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引领,乐于参与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做到生活化、通俗化、时效性。当前新形势下,高中生的关注面不断拓宽,关注的焦点从教材转移到社会,因此,政治教师引用的教学案例应该与时事紧密结合,刺激学生的敏感神经,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问题的解决之道,使学生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完成学习任务。

【案例】“当代国际社会”单元复习课

主题:习大大的访美之旅

2017年4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会晤中,双方一致认为,要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建设性管控分歧。双方要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有关地区热点问题妥善处理和解决,拓展在防扩散、打击跨国犯罪等全球性挑战上的合作,加强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内的沟通和协调,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播放视频)

通过捕捉社会热点,结合精心选择的视频资料,酝酿“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情感,让学生在期待的心情中展开课堂学习。

二、开放情境,思维撞击

教师要结合教学目的和任务,精心思考,提出科学合理、难度适中的问题。但思想政治课主题教学倡导情境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层递性。回答内容可以多方面、多角度。

【案例】主题“钓鱼岛之争”

近日,中日“钓鱼岛之争”有再次升温之势,据报道,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2017年4月25日向内阁会议提交了2017年版日本《外交蓝皮书》,声称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日本领土”。就日本的这一主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多次重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钓鱼岛之争”激起广大网民的爱国热情,纷纷发帖表达自己的主张。网民“东方”:“弱国无外交。”网民“振我国威”:“来而不往非礼也。”

(1)阅读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综合评价这两个观点。

(2)作为青年学生,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更好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由于这些问题容量大,难易结合,兼顾了学生思维的密度和效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探究所得;答案内容丰富多彩。在这样的小组合作探究中,学生增进着交往,体验着情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开放性情境问题设计不以答案完备为要求,强调对答案本身的探究过程,能让学生透过已知部分去想象、去思考,有利于激发其思维潜能。

三、知识建构,能力提升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个体与他人通过磋商而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学习者应在学习共同体中分享各种学习资源。思想政治课合作教学的小组讨论和班级展示环节,要求学生在对话交流、质疑、释疑的协作学习中,通过各种信息交流来建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根据教学情境的演进设计一个个探究问题,适时地根据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重新建构教材的逻辑结构。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活动,在原有的认知经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从而使自己得到持续的发展。

【案例】“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自主建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要树立必胜信念,坚定不移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定位、依据、目标与施策重点,均有过深刻阐述,是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指引。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有关知识说明如何破解“供给侧改革”难题,打造服务型政府。

教师应根据热点情境引发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构建体系,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将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整合、梳理,并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和再创造,发现其内在的逻辑。这既符合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生成新的知识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得课堂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积极主动的求索过程。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围绕核心主题协作探究,与老师、同学交流着学习生活的知识、学习生存的技能和学习生命的意义,实现思想、信息、情感的互动交换、丰富完善和共识理解。美国当代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这样说过:“如果合作学习称不上当今时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它至少是最大的教育改革之一。”因此,认识到合作学习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价值,并将其积极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