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我国国际化背景下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了客观性评估,主要从当前会计教育的发展潜力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教育虽然在我国受到了较高的重视,但是通过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输送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而且与现实经济高度冲突。从理论上讲,将个人发展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很困难的,并且,其成就的实用性更容易被质疑。因此,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急需采取对应措施,将技能带到会计教育的前沿。

【关键词】国际化背景 应用型会计人才 培养模式

引 言

会计学作为一门适合在大学学习的学术科目,其发展时间相比于其他科目来说较短暂。尽管实践中的会计可将其历史追溯至古巴比伦和古希腊,但在20世纪之前,它在大学几乎没有存在过。如今,会计学不仅成为各个学校炙手可热的学科,更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发展,其教育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也逐渐走向国际化。当前,为了培养新兴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引进了国际化的会计教育模式。然而,该教育模式本身依然存在较大问题,比如,由于各个学校或多或少都面临着特殊的财务和社会压力等,他们的学习实践可能对教学和评估的变化更加敏感,教育资源的成本约束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成比例的影响。在资金和资源压力的情况下,大学生对教育的需求显然不能被完全满足。因此,如何解决当前我国大学国际化会计教育发展问题成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当然,除了逐渐完善国际化的会计教育模式之外,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及时得到创新,而思维方式的改进就是其中一种。提高思维能力包括调整对改变条件的心理处理能力。凯利、Davey和Davey(1999)曾提倡一种全面的会计教育,以更好地促进这种持续的认知灵活性。他们认为人才的培养需要相当程度的批判性思考,以及对思维过程的元认知意识。

我国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最初的研究型人才不同,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培养目标不同,应用型人才主要培养的是高度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而研究型人才则主要着重于对事物背后真相与原因的剖析。其次,会计从业人员和会计学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是通过学术文献来确定的。学者们互相根据他们对这个科目的相对贡献来判断对方。因此,学者们通常会动用他们最高和最好的才能来实现这个目标,他们被训练来识别和填补文献中的空白,而这些差距是否对实践重要,往往是次要的。这种倾向使文献成为一种自我维持和自我辩护的力量,超越了实践的控制。最后,应用型会计人才和学术会计人才的培养方式不同。前者主要关注实务的操作和分析,后者则更侧重文献的阅读、对发展历程的梳理与总结以及对该学术领域的贡献。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重心都在于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

会计是一个高度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应用领域。据统计,在国际化会计教育背景下毕业的学生,如接受ACCA(或CGA)教育等,往往能更快实现就业,且一般情况下就业薪资也高于未受过国际化会计教育的学生。

但是,目前我国的国际化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中更多的是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缺乏关注。在国际化会计教育背景下,学生不仅要了解国外市场的专业知识,也要把法律法规、英语作为一项必备技能,更要加强自身的逻辑分析能力以及规范自身的道德素养。

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会计是当前我国最典型的职业追求。根据这门学科的本科专业需求,许多学校的学生都有资格参加这个专业的专业执照考试。由于我国各高校重视会计教育的时间相对较早,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市场上大大小小的企业林立,会计成为大部分学生追逐的热门专业。而目前普通的会计从业人员在劳动力市场上已经趋于饱和,出现疲软的态势,但是,既熟悉国际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又懂得国内法律法规的人却在少数。因此,国际化的会计教育是应对国际化背景下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

国际化背景下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1.完善国际化教育新模式

会计教育的国际化是由会计人才的国际化和劳动力人才市场需求决定的。我国各个高校为了培养适合国际化需求的会计人才,在教学上也进行了许多实践和改良,相关研究提供的证据也表明我国部分高校正在调整他们的学习实践以适应愈来愈严峻的学习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战略学习中,需要培养合适和高效的学习方法,磨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索。

但是,适合我国当前教学情况的国际化会计教育新体系尚未建立。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行相较于其他国家时间较短,难免会存在摩擦与磨合的过程,而国际化会计教育在师资力量、教育资源投入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处于弱势,为了完善国际化教育模式,就必须从弱项一一进行解决。

(1)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合作不仅可以学习他们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甚至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上也可以进行合作与分流,这同时也给了学生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2)建立属于自己的师资队伍。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培养。各个学校应注重老师的学历和资本,并积极鼓励老师进行访学与交流,甚至可以聘请外部师资进行授课。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日常的上课课程,课余活动如“阳光月”等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要培养应用型的会计人才,必须要改变“轻实践、重理论”的思想,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为了增加实践性,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设计与会计实务相关的多方位竞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鉴于国际化背景的要求,竞赛内容不仅要与国内会计运作准则相关,更要与国际间的法律法规相联系,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另一方面,各个学校应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企业或者事务所,这需要社会与学校之间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在这一方面,学校应该积极争取更多的实习资源与实习经费,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中的内容融会贯通,也为学生在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使他们有足够的能力面对新环境中的学习压力和工作压力。

3.加强学术会计的基础性作用

应用型会计更加注重实务能力的培养,但如果没有以学术会计作为基础,应用型会计变会失去稳健的根基,缺乏长足发展的动力。

比如,从会计的历史角度而言,会计历史作为应用型会计研究的主题,它甚至可以作为一种表面上的历史著作。无论是作为学者的角色,还是作为应用型会计研究人员的角色,会计历史都应该得到密切的关注,这也许也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特殊社会责任。

与大多数重要的社会机构一样,会计也有几个关键字(例如,“资产”“资本”“资产负债表”等),需要理解多年来它们是如何随着强大利益而进行演变的,这可能会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当前的“官方”定义和语言使用中的嵌入式文化潜能。历史有可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我们学科的神话和隐喻。一个声称在大学里占有一席之地的应用学科,以及它的教育使命,似乎不能逃避学术上的孜孜探索,即使该应用学科是会计学。

结 语

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文献研究中的重要话题。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应用型会计人才也需要逐渐向国际接轨。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新的教学模式亟待创新。本文认为,改革国际化会计教育、实践教学以及合理利用学术会计理念是培养国际化背景下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重要方式。此外,在专业技能之外,本文认为思维方式的培养以及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也是该问题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忘之本。

参考文献:

[1]冯军:《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17卷第3期,第230-233页。

[2]谢琨:《会计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研究》,《当代会计》2016年第3期,第61-62页。

[3]刘珈希:《会计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研究》,《中外企业家》2016年第29期。

[4]周建:《会计国际化背景下的学历教育改革与创新——CGA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年第1期。

[5]陈淑贤:《国际化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会计教育》,《商业会计》2011年第16期,第75-76页。

[6]徐鲭:《会计国际化条件下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年第10期,第224-2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