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共青团员数量已经超过大学生总量的90%,共青团员对其身份的充分认同,是发挥组织先进性的必要条件,是推进高校育人工程的重要力量。然而,共青团员身份认知不足和失调、认同日益淡化、价值观偏移等问题也日渐凸显,给高校团建和育人工作带来了阻力。为此,在调查访谈、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从加深认知认同、激发情感认同、增强价值认同和锤炼行为认同四个方面,初步探索了构建高校共青团员身份认同的具体路径,以期为推进高校共青团建设,加快高校育人步伐提供思路。

关键词】高校 共青团员 认同教育 路径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团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有力的助手和后备军。高校作为共青团员的集中地,共青团的建设质量已然成为衡量高校育人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强化大学生共青团员的身份认同,明确其身份及该身份所承载的责任与义务,是高校加强共青团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校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的重要一环。

高校共青团员身份认同缺失的表现

1.高校共青团员身份认知不足

虽然我国高校共青团员基数较大,但从整体看,团员对团组织、自身责任和义务缺乏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员对组织和自身责任的理解,导致高校共青团员认同感不强。调查发现,目前共青团员对团组织相关内容一知半解,对最基本的入团誓词、团歌、团的章程和规章制度,以及其中所规定团员的责任都是一知半解,含糊不清。当被问及“共青团员在不担任团组织相关职务的前提下,多少岁时自动退团?”67.55%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其中,一半受访者认为自动退团年龄在25周岁左右。对“未满28周岁的大学生党员是否具有共青团员身份”这个问题,仅有18.88%的受访者做出准确的回答。对“身为共青团员,您了解团员的责任吗?”77.42%的受访者的回答惊人相似:“开团会,交团费!”可见,高校共青团员对其身份认知严重不足。

2.高校共青团员身份认同日趋淡化

通过调查访谈发现,当前高校共青团员对其身份荣誉感和自豪感正逐渐弱化。如“您是否赞同共青团员是先进青年身份的象征?”48.33%受访者持赞成态度,51.67%则含糊其词,“身为共青团员,您是否认同自己的身份并为其感到自豪?”48.90%的受访者回答“是,经常感到自豪”,9.86%的受访者表示“还好,偶尔会感到自豪”,41.24%的受访者回答“否,没感觉”。综上表明,作为共青团员,其对组织和身份的情感认同多有偏离,大学生如果失去了情感的归属和支撑,就会陷入“信仰缺失,精神缺钙”的境地,不利于其全面发展。

3.高校共青团员价值观逐渐偏移

作为党的有力助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后备军,共青团员是先进青年的代表。同时,大学时期的共青团员正值价值观日趋成熟的关键期,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同文化传播的刺激,极易造成共青团员价值观的偏移,进而影响共青团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高校共青团员身份认同缺失的原因分析

1.共青团员数量泛化,弱化了团员的身份尊严

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坚强的后备军,应该在吸纳人才方面保持警觉,注重筛选。过去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共青团建设因过分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质量要求,入团门槛低,共青团员的身份简单易得,尽管吸引了大量青年的涌入,但并不意味着共青团力量的壮大。一方面,共青团员数量的增大,导致队伍层次良莠不齐,不利于维持和提高共青团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共青团员数量的泛化,降低了其身份的特殊性。

2.组织管理不到位,削弱了团员的身份认同

任何组织的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制度管理,管理效果的好坏和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组织的发展前途,进而对组织成员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当前,从管理投入看,高校对共青团建设重视力度稍显不足。第一,共青团教育培训投入不充足。高校共青团员年龄大都介于14~28岁之间,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容易受外在因素影响和诱惑,加强对共青团员的教育培训就愈显重要,然而高校基层团支部在教育培训方面的投入甚少,不利于共青团员深化认识,增进认同。第二,高校团委对团支部监管力度不够。高校团委是各基层团支部的核心,统领基层团支部的建设和发展。然而,很多高校团委对基层团支部多采取“放羊式”管理,给予基层团支部充分的自主权,不干预基层团支部建设,甚至任凭其“自生自灭”。监督管理的缺失,导致基层团支部建设流于形式,削弱了共青团员的身份认同。

3.程序规范和保障不力,减弱了团员的归属感

近年来,共青团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在规范程序、完善制度方面取得的成绩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从程序执行和制度保障的效果来看,共青团的发展之路还很长。首先,制度章程缺乏强制力。作为群众性组织,共青团只能依靠组织内部的章程明确、规范程序和团员的责任与义务,缺乏强制力保障,难以让团员信服而缺乏归属感,使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其次,制度落实和执行略显疲软。当下,共青团发展过程中的执行力度令人堪忧,在基层团组织的实际工作中,很多团干部囿于先前的工作思维,表面上把制度规范作为工作的“蓝本”,实际上钻制度漏洞,简化程序,导致制度落实和执行不力,使团组织建设流于形式,缺乏吸引力。最后,奖惩问责不对称。目前,共青团建设愈发重视榜样的树立和表彰,奖励制度更加完善,但对共青团员的责惩却没有形成明确的标准,造成奖励和责惩不对称的局面。表彰奖励与责惩,都具有典型示范的作用,只有奖励没有责惩会使团员忽视制度和规则的作用,视章程规范如无物,导致团员与组织情感疏离,减弱了其归属感。

