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音乐艺术范畴中,声乐艺术是唯一一种直接结合并应用语言和音乐的产物,而语言是歌唱的基础,在歌唱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歌唱者的评价标准是纯正的语音、清晰的吐字、明亮的声音、圆润的声腔等,这也是声乐学习者不断追求且努力实现的目标。然而,声乐教学中,学生在吐字方面普遍存在一些显著问题,文章针对这一现象,从声乐教学的具体实践出发,探讨提高吐字技巧的方法。

【关键词】声乐教学 吐字技巧 提高

基金项目:2017年陕西省教育厅项目“从音乐创作视角看陕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以镇巴民歌为例”,编号:16JK1111。

声乐中吐字的重要地位

我国早在明代时期,声乐家就记载了有关吐字的训练,并系统论述声乐的唱法和规律。这部分研究文献反映出古人重视吐字训练的程度,不同声乐家基于不同角度论证了歌曲演唱中的吐字训练,并严格规范了歌曲演唱中的相关行为,定义了声乐演唱中吐字的审美标准。

古人如此重视吐字,现代音乐院校也要在声乐教学中系统规范地开展吐字训练,这对今后学生演唱歌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对吐字技巧准确把握,教师应当结合汉语的语音结构,在声乐教学中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吐字技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进而在歌唱时可以更加完美地表现独特的声乐艺术形式。

汉语语音特点

1.掌握汉语音节发声

不管是讲还是唱,语言都是用于表达思想情感的,要求字正和清晰,一听即懂。可是,歌唱中的吐字不同于生活中的说话。前者更加夸张与讲究,需满足歌唱共鸣及传播声音的要求,同时还要自然和清楚,避免做作,严格遵守歌唱发声的规律。因此,迫切需要掌握歌唱中的吐字规律。

音节在汉语普通话中一般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声母是一种辅音字母,在声乐教学中划分为五类发音位置,在口腔中代表不同的发音部位。韵母是声母之后的元音部分,按照不同发音着力点,且根据发音中变化的口型及着力点可分为四种不同形态。声调则结合了每个字的有关音调,即字音的高低和不同的升降,科学控制声调可以对字义进行严格区别,且有利于演唱者精准表达词义。因此,需要联系汉字音节结构特点做好吐字练习,且要仔细分析其中规律。

2.掌握声乐中的语言艺术

歌曲借助旋律与歌词表达深厚的情感,其中歌词是最直接的形式,因此在歌曲中语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歌词可以真实表达歌曲的意境和人物的情感。在歌曲语言表达中,应当认真学习吐字具体的应用技巧,根据专业发声的有关规定,严格遵照声母和韵母的不同发声规律。在声乐教学中,结合歌词的具体内容,总结与歌曲规律相符的发声方式,歌曲拥有大量的体裁,可以合理利用共鸣和行腔处理发声,结合歌曲对应的风格采取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抒发歌曲情感,利用歌曲表达的真实情感,充分展现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应巧妙融合歌词与音乐,塑造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由此亦可知,要想获得最佳的歌曲演唱效果,应当注意训练吐字技巧。

声乐教学中吐字技巧的提高对策

1.准确进行吐字发声

歌唱艺术的基础是语言,语音直接影响与限制了歌唱艺术的发展,因此,在声乐教学与训练中都应非常重视歌唱的吐字和咬字问题。汉字都是音节结构,每个字包括字头、字腹和字尾。其中,字头与辅音及介音对应,字腹主要对应元音,字尾则与韵尾对应。因此,要想保证歌唱语言的清晰度,要认真读好汉字,重视字的头、腹和尾。字的起音是字头,通常都是辅音,注意避免拖长辅音,因此要利落快速地咬字,短促有力,保持准确的着力点,形成一种冲破重重阻碍的力量,一瞬间的爆发力必将一触即发,切忌咬死。若字头缺少准确的发音,会整体改变字的词义。字的重要元音即字腹,元音是有效延长字的部分,因此要流畅圆润地吐字,丰满且极具色彩。发出字头之后,立即向字腹过渡,除了必要的气息支撑外,应消除字头的力量与状态,使韵母保持一定的发声状态,保证延续的气息,高度统一字声。比如,“ban”只要延长“a”音,就能获得饱满的声音。教师在训练学生发声时应积极引导学生体会有根线往下拉下巴的感觉。字尾称为归韵收音,字尾要发音准确,较重过长的归韵会造成声音干涩,字若不归韵又容易走样,比如“搬”,一些学生念作“八”,原因是在对其收声时,嘴巴张开较大,没有迅速闭上双唇,因此出现“八”的音。

