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对学生成才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融,信息网络普及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基于此,下文主要结合工作经验,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成长成才进行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课题(SGH17444)阶段性成果。

人才培养对于高校教育而言至关重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发展。随着我国新时期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文明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当前,如何开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师群体广泛热议的话题。

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关系

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风向标,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三观”的黄金期,在此阶段,大学生确立的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其未来发展,影响学生的文化认知与思维判断。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义务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指导,借助开展思想文化教育、构建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等,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1]。

2.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驱动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大学生成才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又需要专业教师队伍用理论指导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在大学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立足于学生成才需求,分析学生的行为特点、思想变化,依照人才培养方向设计针对性的培训计划;要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选定人物典型并授予其学习殊荣,以激励学生;要教育学生明辨是非,促使其健康全面成长。

3.大学生成才过程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育人机制

高校大学生成才教育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驱动力[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思想文化内涵的形成情况。同时,大学生在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会不断创新,对创新教育提供了诸多启发,也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提供了参考素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成才面临的挑战

1.政治因素方面

基于新时期发展背景,我国经济发展势头正猛,多种文化交融,经济关系变得错综复杂,社会大众越来越渴求多元文化。同时,在实际发展中,一些陈旧的、不符合教育发展的思想意识逐渐被剔除,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现象也愈发显著。社会发展环境越来越复杂,给高校育人工作带来巨大影响,既牵连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影响学生正确“三观”的构建[3]。

2.文化冲击方面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育环境相对较为封闭,大学生很少有与外界接触与交流的机会,而随着网络的普及,新媒体被广泛应用至学校教育,大学不再是封闭的“孤岛”。据现有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最少有3个小时,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5个小时,甚至有百分之六的学生每天玩手机的时间超过了12个小时。尤其是微博、知乎、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出现,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了“低头族”,沉浸在网络中。从课堂表现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持有冷漠及抵触的态度,甚至怀疑一些人物事迹的真实性,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3.教育对象的变化

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出现许多变化,给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学困生数量增加。由于高校不断扩大招生,学生间的学习差距越拉越大,若不能彻底解决此问题,将很难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其二,班级贫困生数量增加。高校每年的贫困生补助资金是有限的,不能照顾到所有家庭条件差的学生。部分学生迫于生活费紧张,选择利用课余时间兼职,致使课堂学习精神不佳,成绩一度下滑。其三,心理问题学生数量不断增加[4]。最近几年,由于家庭教育、专业发展压力、抗压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患上心理障碍疾病。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成才

1.重视实践训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基于素质教育改革背景,加强学生核心素养教育,需要借助正确“三观”的引领。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执行者,应坚定教育信念,不断深化思想教育程度,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了实现既定教育目标,教师需以社会实践活动为突破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实践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多体验机会。同时,教师应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并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此外,高校方面还需从营造良好教育环境这一点入手,为学生讲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活动中合理渗透核心价值观内容,促使学生自主反思学习行为,陶冶人文情怀,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做好督导工作,引导学生践行核心素养,与学生组建友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思想文化的发展[5]。

2.构建高素质专业强的教育队伍

现阶段,高校辅导员懈怠学生管理工作的现象愈发严重,甚至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高校方面要注重对辅导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使其真正认同工作岗位。以现有辅导员为基础,构建一支教育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师资队伍,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高校辅导员除了要依照大学生成才教育目标广泛学习教育方法与职业技能之外,还应自主学习心理学等其他专业知识,以提升服务能力。高校方面则要为此投入一定资金,在政策、机会、职称评定上提供一定的激励方案,将此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构建校园文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一方面,建设良好班风学风。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单位,不仅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还直接关系到校园文化的构建。教师要从构建良好班风学风入手,不断提升班级凝聚力。著名教育学家孙端提出,凝聚力是群体对同一环境下个体成员造成的影响,造成的影响愈大,那么班集体的凝聚力便越强,个体便更加认同群体。基于此,教师在构建优良班风过程中,要精心挑选班干部,以文化的力量引领学生,切实增加学生间的凝聚力,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化认同感,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基础。

另一方面,充分彰显制度文化的约束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依托制度环境的帮助。“大学生行为准则”能对学生日常学习行为进行约束,为了使学生更加理解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高校可以在学生入学时,开展一次制度宣誓活动,引导学生提取核心信息,并在制度的管制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校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方向制订管理体系,此类管理体系除了要展现社会发展对素质人才的道德品质要求,还要展现不同主体间的道德取向,为学生构建优质的成长环境。同时,在落实管理机制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学生的个人权益,为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注重人文关怀。

4.善用新技术,满足成才需求

信息技术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师要巧用新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一方面,转换教育指导形式,由最初的语言讲授转向师生互动型教育指导;另一方面,转换教育指导思想,定期开展网络授课活动,为学生介绍最新的政策文化,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依据学生现存问题制订解决方案,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

结 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时期教育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完成好教育任务,必须要认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的关系,自主创新教育方案,巧用多种新技术,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使其在实践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参考文献:

[1]高歌:《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特点分析——评〈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成长成才规律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15年第9期,第134页。

[2]廖敏:《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以高职院校为例》,《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第9期,第30页。

[3]李斌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程研究的拓新之作——评〈大学生成才导航工程论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14期,第96页。

[4]牛杰:《从“4A”论看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成才之路》,《宿州学院学报》2017年第24卷第3期,第39-40、50页。

[5]周洪芳、王秀彦、邱晓飞、赵曙东:《开展“成长、成才、成功”主题教育 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第404-4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