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成果让每个华夏子孙都为之骄傲,诗歌作为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更是拥有它独特的魅力。经典古诗文最大的特点是“言简而意赅”,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也并不是教师能轻松驾驭的,讲少了,知识点挖掘不深,学生理解不透;讲多了,又成了“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路子,出现了经典古诗在今天的小学课堂上发挥不出其效果和优势的遗憾。“古诗到底该怎样教”成了众多教育同仁探究的新问题,结合长期的教改实践,我对古诗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摸索,觉得更新教学观念,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是教好古诗的关键。

在以往的古诗课堂上,通常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还要求学生背下来,一首诗教完了,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了译文和诗句,其实古诗教学完全可以生动起来,因为古诗本身就有一种内在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将讲解和启发有机结合起来,诱发学生对诗文产生美的想象,去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自然美、生活美、形象美、情感美、艺术美,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渴望。以《小池》一诗为例,我是这样安排课堂结构的。

一、由图及文,感知美

《小池》是一首描写初夏荷塘美景的七言绝句,整首诗本身就是一幅色彩鲜艳、生动逼真的图画,所以在讲课前我首先打出了投影,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住了,这时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配上优美、柔和的小提琴曲,和着音乐用自己的话简单解说了画面——“初夏的小池塘里,泉水静静地、细细地、轻轻地流淌……”这样,学生很快就被带入了诗的意境,被这种视觉上和听觉上的美深深地打动了、陶醉了,这时我及时引导:“同学们,这么美的景色在画家笔下是这样的,你们知道在诗人的笔下小池是什么样的吗?”这样就自然将学生的思路从图转到文。

二、深入理解,欣赏美

在理解诗句,体会诗情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推敲诗句,欣赏语言美。《小池》的第一句“泉眼无声惜细流”中的一个“惜”字,赋予了泉眼人的感情,准确恰当,生动传神。因为诗句比较简单,所以整首诗的学习就以自读自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和教师点拨提高为主。

三、入境想象,拓展美

如果说理解、体会能够再现形象美的话,那么想象就可以拓展和创造意境美,古诗正是因为充满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才常给我们美好的享受。有一位文学家说过:“想象是诗歌的灵魂。”所以在学完诗后,我常带学生扬起想象的风帆,去开拓最美的意境。

然而小学生毕竟受知识、阅历的局限,要他们展开大胆的、合理的想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我要求学生以“假如你就是诗人,当你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后将会怎样抒发感情”的假设进入意境,这样学生就可以打开想象的翅膀,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我请了两位同学上台说,给他们配上音乐,让其他同学闭上眼睛随他们去美丽的小池看一看,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一位同学仅通过“树阴照水爱晴柔”一句就想到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灿烂的阳光照耀在池塘里的时候,树阴映照在水面上,好像也十分喜爱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就像一只漂亮的孔雀在水里看到了自己美丽的影子而久久舍不得离开一样”。这些美妙的想象已经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看到学生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进步这么快,我都会为之欢呼雀跃了。

四、引导“美读”,抒发美

想象过后,回过头来再看古诗,这时不用老师讲学生们就已经知道了这首诗应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稍稍指导了一下诗的节奏,同学们就已俨然成了一位掩卷低吟的小诗人了。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小练笔,将小池的美景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到这里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而且整堂课没有生硬的说教,也没有深奥的道理分析,只是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到了诗中所描写的特定环境中,让他们身临其境去体会、感受、感悟,从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全面提高素质,也打破了一些人“诗不好教,就短短几句讲也讲不出什么东西来”的看法。

总之,在教学古诗的过程中,我一直不断地尝试这样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通过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事半功倍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仅是我对古诗教学粗浅的认识,我想同仁们一定会继续让我们民族的瑰宝——经典古诗文焕发出新的光彩,让我们的学生都沉浸在美的情境里。

作者单位 陕西省府谷县明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