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过对三本院校学生学习状态和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四类需要改进的问题。通过案例导入和基础微课的结合,再辅以适量的突出能力者展示,结合教师的课堂讲授和课后复习环节,完成了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总结提炼,构建了基于微课的案例式教学模式,经过实践该模式对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效果显著。

【关键词】案例教学 微课 突出能力者展示 综合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西安思源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5SYGP025)、“交通工程学”重点课程(文件编号:西思教发[2015]20)、“汽车电器设备”重点课程的建设成果。

近年来,随着网络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如火如荼,课题组在教学中研究并实践具体什么样的网络教学方式适合什么样的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差异化一直都是需要认真面对,且较难解决的问题。伴随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变迁,本科层次生源的素质、能力及分数都呈现了较大区分度,社会对大学生的认知也开始发生显著变化。

课程改革背景

当前,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很多学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转型体现在教学计划和大纲上主要就是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比例的变化,更多的知识需要从实践和自学中去掌握与领悟。一类大学的学生自律性较好,自学能力较强,通常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低,只需在很少的知识环节进行引导和辅助,此类大学在转型过程中的问题相对比较好解决。以西安某一类重点大学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为例,教学学时只有42学时,但是教学效果依然有保障。实际上,该校学生在上课前需要通过网络学习先预习课程,课后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进行复习,学习中较难的部分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单论学习时间,可能反而还有所增加。课堂课时虽有所减少,但学生灵活可控的部分比例得到了提升。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基础水平的不同造成了其学习认知的差异。当前,手机的普及对学生拓展知识面和扩大知识量很有好处。然而,同样的方式如果放到其他层次的学生就不一定合适了。近年来我国高考不断扩招,从一本到三本,学生的入学分数差异很大,本身的知识水平差异也大,有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自觉性较低。在课题组过去两年的教学中,面对的是本科生中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入学成绩较低。基于此,课题组对三届累计80人的“交通工程学”和累计103人的“汽车电器设备”课程的学习进行研究改革,构建了一套适合此类学生的学习模式。

当前研究对象在课程学习中的常见问题

1.大规模网络视频公开课学习中发现的问题

美国著名的慕课网站可汗学院建立了大量的学习视频,并且承诺永久免费向大众开放,现在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网络视频学习网站,但是具体到知识难度就大不相同了。大学层次的专业课程难度较高、知识的专业性比较强。以麻省理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一些公开课为例,教授讲课语速非常快,对学生的语言有较高的要求。尽管有些志愿者和机构进行了翻译,但是在学习的时候对语言的理解造成的障碍还是存在的。相对而言,国内的公开课对比国外的公开课语言方面不存在障碍,但是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每一节课程的时间比较长,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比较困难。学生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求学生课前把视频多看几遍实现起来很有难度。

2.微课学习中发现的问题

现有的微课视频都具有比较高的水准,既有深度又有吸引力,对于综合能力好的同学是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但是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同学就觉得晦涩难懂。 课题组在初期录制的视频主要以重点知识点为主,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多次学习予以掌握,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难度较高的重点知识部分的视频有抵触情绪,他们更愿意看一些基础知识内容。对于他们而言,入门比掌握更有需求,学会一些简单的知识点比去听那些根本听不懂知识点要强。针对学生对视频课程的不同意愿,为了准确定位,课题组进行了统计调查。在校内对不同专业共计2068名三本学生就该问题进行了随机调查,经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认可入门知识的掌握更重要,图1为调研数据汇总分析。

3.翻转课堂学习中发现的问题

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学生进行课前准备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先学懂,再反复演练,从知识和讲演两个角度提升自我,达到能上讲台讲授的程度。学生理解的程度可能浅一些,但要求不宜过高,本身能够做到上台讲授的学生数量就非常有限,如果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培养学生的讲课能力上,必然会占用本就不多的理论讲授时间。根据课题组的研究实践,所带三届103名学生中,真正能站上台讲课的约占五分之一,且效果并不理想,翻转课堂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把翻转仅仅当成一个形式,而忽略其效果,只能是浪费时间。

4.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1)在当前政策的指导下,应用型大学普遍增加了实践环节的课时比例,减少理论课时,学生上课学习理论的时间缩短,但是理论的难度并没有降低。

