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者通过调查问卷发现了咸阳市幼儿园保育教师在保育知识技能方面的需求,针对需求调整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内容,探索出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了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为将来从事幼儿园保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 保育教师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课题《咸阳市幼儿园保育教师队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CKT1608)。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保育知识和技能,以便对学前儿童进行正确保育和教育。

笔者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和实践,发现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教学方法和内容与幼儿园保育教师在专业保育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需求很难对接。本文通过咸阳市保育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需求调查,对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以增强学生学习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对保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使其更好地满足幼儿园保育工作需求。

研究方法

按地理位置分层随机取样,从咸阳市10县(三原县、泾阳县、乾县、礼泉县、永寿县、彬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武功县)、1市(兴平市)、2区(秦都区和渭城区)选取46所幼儿园,发放咸阳市保育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需求调查表,并于2017年5月至8月完成问卷调查。此次共发放问卷480份,收回问卷480份,其中有效问卷468份,无效问卷12份,有效率97.5%。

结果与分析

1.知识结构

通过对保育教师已有的保育知识和技能结构调查发现(见表1),77.65%的保育教师具有幼儿生活保育知识和技能,71.89%的保育教师具有卫生消毒知识和技能, 53.46%的保育教师具有幼儿教育知识,49.31%的保育教师具有幼儿生理发展知识,而对教育活动配合技能及其他两项掌握的人数较少。

2.保育知识需求

在问及保育教师最希望接受哪方面的培训和学习时(见表2),56.62%的保育教师希望接受幼儿生活保育知识和技能培训,52.99%的保育教师希望接受幼儿教育知识培训,40.38%的保育教师希望接受幼儿生理发展知识培训,39.32%的保育教师希望接受卫生消毒知识和技能培训,38.89%的保育教师希望接受教育活动配合技能培训。可见,保育教师在做好卫生消毒、幼儿保育工作外,还希望接受好配合教育工作的其他培训。如幼儿教育知识、教育活动配合技能。

课程改革探索

1.教学内容改革

(1)整合教学重点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保育教师对卫生消毒知识、幼儿生活保育知识与技能及幼儿生理发展知识掌握较好。同时,对保育相关知识与技能有强烈需求,说明这些知识与技能是幼儿园保育工作必备的。所以,在课程内容调整时,可将这三部分仍作为教学重点,并进行章节整合(见表3)。

(2)新增配合教育模块

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所以,保育教师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从重保轻育转变为保育并重,并且配合幼儿教师做好教育工作。同时,调查发现,保育教师对幼儿教育知识和教育活动配合技能有着急切需求。所以,应新增配合教育模块的知识,而幼儿教育知识由教育学承担,在这里不做研究了。

2.教学方法探索

由于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课程涉及人体生理、膳食营养、卫生消毒、教育等多学科知识交叉,没有统一固定的教学方法,作者在长期一线教学工作中,通过摸索和实践,探索了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1]

学前儿童八大系统和感官保育基础知识部分为人体生理解剖学知识。考虑到学生主要为三校生和高考文科生,生理学底子差,主要采取直观教学法,利用生理解剖挂图和多媒体软件教学。同时,在婴幼儿保健实训室直观操作身体各部分模型,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2)案例教学法[2]

在学习学前儿童八大系统和感官保育内容时,引导学生从生活或幼儿园案例入手[3],通过小组讨论对案例进行剖析分解,结合幼儿生理特点反推保育措施。学生参与的过程中,积极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了,避免了教师一言堂灌输式的教育。

(3)现场教学法

日常生活保育模块学习主要以现场教学法为主。在学习一日生活各环节保育知识时,将学生直接送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活动观摩,并安排见习指导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解惑。见习结束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如发现幼儿园一日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再次讨论分析、分享和点评,对现场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升华提高。

(4)示范教学法

针对卫生消毒模块和疾病、意外初步护理部分,主要采取实训教学,实训教师首先示范卫生消毒和疾病、意外护理的具体做法,然后手把手教会学生正确操作,最后通过学生一遍遍操作,掌握卫生消毒或疾病、意外初步护理的正确步骤。

(5)情境教学法

针对一日各环节保育,在疾病、意外预防及护理方面,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分配工作,学生课下准备,在课堂上进行情境再现。如晨检、进餐、洗手等环节,或者骨折、高烧、心肺复苏急救等。通过情境再现表演加深学生记忆,教师进行指导和演示点评,进一步规范操作。

(6)小组讨论法

主要是教师分配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幼儿园教学活动并全班分享,最后教师点评,完成保育活动的学习。如体育活动、美术活动、肥胖儿体育活动等。

同时,考虑到教师资格证国考和保育员执业资格证省考影响[4],在每一模块会安排小组讨论学习,引导学生对历年的真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增加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7)渗透式教学法

本次咸阳市参与调查的幼儿园一线教师女性占到97.65%,而通过对咸阳职院学前教育专业历年学生性别结构调查发现,女生比例均高达98%以上。所以,在生殖系统教学中,可以渗透女性和母性教育,让学生对“性”“生殖”有科学的认识,避免因生活问题影响工作。同时,通过模拟教学,让学生体会母亲孕育生命的伟大与艰辛,使其对生命充满敬畏,对孩子满怀爱心,以避免和降低幼儿园暴力的发生。

为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情感体验,在保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渗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使学生懂得一日生活皆教育的道理。

参考文献:

[1]闫吉美:《直观教学在师院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年第31期,第80页。

[2]石玉秀:《案例教学法在学前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年第14期,第158-159页。

[3]赵红岩:《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学课程PBL教学模式研究》,《科技资讯》2015年第30期,第163-164、166页。

[4]潘秀萍:《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背景下“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教学改革探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第99-1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