4.内容和形式单调,缺乏身份感召力

当前,高校共青团建设在内容和形式上略显单调,影响了共青团员的身份认同。首先,共青团的性质和存在目的,决定了共青团意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当下很多高校对共青团员的培养内容仍然专注于“给他们什么”,而忽略了共青团员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需要,使得团员“谈团组织会议色变”,削弱了共青团员对团组织的归属感。其次,培养内容的单一导致共青团建设呈现形式的单一。针对“你们的团组织活动会采用哪些形式”这个问题,95.20%的受访者提到学习共青团的相关文件,51.67%的受访者提到听讲座、听报告,44.63%的受访者提到了参加志愿服务,这些形式都趋向于单向灌输,较难引起团员主动思考和讨论,不仅不利于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还降低了其身份感召力。

构建高校共青团员身份认同的路径

1.加强教育宣传,加深共青团员的理论认同

教育和宣传是增强共青团员认知的主要方式,加强教育宣传,加深团员对团的认识,进一步推动团员对共青团的认知入眼、入脑、入心。一方面,重视和更新教育内容,加强基础理论的宣传。共青团的发展史详细记录了共青团建立、发展、成熟的各个阶段,立足于团建历史,能够较为全面还原共青团建设的各个阶段,对认知共青团,提高共青团员的归属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把最新、最前沿的共青团建设实践经验介绍给共青团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发言,加深团员对共青团的认识,继而增强其对身份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丰富教育形式,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积极利用先进事迹进行宣传,能够产生无形的教育力量,有利于促进团员对共青团形成深刻认知。

2.转变培养观念,激发共青团员的情感认同

培养和激发共青团员对团组织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是促进共青团员身份认同的催化剂。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受访者对共青团传统灌输式建设方法多有意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员对团组织的感情。因此,转变培养观念,激发团员对团组织的情感认同,是加强团员对其身份认同的关键。团员作为团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团组织应当不断转变培养观念,强化团员的主人翁意识,让团员由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将团员从“需要接受教育和管理”的人逐渐引导成“主动接受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人,鼓励团员主动创造,自觉建设,激发其与团组织共荣辱的归属感。同时,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真正关注团员需求,切实为团员发展做实事,谋福利,多开展促进团员与团组织情感交流的活动,进而增进共青团员的归属感,激发其对团组织的情感认同。

3.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共青团员的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是建构身份认同的内驱力。要树立共青团员的理想信念,团建工作者就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一方面,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第一课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理论灌输的方式对共青团员产生影响,既有利于帮助共青团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提高了共青团员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注重应用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校团建工作者要注重社会实践的作用,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用革命先辈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英雄事迹震撼、感染和启示共青团员,以榜样的力量坚定共青团员的信仰。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共青团员对自身的价值认同,对共青团员身份认同至关重要。

4.完善制度建设,锤炼共青团员的行为认同

首先,完善发展推优制度。完善发展推优制度,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规范共青团员发展程序。团委应该本着对团组织负责的态度,严格控制共青团员发展比例,注重团员发展质量,从学习、生活、思想各个方面综合考察学生的素质。第二,规范共青团员推优程序。在共青团推优过程中,团委要完善个人申请、教师审核、投票选举和公示等环节,保证推优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公正,以增强团员在组织中的获得感和对团组织的信任感。其次,完善监督问责制度。高校共青团建设内容繁杂,团支部数量较大,导致团委对各基层团支部的管理比较松散,团建设工作流于形式,效果不佳。面对这样的困境,团委要在丰富和细化资料审查的前提下,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由团委工作人员组织师生成立一支监督队伍,监督和考核基层团支部的工作,完善奖惩细则,以提升团建的效果。最后,完善共青团干部培训制度。共青团干部是共青团员的轴心,共青团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着共青团员的价值取向,有了先锋带头作用的影响,团员的身份认同感也会相应增强。

参考文献:

[1]李强:《增强团员身份认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资源开发》2015年第24期,第88-89页。

[2]朴丽娟:《大学生共青团团员意识教育研究》,学位论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

[3]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心理研究》2012年第1期,第21-27页。

[4]李丁、唐承祚:《精英团结与政治审查:大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的实证研究》,《开放时代》2016年第3期,第158-175页。

[5]杜亚辉:《当前大学生的党、团身份认同状况述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8期,第50-51页。

[6]陶剑飞、周德海:《大学生党员身份认同感现状调查及对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年第5期,第27-28页。

[7]张建岗、苏雷、罗嘉文:《大学生党员身份建构研究》,《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第134-135页。

[8]李景玉:《大学生党员身份认同现状与身份建构路径研究》,《改革与开放》2015年第3期,第111-1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