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创新是高职教育工作的重点。下文以推动高职教育发展为前提,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这一话题,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并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创新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机制 学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德育建设协同机制研究”(课题编号:SGH17V037)阶段性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创新工作具备特殊价值。该项工作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机构性、协同性的物质需求,也是培养复合型素质人才的发展要求。然而,从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如何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创新已经成为教师广泛热议的话题。

协同机制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协同理论又称为“协同学”,是基于多学科研究基础上慢慢推演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作为系统学科的关键分支,此学科的提出者是斯图加特大学教授哈肯。他于1971年首次提出了“协同”这一理论,并为此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文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工作,从本质上分析是基于高职教育框架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对象,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媒介,开展专业课程、制度管理与文化构建等工作,研究教育实践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独有价值,并从多个细节入手丰富教育资源,优化管理框架,从而制订专业化、秩序化兼备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1]。简单地说,是高职教育多个部门与教职工齐心协力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以实现教书育人的工作目标。

协同创新机制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满足工作的多端性

站在教育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的视角解读思想教育工作发现,高职教育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备多变性特点,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其一,是实现学习认知、认可与接纳、迁移内化等目标的现实所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动受制于学生“知、情、意、行”的心理变化,学生在接受教育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专业研究的独有魅力,从而增强学习情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并将其延伸到实际生活。其二,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限制。应考虑到学生处于教室、校园、社会的教育环境,三者具备不可分割的关系,相互制约,共同发展。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是一种相对开放且独立的工作[2],因此,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管理者应依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计划与教育内容,不断扩大教育范围。

2.实现工作完整性

通过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得知,道德教育并不等同于道德学习,两者存在许多区分。教师在讲解思想政治知识后,学生是无法立刻将其内化成自身文化品质的。只有在实践中认知其本质,才能构建良好的道德品质,并长久保持下去。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应转换工作思想,协同多种资源,构建利于学生内化道德文化养成品质的教育环境。

3.发挥协同作用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中独立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很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优化或成效高效化的目标。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基于专业理论的指导,协同学生管理部门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共同构建优质的校园文化,定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连同国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统一。此外,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科教育还呈现交叉性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犹如纽带,若是不能开展好协同工作,将很难实现预设的工作目标。

4.培养复合型人才需求

长时间以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仅意识到理论课的教育价值,而学生管理部门仅询问了相关工作的开展进度,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没能发挥出原有效力。为培养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有必要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创新意识、竞争能力、协作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等进行检测,针对存在的不足开展思想教育。总而言之,高职教育工作者需要凝聚共识,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设计工作方案,以保证工作开展的效果[3]。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全面的认知。高职院校内思政教师、管理层、企业管理者统称为教育工作的主体对象,考虑到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即“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生大多数学习时间都是在企业中度过的。因此,对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而言,不应局限于校园这一场所,也应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企业[4]。但是目前,一些企业没能意识到这一点,而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的责任,不在自己的业务范畴中。同时,还有少数教师认为协同创新是指“产学研”这一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联系不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被忽视。在此类教师的眼中,思政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有悖于协同创新的要求。

协同机制创新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构建创新理念

高职院校方面需要及时摒除传统教育思想中不合理的内容,杜绝个人作战现象,而要协同多方教育主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优化教育方案。高职院校需转换工作思想,加强监管力度,热切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进度,积极宣传“协作发展”“协同创新”的工作价值,促使教育工作者形成大协作意识,规避部门间互不联系的情况,从教育方案的制订、教育环境的营建、教育实践等方面入手,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创新的工作方向[5]。

2.落实“一体化育人”模式

首先,构建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者、行政主管部门、党委三位一体的管理框架,开设专项管理小组,落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制度规范为理论依据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其次,要求校园内共青团干部联合思政教师与辅导员取得联系,共同商议工作计划,构建一支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在实际工作中,从转换思想认知这一角度入手,以构建“大联动机”为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指导管理能力。再次,想尽一切办法争取企业方面的支持,借助外界的教育力量,纠正学生错误的学习思想。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表现调整工作计划,不断优化思政教育格局。最后,邀请教育专家到校分享工作经验,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构建学校与家庭的双向沟通机制,发挥家庭的教育能力。

3.构建“多角度育人”工作观

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学工作者教书育人的工作职能,提高他们对于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结合专业课教师,真正做到同频共振。另一方面,重视学生艺术潜能的挖掘,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才能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构建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校园的一分子。在开展思政工作期间,院校领导需要适当放权给学生会与社团组织,广泛吸收优秀人才,成立班级内部的管理小组,竞争入党机会[6]。从实践效果来看,成立班级内党支部激发了学生的工作潜能,为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培养了优秀的党员干部。

4.构建系统化思政管理方式

其一,以当前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为基础,制订统一化的管理机制。在实际工作中,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梳理工作的先后顺序。其二,将事先制订的工作计划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定期开展全校性的思政工作会议,跟进相关工作的开展进度。同时,挖掘教育部门的工作潜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基础,连同教育任务一并实施下去。其三,全面构建舆情监管体系,营建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高职院校领导应提高对信息监管工作的重视,科学管理校园文化。

结 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创新工作,教育工作者需基于协同与认知学理论的指导,构建多种管理机制,保证所有教育工作有据可循。要在实际工作中,洞察学生的情感变化,牢牢把握思政工作的核心,发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制订针对性解决方案,不断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任媛媛、张昶、王少宾:《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例》,《文教资料》2017年第18期,第153-154、172页。

[2]杨清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研究》,《现代职业教育》2017年第16期,第128-129页。

[3]姚远:《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研究》,《考试周刊》2017年第46期,第96页。

[4]张欢欢:《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考试周刊》2017年第44期,第95、107页。

[5]潘宇:《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新校园》(上旬)2017年第1期,第30-31页。

[6]冀晓东:《高职院校廉政文化进校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时代教育》2017年第8期,第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