为、学生对混合教学模式的态度和网络平台的满意度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访谈,访谈结果显示,学生比较喜欢用手机或者电脑在网上自主学习,在课后能和教师保持联系,并能及时通过在线平台、QQ或微信等与教师交流,说明学生的学习方式已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更愿意通过自媒体,实现网络自主学习。学生也提出,分层学习任务有助于提高自身计算机应用水平,相比传统课堂,在线学习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有时为了完成某项作业需要将视频反复看。对于网络辅助教学的满意度,学生则认为,网络优势主要是学习时间自由、可以反复看与听,可以共享名校师资资源,师生互动更加便捷,不担心说错话或是问题很幼稚,自主性强,视频教学记忆深刻、有趣、不枯燥;劣势主要是教学视频时间太长、问题回复不及时、校园网网速慢,没有电脑的同学学习不方便等。

结 语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等用好优质数字资源。因此,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学的个性化和学习的自主化成为必然趋势。构建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机制三个方面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为解决目前计算机教学过程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从教学实践来看,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师而言,除了机遇还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它不仅要求教师对课程有更加深入、完整、细致的认识,还要求教师有比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用更丰富、更灵活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孔德宇:《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MOOC课程模式研究》,学位论文,河南师范大学,2015。

[2]柴晓运、徐永安:《基于MOOC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心理、行为与文化”课程为例》,《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年第11期。

[3]李颖、崇美英:《基于MOOC环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初探》,《科技视界》2015年。

[4]王玲、王杨、郑津:《创新地方高校MOOC 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南石油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混合式教学改革为例》,《中国大学教学》2016年第12期。

[5]黄震、徐涛:《基于MO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践》,《计算机时代》2016年第2期。

[6]战德臣:《“大学计算机”MOOC+SPOCs+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改革实施计划》,《计算机教育》2016年第1期。

[7]呼广顺、张小虎:《基于“翻转课堂”共享网络视频公开课的设计实践——以“大学精品视频课导学”通识课程为例》,《无线互联科技》201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