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成为我国各大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微型课程的开发、手机软件的应用等都促进了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变。文章以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为出发点,探索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的新模式,改变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发展更具效果的英语教学模式,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实际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 英语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网络时代,互联网正普及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教师更深入地探索“互联网+”背景下英语教学新模式,互联网也在教学中显示出了它独特的魅力和蓬勃的生机,为传统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对于高职英语教学而言,如何应用互联网技术转化英语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师从主动课堂教学模式转化为利用互联网激励和辅助学生学习的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化为主动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教师角色转化和学生角色转化的同步进行,对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因此,对教学模式、教学软件和教学课程等的开发和创新都成为当下英语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的方向。同时,针对语言学习本身的特点,如何更高效更有效地使学生掌握外语,成为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点,本文将对“互联网+”背景下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初探。

“互联网+”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主要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基于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主要来源于外部的刺激所带来的反应,人类的学习被解释为被动接受外部刺激的过程,因此,大部分的知识以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模式必然导致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展开。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习的特点,语言学习需要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学习者要持有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学习效果才会更加明显,所以在漫长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付出了很多,学生压力很大,但结果却差强人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也在逐步思考如何让英语教学理念和模式得到创新,并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互联网可以提供大量图文并茂的语言学习资料,教师显然已经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提供者,这样的趋势必然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网络世界带给他们新鲜有趣的学习内容,这从一方面就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是不重要,而是从提供者变为了引导者。面对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网络学习资源,如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基础,引导他们更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就变得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起到激励学生、督促学生,甚至利用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角色在“互联网+”背景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与学生成为更加平等的关系,更加关心学生内心想法的角色。同样的,学生的角色也必然发生了转化,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通过课堂教学记录笔记,真正用心学习的时间比例相对较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借助手机APP软件、社交软件等方式,在网络上观看微课程,下载视频,甚至进入学习论坛进行交流,学生可以自己决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选择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英语学习最关键的是听说读写,网络世界中大量的视频音频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下载观看,也只有通过大量的听、读才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整个过程,都是基于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充分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可以说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

1.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搭建互动式教学平台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搭建一个互动的教学平台成为教学模式创新的第一步。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上会出现大量的英语学习资源,而这些资源不仅仅面向教师,还同时面向所有的学生。如何指导学生从海量的英语学习资料中甄选出适合自己和有价值的资源就成为教师重要的责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增强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利用互联网更有效地学习英语。首先,我们探讨第一方面,如何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来源于对于语言学习的需要,具体来说,就是在实际的生活中或者工作中有迫切的语言应用需求,而这种刺激在校园可能很难发生,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尽可能主动地为学生创造外界的语言使用环境。比如,聘请外教或者外国学者来学校进行教学和交流活动,让学生通过与外国人的互动找到学习语言的动力和兴趣;创办各种英语角或者英语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语言的不足,从而激发其学习语言的兴趣。其次,找到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是第一步,接下来教师的工作是如何辅助学生利用互联网更加有效和快速地学习英语,以及利用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自己选择信息和处理信息,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微课视频的学习课程中,更多地采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口语训练,更多地利用网络的便利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让学习语言不再枯燥和被动,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搭建互动式教学平台,这是我们所有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着力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2.英语教学课件和教学方式的创新

互联网在提供了丰富海量资源的同时,也给教师在选择学习内容的时候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性。对于教师而言,甄选互联网资源重新设计教学课件的过程必须有针对性和合理性。如何在原有的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基础上添加和设计互联网的教学内容和模式成为对教师的最大考验。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利用图像、文本、视频、动画等方式设计情景教学模式,如何利用PPT、Flash,甚至一些能够处理音频和视频的软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建立班级学习系统,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小组讨论、考试检测,并且可以做到随机出题、自动交卷和控制学生学习进度等功能。充分利用互联网软件进行教学,比如,利用网络视频点播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英语交流的场景,借助QQ论坛为学生开辟英语交流的平台,利用各种互联网软件Powerpoint展示图片、视频、文字资料,利用Flash可以边下载边播放动画视频,将这些互联网媒介和软件与传统课堂相结合,可以探索更多更有效的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所以,对于教师应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具备驾驭互联网的能力,能够快速有效、随时随地地查询到所需要的信息,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课件,如此才能开展精彩的课堂。同样,对于教学形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已经不再是以照本宣科和灌输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而是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甚至成为辅助的角色,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将课外的英语应用延伸到课堂上,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甚至自己录制小视频和微课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更多是起到指导和纠错的功能,帮助学生指出学习中的问题并指明方向。语言学习说到底还是要应用,不应用就没有真正学会、掌握,所以一定要在用中学,学中用。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就是要求学生将现实生活中对英语的应用通过互联网延伸到课堂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纠错更好地再应用于现实中。把灌输型学习模式彻底转变为体验式学习模式,通过互联网、科技等手段,完成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课外体验等多重学习方式,让学习变得更加多元化和有趣。

3.利用数据分析功能评估教学效果

充分利用互联网数据分析能力评估教学的整个过程也是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平时测验、期末测验等成绩进行数据分析,甚至按照学习模块进行分类的数据分析,以期了解学生学习当中学习效果的动态曲线和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向和重心,这点也是教师需要探索和应用的方向。同时,也能通过软件测试和统计展现出学生的作业成绩和出错率等数据,帮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一方面,通过这种专业软件统计出来的数据更加直观和具体,也提高了教师手动修改试卷的准确率,也更加客观和专业;另一方面,也是更大程度地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快速及时地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反映给学生,也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和针对性。所以,这样的互联网数据分析统计软件最大程度地提升了教学的准确性和效率,非常值得在教师队伍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结 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仅是整个时代的进步,更是英语教学模式的进步,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英语教师应该勇于探索和接受这样新型的教学模式,不要停留在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方式上,充分全面学习互联网科技,增加教学模式的多元性。逐渐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角色,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辅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利用互联网上的海量资源,组织学生更加高效地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教学互动、作业评比、角色扮演等,从而更大程度地提升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不仅仅是机遇,更是挑战,我们应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更多的英语教学探讨,总结出一套真正实用并且科学有效的教学课程模式,让英语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顾小清、张进良、蔡慧英:《学习分析:正在浮现中的数据技术》,《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第1期,第18-25页。

[2]余渭深:《体验教学模式与〈大学体验英语〉的编写思想及特点》,《中国外语》2005年第7期,第43-49页。

[3]李素梅:《内隐学习指导下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26期。

[4]范晓晖:《对中学写作教学的反思》,《基础教育参考》2007年第3期。

[5]黄小俐:《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探究》,《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1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