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使教师队伍结构优化与学科建设相结合,我作为一名支教教师,来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临潼区铁炉初级中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对铁炉中学说熟悉是缘于2015年11月曾在陕西省特级教师名师导航工程中,到铁炉中学公益帮扶,作“如何上好微型课”专题讲座,当时看到教师的精神面貌,对铁炉中学留下美好印象。说陌生是因为讲座结束时天色已晚,就匆匆离开,对学校的具体情况一概不知。

8月底,到铁炉中学报到,受到校长薛龙刚、教学副校长姜川、教务主任张飞热情接待,薛校长带领我参观校史室,详细介绍铁炉中学的发展历程,及目前的办学理念,我被当地的“铁马”文化底蕴深深打动着。

临潼区铁炉初级中学是2009年建成的一所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2010年合并了原小金初中和原柳家初中,地处骊山东篱的铁马塬区,与蓝田县交界,距离临潼城区约30公里。目前,在校学生971人,其中住校生814人,教学班级18个。

我在与校领导交谈中了解到,铁炉中学目前发展存在的困难:教师课题研究基础薄弱,学生科学视野狭窄。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说:“教育的本质绝对不是把大脑灌输满,而是鼓励和激励他们的灵魂和心智。”为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可持续发展、教学教研活动可延续的问题,在与铁炉中学教学教研秩序对接中,确定我的支教主题是“把灯点亮”,而不是“把篮子装满”。对此我制定了一个诊断性支教工作方案:

1.为扫除铁炉中学教师课题研究的盲区,在我主持的西安市“十三五”攻关规划课题“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性研究”的研究团队中,引入铁炉中学教学骨干教师3名,进行“植入式”指导。

2.指导铁炉中学申报西安市“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状况,确立研究课题为“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首个市级课题项目,已成功立项),成立以校长为核心的课题研究团队,由我担任课题研究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辅导。通过“在研究中做指导,在指导中做研究”,驱动引领学校骨干教师学术成长,开启校本研修新模式。

3.承担八年级2个班物理教学,创开“趣味物理科学”校本课程,示范引领学校科学活动。

在课题研究引领指导中,我从课题申请、课题研究方案制订、开题报告撰写等等一步一步进行指导。对参与课题研究教师进行专项培训,辅导调研问卷设计、调查问卷分析等等。虽然改变自己与成就他人一样难,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结束了,但课题研究指导仍在进行中。

在课堂上接触到学生时,我发现学生总是表现出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乏自信,怕说错话,怕同学老师笑话自己,上课发言基本处于被动状态,而且声音特别小。调查分析其原因是:寄宿制教育在锻造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时,却因封闭的校园文化生活环境造成家庭教育、情感呵护缺失。现实中迫于经济压力,家长常外出打工,周末也不能确保有父母陪伴,导致学生在情感、心理和安全等方面出现多种问题,看似“独立个性”,实则十分脆弱、胆怯。

为了培养学生自信,展示青少年青春阳光的个性特征,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系列富有活力、极具趣味的物理实验,有效调动了学生热情与兴趣。为了给学生争取父母陪伴的机会与时间,我把课堂上的物理实验进行拓展,让学生周末在家里做,利用家庭生活用品,全家总动员,一起准备实验材料,带领父母、弟弟妹妹一起参与科学活动。学生做实验时,家长负责拍照记录,学生给家长讲解实验中的科学原理,最后把实验记录上传到班级微信群进行分享交流。

为了能让趣味科学活动长久开展,周末微信群是我时刻关注的,每当看到学生家长在微信群里上传信息,我立即点评鼓励,并指出他们实验过程及记录技术中的问题,指导家长学生如何更好拍照记录实验过程,在一次次细致指导下,学生及家长对于手机的智慧运用能力提升,对科学活动热情持续提高。通过开展的系列趣味探究活动在校园内外如火如荼地进行,科学从校园走入生活,从学生移植到家庭成员,智慧在铁炉塬飞扬,科学在小金山流行。

一个合格教师就是一盏灯,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一定能长久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为此我特意安排在阳春三月开设《谁的力量大》专题讲座,在介绍蚂蚁的力量、大象的力量有关数据后,将课题引申到“种子的力量”上,伴随着“寻找种子的力量”科学活动在校园内外、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拓展,探究成果在课堂上的交流与分享,学生精神追求有了新的高度与广度。

看着孩子逐渐自信、大方、阳光,感受着铁炉中学教师领导对教育的热情与执著,让我对支教工作产生深深的敬意,感受学生对趣味科学的向往和渴望,感受与我共处的孩子纯真可爱,不辜负乡村孩子们的期待,开启一扇窗户,让他们看到更美好的风景。

唯愿我的支教工作能够成为学生成长中美好的瞬间,在我人生道路上注入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的生命因支教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