(2)当前社会,手机几乎全面普及,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低头看手机成为一个常见的现象,注意力不集中,对于高新技术如何合理利用也是教师应当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

(3)由于招生录取的原因,学生所学专业可能并不是其感兴趣的专业,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构建基于微课的案例式教学模式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与研究,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多种不同的组合教学方式,最后确定了“案例导入+基础微课为辅+能力突出者展示+上课解决问题+课后复习”的综合教学模式。

1.案例的导入

无论是交通工程学课程还是汽车电器设备课程,首先选取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让学生观看,这一步是一个趣味性比较强的环节,学生就像平常玩手机一样轻松地完成。所谓导入就是在看完案例以后要求学生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疑问。

2.基础微课学习

“基础微课”的主要内容是基础知识。对于三本层次的学生而言,根据前述调研数据分析,他们更愿意先入门,基础微课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这样课前的预习部分可以利用案例导入和基础微课学习完成,以弥补理论课时的压缩。

3.能力突出者展示

这不是一个必备环节,事实上是翻转课堂的一个点,某一个知识点,某一个章节,可能就会有个别同学比较擅长或者有兴趣,这是给学生的一个展示机会。从兴趣的角度出发,增设了这个环节。时间一般不长,一个人5分钟左右,一堂课最多2人展示。

4.课堂讲授环节

课内以有难度的知识为主要目标,重在解决学生无法自己解决的问题。此外,还可以利用“问卷星”等软件设计问卷,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加入问题并用手机回答问题,这可以起到点名和提问的双重作用。学生旷课和低头玩手机的现象有了极大改观,课堂重新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

5.课后复习环节

课后复习以作业为载体和检验工具,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多少与学习效果没有明确的比例关系,思考多的人也许问题多,课后复习时间区别也比较大。实践证明,大多数同学经过课后作业和复习环节之后能够大致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

基于微课的案例式教学模式实践策略

课题组在汽车电器设备和交通工程学重点课程建设过程中都运用了前述的教学模式。以汽车电器设备课程为例,把教学内容分为9大应用案例部分(如图2)。

1.案例导入部分实践

课前学生先观看相关的案例视频,然后分析并思考提出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进入学习,效果更好。学生还可以在课前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头脑风暴,迸发灵感火花。汽车电器设备相关案例众多,通常选取常见问题案例作为课前的导入学习。

2.基础微课学习实践

汽车充电系统、汽车点火及工作系统、汽车仪表及空调系统是汽车电气设备的三大系统。基础知识点的学习是为后续掌握汽车设备相关工作原理及维修安全规程等作准备,课前先通过微课学习这三大部分的基本知识点。

3.能力突出者展示实践

汽车电器设备在当前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中有驾驶执照者也较多,有部分学生在假期已经开始社会兼职,他们在生产实践中掌握了一些知识,也很乐于进行自我展示。有一个双休日在修理厂实习的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就比较多,在解决相应问题的过程中也就积攒了比较多的经验,他展示的次数是最多的。

4.课堂讲授环节实践

课堂讲授环节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兼老技师进行讲解。原理清晰,方法简单实用,再辅以丰富的技术案例,学生理解接受的效果较好。

5.课后复习环节实践

汽车电器设备课程建立了5万字的课后复习习题集,习题都来自于案例库,结合汽车电气设备的实践环节,学生课后复习的问题基本都可以解决。

结 语

通过案例导入首先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研究微课的教学设计,降低学生前期学习基础知识点的难度,合理结合案例教学和微课的优点。在课堂教学中辅助以适量的“翻转课堂”,结合教师的讲授和案例分析解决学生的难点,最后通过课后的复习、作业习题形成完整的教学和学习链条。通过对上述教学模式的实践,学生的兴趣和成绩均有所提升,也提高了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微课视频在网络上的传播也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整体效果比较令人满意。不足之处在于不同课程和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有其差异性,在以后的课程改革和实践中应继续研究和完善,以建立一套真正适合所研究对象的综合教学模式,做好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周贤波、雷霞、任国灿:《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项目课程中的教学模式研究》,《信息化教学》2016年第1期,第97-102页。

[2]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第4期,第98-103页。

[3]钟绍春等:《关于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第2期,第106-110页。

[4]罗天兰、王忠华:《微课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综述》,《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年第7期,第90-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