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2018年,渭南市临渭区聚焦民生热点,回应群众期盼,在严控择校、增加学位、均衡师资等方面再发力,有效缓解了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据悉,“大班额”有两类:一类是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另外一种是56人以上的“大班额”。渭南城区中小学有“超大班额”153个、“大班额”305个。为落实李克强总理指示的“抓紧消除城镇大班额”的相关精神,临渭区将2018年定为消除大班额“攻坚之年”,强力破解这一难题。

把“就近入学、划片招生”办法作为根本之策。严格按照“户籍登记为主、住房登记为辅、就业经营补充”原则,根据学校布点,对存在“大班额”学校适当缩小学区范围,对新建学校适当扩大学区范围;要求存在“大班额”的学校不得转入学生,严格控制择校,规范学区适龄学生入学,从源头上避免了新的“大班额”产生。

把增加学位作为关键之举。加大财政投资力度,新建渭河小学、人和小学、滨河小学,迁建了沋西小学、育红初中、杜桥中学,改扩建了北塘小学、盈田小学、育红小学、贠张小学、韩马小学和前进路初中、南京路初中、华山路学校和自立中学。通过新建、迁建、改扩建,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共增加学位14130个。同时,积极创新思路方法,利用3P项目迁建了西安路小学和瑞泉中学,共新增学位6480个。依托老城区改造项目,投资4.5亿元,用于滨河小学、渭河中学两所公办学校拆建工作;通过资产置换,在瑞泉中学老校区引进并设立“渭南市西安交通大学康桥初级中学”,为渭南群众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促进校际间均衡发展作为长期抓手。先后组建了28个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43个省级教学能手工作室、15个校园长及主任工作室、98个导师工作室和7个班主任工作室,探索并坚持“强校加弱校”“结对帮扶”“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等学区制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强化师资补充及培训力度,推动教师合理流动,促进城乡学校在办学理念、教育管理、教研教改、教师成长等方面,实现规范、均衡、特色、优质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好上学”“上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