2.做到字正腔圆

(1)字与字的关系

歌唱中字和字的转换与衔接应连贯且统一,否则会发生含糊不清的现象。然而,字与字如何达到完美过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练习说“ma、me、mi、mo、mu”,学生不管怎样改变字,必须打开咽喉腔体,并一直保持这种状态,放松舌根,在同一位置的共鸣点放字。尽管字点会出现不同的变化,但只有一个声点,就能达到完美衔接。

(2)字与气的关系

歌唱过程中,每个字的发音基础是使用正确的气息,且要求行走与过渡在气息之上,通过气贯完成穿字。若缺少气息充分的支持,便会出现声跌字落的现象;气息较猛,丧失平衡,也会冲散字而走形,可利用水和舟比喻二者的关系。比如,歌曲《火把节的火把》主要描述了彝族人民愉快的节庆场景,引子“?啰哩?”必须通过气息进行支撑,声音从弱到强,表示人物形象由远至近,若是气息向上冲则容易跑调。因此,歌唱吐字只有将正确的呼吸作为基础才可以达到珠圆玉润的效果。

(3)字与声的关系

字与声是以字传情,以声动人的关系。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即建好框架的房子和装修好的房子。歌唱发声吐字时,需要灵活的舌根舌尖,稳定喉部,唱每一个字要在统一的支点、共鸣腔体及高低部位上。比如,《党的女儿》描述了共产党员田玉梅大气凛然、视死如归的慷慨就义画面,其中《天边有颗闪亮的星》是玉梅凝望女儿时演唱的曲目,充分表达了她不屈不挠的坚定革命精神。在演唱过程中声音要尽量靠前,向前移动咬字着力点至连接软口盖与硬口盖的位置,咬字应准确有力且适度夸张。有些字在发音时都带有小拐弯装饰音,要求轻巧地演唱这些音。比如,唱闭口音“你”时,上下前牙应保持一定距离,在大牙尽头发出声音;不改变“有”字口型,仅需利用舌尖动作咬清字头。根据传统唱法,以上两个字的咬字发音习惯都是在开始的字音部分添加了装饰音。

(4)字与情的关系

人类将语音作为思想感情的信号,在歌唱中字具有传达情意的功能,仅仅实现“字里传情”还远远不足,还需要利用吐字表现音乐的形象与风格,从而达到字中含情。只有对字的语气、语势和语调深刻理解,采取特殊唱法进行润色,才可以达到“一字成趣”的目标,形成浓厚的韵味。

3.发展吐字心理方法

(1)利用音乐联想,提升吐字技巧

想象是借助原来的表象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是大脑加工改造已有表象后产生的全新形象。人不仅可以回忆从前告知过的事物形象,还可以想象目前与从前没有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客观现实为想象提供了内容源泉。想象包括不随意想象和随意想象,前者对目的想象没有预定,比如歌唱者想象声音吐字;随意现象又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将已有表象作为目标,创造想象将不存在的现实作为目标,音乐想象是人基于感性认知音乐形象的基础,进而拼接与塑造全新的音乐形象。比如《白毛女》中拖腔“刀杀我,斧砍我”,直到最后一个字音也贯穿着悲怆的情绪,人们通过音乐想象深刻理解音乐。

(2)利用朗诵练习方法,加强吐字训练

我们需要科学认识朗诵与声乐吐字之间的关系,它对声乐教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第一,朗诵开展基础训练,对稳固声乐基础发挥较大的作用。比如,吐字训练、朗诵要求声母、韵母和声调要读准,并且表达出音变,在声乐教学中这部分内容不可或缺,即声乐教学中要重点突出字正腔圆。第二,通过专业朗诵训练,可以迅速提升声乐教学水平。声乐重视气息和发声,是因为它属于声音艺术。而朗诵对发声和气息的应用提出较高的标准。也可以认为,经过朗诵训练的人可以更好地开展声乐学习。第三, 学习朗诵,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获取感受。

结 语

歌曲在演绎过程中汇集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具体表现方式,赋予我国音乐风格的审美情趣,它利用语言进行展现,在演唱过程中体现出声情并茂的特点,这也是音乐在千年发展中得出的艺术精华。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所有学生都需要认清歌曲表达情感的实质,准确把握吐字技巧,把歌曲蕴含的情感随着自己不断建设的认知,向听众准确全面地展示,从而完整演绎歌曲。

参考文献:

[1]雷礼:《歌唱语言的训练与表达》,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2]周小燕:《声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韩勋国:《声乐艺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