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课堂练习是较为重要的构成内容,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对此教师必须要对课堂练习进行系统分析,合理设置,通过对重难点知识的系统学习,将练习与课堂知识进行系统融合,进而提升课堂练习的有效性,从根本上凸显练习的价值与作用。

一、灵活运用等效法

等效法也就是替代法,在教学过程中就是将一些较为复杂的物理问题以及过程用等效的、简单的物理问题和过程代替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物理知识的梳理分析,通过等效概念的融合,让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知识的迁移,提升教学质量。例如,一块均匀半圆薄片电阻合金片P,按照图1的甲方式将其连接在A、B之间,通过测量了解其电阻为R,然后再按照图1的乙方式将其连接在C、D之间,这个时候P的电阻数值为多少?

图1

通过等效法对其进行解析处理,分析了解到虽然在本题中无法通过电阻定律直接计算电阻,但是可以通过等效转换的方式获得电阻数值。可以将甲图的连接方式作为电阻,其为R′的两个同等的电阻并联;通过对乙图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电阻是R′的两个同等的电阻进行串联。对此,在C、D两点之间的总电阻则[RCD]=2R'=4R。而通过等效法对问题进行简化梳理,进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整体法与隔离法

例如,在水平桌面上放置A、B两个物体,如图2所示,[MA]=1kg,[MB]=2kg,且两者之间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线对其进行连接,细线的质量可以忽略,而在A、B中,其水平向左的拉力[F1]=10N,水平向右的拉力[F2]=40N,分析A、B间细线的拉力数值。

图2

在解题过程中,通过整体法与隔离法对其进行分析,因为细线不可伸长,对此A、B两者有着共同的加速度,而物体A在受到细线的向右拉力F以及[F1]的拉力作用影响之下,就会获得[F]-[F1]=[MAa],因此获得F=[F1]+[MAa]=10+1×10=20N。

三、极端假设分析法的有效运用

在一般状况之下,因为物理现象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变化过程也相对较为复杂,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对其进行精准判断。而应用极端假设分析法可以在极端状态下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就会将问题进行有效梳理。例如,将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和b,并且将其跨在两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细杆上,质量为3m的a球放置在地面上,将质量为m的b球在水平位置静止释放,而在a球的地面压力数值为零的时候,b球正好摆到最低点。那么会得出什么结论?通过极端方式对其进行分析,在小球开始的时候其重力向下,其速度则为零,则可以了解到此时重力功率数值为零。而在小球在最低点的时候,其速度水平,重力向下,则意味着其重力功率数值也为零,而就会获得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其重力功率变化规律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

图3

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到,应用极端假设分析法解题是一项较为特殊的解题模式,可以通过问题在变化过程中的瞬时特征对其进行分析,探究解答物理量是如何变化的问题,通过极端假设分析法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过程中,必须要具有一定的逆向思维。在实践中并不是任何题目都可以应用极端假设分析法的,对此需要综合特定的条件以及内容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合理的夸张以及假设,这样才可以提升解题效率。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进行练习设置,必须要以课程教学为基础,强化基础知识以及技能训练,综合实际状况以及内容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合理设置,才能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