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互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如何应对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研究,分别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翻转课堂 计算机基础教学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作为高校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学时比较多,一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占一半,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掌握较强的实际操作电脑能力。学生学完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后,不仅能运用办公软件处理日常办公事务,还能够解决计算机专业的相关专业问题。现阶段,高校开设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中依然存在问题,具体如下:一是对计算机知识缺乏,掌握计算机程度的熟练程度参差不齐。通过调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大一新生计算机水平,结果为:99.4%的新生通过微信、QQ、微博网上交流聊天;50.1%的新生会一个到两个系统;39.5%的新生能够使用Office办公软件;3.1%的新生高中阶段学习过C++;2.3%的新生学过VB语言。二是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积极性不高。随着各高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投入,机房的电脑基本上能满足每人一机上课,但受限于计算机任课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强,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差。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1-2]。

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翻转课堂是从国外引进中国的,英文译为“Flipped ClassModel”,中文翻译通常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任课教师课堂讲解,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在自习时间学习。区别于传统教学,翻转课堂改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1.国外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20世纪初,美国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当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翻转课堂也逐步被教学研究者所关注。自美国两位化学教师录制视频对化学知识点进行讲解以来,人们对这种“视频教学”关注度越来越高,从而引发国内一轮新的教育教学改革。现在,欧美等教育大国专注于翻转课堂与传统教育教学的差异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其他形式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所产生的效果等应用方面的课题[3]。

2.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我国从国外引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才十几年,我国的教育工作者相继对翻转课堂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很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特别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不同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但众多学者主要集中在理论教学研究层面,具体的应用研究还较少,本文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4-5]。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延长学生的课堂交流互动和协作探讨,实现知识传授和内化的颠倒,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教学效果。以Robert Talbert教授以及张金磊等人提出的翻转课堂模型为基础,设计了计算机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见图1。该教学模型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前阶段主要是制作微课视频、组织教学材料;课中阶段是核心部分,由答疑解惑、协作探究、成果展示交流及教学评价等部分组成;课后阶段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知识拓展阶段,包括交流、复习及拓展练习。

图1 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图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翻转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还必须与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相结合,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涉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三个重要方面: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

1.课前预习

(1)翻转课堂教学视频的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是借助视频教学实现的,一个好的教学视频设计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视频要具备“精、短”的特点,一般控制在5~10分钟左右,易于学生观看。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XP)、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技术知识、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知识,每个部分又可以由若干个单元和知识点组成,这样有利于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易于理解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

(2)辅助教学材料的设计

翻转课堂不仅包括教学视频,还需要有其他辅助教学材料为支撑,如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课件、课前作业等。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是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知识结构;教学课件能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每章节的难点和重点;课前作业可以对课前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估,这些辅助教学材料与教学视频相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课堂学习(课中学习)

课中学习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中主要以学生为主,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换为翻转课堂的主动学习。任课教师在翻转课堂主要思考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课上教学时间,使“课上教学时间”的效率更高。

(1)教师课中教学

一是课堂辅导,解决问题。任课教师针对学生课前学习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解答。另外,任课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由他人完成问题的解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小组学习,布置章节任务。教师针对课前学习的一个章节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并布置给每一个学习小组,由小组讨论、实施,共同完成。三是评价任务,课堂总结。针对每个学习小组完成的成果进行交流,组织讨论[6]。

(2)学生课中学习

组内成员按照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制订实施方案,若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成员可讨论或向任课教师请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之间对其他小组的实施方案要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比学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课后复习

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复习所学知识时若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计算机教师根据学生的相关问题进一步制作拓展知识视频供学生学习,逐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翻转课堂模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以“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为例进行教学分析,将“计算机基础”的内容划分为七个模块。其中,必学模块:计算机理论知识、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选学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和多媒体信息处理。对全部知识点进行梳理分类,设计了共56个微课单元,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型、操作型和理论操作结合型。学生课前自学微课资源,提出问题;课上相互讨论,请教教师,制作作品展示学习成果;课后巩固练习,并自我检测学习情况。

选取两个班级,一个班级实施翻转课堂模式教学,一个班级实施传统模式教学,两个班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无显著差异。根据教务处组织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可知,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对教师和课程的评分要高,见表1。根据表1可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时存在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并且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交互性。

通过调查可知,和传统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及课件相比,学生普遍更喜欢翻转课堂中的微课资源,因为微课的主题突出、短小、交互性强、生动性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解决无人答惑的难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微课进行个性化学习。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具有针对性,教学更加便利灵活,将所学知识落到了实处。

参与翻转课堂的教学后,学生通过课前学习确定了学习中的问题,自主查阅资料或协商讨论,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知识印象更加深刻,掌握得更加牢固。教师教学也较轻松,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师生表示更好地衔接了课堂内外的学习。

结 语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和研究,是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别于传统教学,翻转课堂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能够激发不同计算机水平的学生去主动学习。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幅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江:《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第6期。

[2]刘桂花、陈智敏:《翻转课堂在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第20期,第20-21页。

[3]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第58-64页。

[4]马秀麟、赵国庆、邬彤:《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第1期,第79-85页。

[5]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第4期,第6-12页。

[6]韩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下册)2015年第5期,第310-3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