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工是一项实践性比较强的活动,纸工取材方便,简单易学,幼儿园的孩子们非常喜欢。如果将纸工和绘画结合起来,对于幼儿的早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在幼儿园中广泛开设。但是,目前将纸工和绘画结合的教育方式还不是很多,我们也还处于探索阶段。

一、恰当选择教学内容

每一年龄段幼儿的特征和发展状况都是不同的,每一个幼儿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探索将纸工与绘画相结合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发展状况,选取合适的教材。

首先,我们从现有的教材中找出各个年龄段美术活动中运用到的纸工活动、绘画活动,然后根据难易程度、内容等进行分类筛选,找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教材,再将这些手工教材与绘画教材巧妙组合,最大限度地将纸工与绘画形式相融合,生成适合各年龄段幼儿活动的美术教材。这样幼儿在美术课上不仅能学到绘画知识,还能学到手工方面的知识。通过交流研讨,我们把撕纸、折纸、剪纸、粘贴几种形式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鉴于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差异、认知差异和动手能力的强弱,我们决定:纸工方面,小班以撕贴为主,让他们在撕纸贴纸中对图形进行排列组合,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中班则是撕贴和折纸,中班的幼儿相对小班的幼儿来说动手能力有所提升,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折纸活动,通过动手实践感知自己的艺术能力;大班则以折纸和剪纸为主,大班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意识更强,所以可以让他们接触剪刀这类辅助工具,剪纸相对于折纸来说更自由,更具有创造力,因此大班的幼儿可以进行折纸、剪纸这些活动,培养艺术创造力。

二、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消除幼儿的畏难情绪

幼儿虽然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好奇,但同时也存在十分明显的畏难情绪。如果要想让幼儿既学会绘画,又学会手工,就要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不断尝试,激发创作兴趣。

鉴于幼儿对自己熟知的事物比较喜欢,我们将这作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结合月主题确立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纸工融入绘画的教育内容。首先,从定好的主题活动中,筛选出适合纸工、绘画结合活动的教育内容尝试教学实践。小班开展了“撕面条”的活动,让他们学着教材中的形式将纸张撕成面条的样子,慢慢爱上动手实践;中班结合主题“秋天来了”开展了粘贴菊花活动,让他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菊花。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以指导为主,强调创造的过程,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并主动观察、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技能技巧。从幼儿的兴趣点入手,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兴趣,也可以在不断的实践中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帮助他们消除畏难情绪。

三、结合班级月计划,创设富有艺术气息的环境

在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也会得到发展,因此我们结合班级的月计划,努力给幼儿创设出富有艺术气息的环境,激发他们想动手的欲望。

学期初,小班开展了“娃娃好开心”的美工活动,剪两个圆形彩纸片粘贴成娃娃,用水彩笔画出五官、头发以及衣服。夏天来了,中班幼儿开展了纸工“热带鱼”的活动,幼儿用彩纸折成热带鱼,用水彩笔画上眼睛、鱼鳍、鳞片等,粘贴到美工纸上,再添画上泡泡、水的波纹等。教师将好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墙面上,既美化了班级的环境,又能让幼儿欣赏到优秀的美术作品,陶冶性情,提高创作的积极性,为下次活动的开展作准备。

四、定期开展课题研讨,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自研究开展以来,我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升。每次研讨会上,个个献计献策,无论哪个环节都显得劲头很足,人人似乎都成了幼教行家。大家真正做到了精心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幼儿。课前,同课头的教师结合本班、本年龄段幼儿的特征座谈几次,反复修改自己的操作方案,并“下水试验”,最后才实施。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记下来赶紧找大家交流探讨,商量对策。这是园里从未有过的新气象。不专业的找专业的,不特长的找特长的,谁也不笑话谁。不厌其烦,不耻下问,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只有这样的教师才可以给幼儿更好的指导,成为他们前行道路上更好的导师。

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孩子们要不断发展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很多能力的培养都是要从幼儿时期抓起,因此在幼儿时期实行将纸工和绘画相结合的美术教学形式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园教师会不断努力,更好地为幼儿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