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上升,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本文首先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接着对SC高职学院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进行阐述,分析SC高职学院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相融合,最终为社会培养品德高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努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传统文化 教育现状 对策

基金项目: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课题编号:2016sczy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兼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只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开始向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转变。比如,尊师重教、诚实守信、厚德载物等,对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了。

SC高职学院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

1.SC高职学院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基础

SC高职学院是一所创办50余年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从2012年开始在全院范围内,针对所有专业学生开设国学必修课,并且自编了国学经典导读教材。该课程涵盖了《论语》《中庸》《道德经》等经典内容,要求所有老师和学生熟读和背诵《弟子规》。SC高职学院也是全省第一个开设国学课程的高职类院校,迄今为止,共有150个班级将近8000名学生学习国学课程,将近4000名学生已经走上工作岗位,通过对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调研发现,学生的人文素养整体上有了较大提高。

2016年11月,SC高职学院制定了“构建厚德育人工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工作方案。“五位一体”的厚德育人工程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品德修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017年12月21日,《陕西日报》第16版刊登的题为“不忘教育初心 回归教育本质”一文,高度赞扬了SC高职学院深化改革和厚德重能的教育理念和育人重点。

2.SC高职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调查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针对SC高职学院大一至大三的学生,总数为120人,采用不同年级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由20个问题组成,内容涉及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掌握程度,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态度,以及对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各方面的评价、需求与建议。于2016年9月开始调查,共发放120 份问卷,有效回收101份,并于当年12月中旬完成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工作。调查结果表明,SC高职学院学生整体素质和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视程度在主流上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1)学生缺乏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

学生古诗词背诵情况不容乐观,在回答对孔子、孟子、庄子文化了解有多少时,48%的学生一般了解;在回答对《弟子规》的掌握情况时,51%的学生尽管能够熟读但并不理解其中的内容。由此可见,SC高职学院学生所具备的传统文化知识数量还远远不够。

(2)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学生整体对传统文化知识和传统节日的态度都是积极的,但在回答对古代经史子集的态度时,79%的学生表示只是偶尔翻阅,非常愿意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的学生仅占52%。也就是说,有大约一半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要么不感兴趣,要么不愿意去接触或者有抵触情绪。由此表明,SC高职学院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还远远不够。

(3)SC高职学院的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不合理

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应该讲授传统文化知识的比例达到92%,87%的学生希望学校多举办一些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但55%的学生认为SC高职学院的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不是很合理。因此,完善SC高职学院目前的传统文化课程设置,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势在必行。

(4)高职院校有必要开设国学课程

在回答大学是否有必要开设国学课程时,90%的学生回答有必要,94%的学生表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有选择性的继承和发扬。总之,通过SC高职学院目前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现状调查表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比较高。学校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增强天下为公的责任意识,增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为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保驾护航。

SC高职学院在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调查问卷、访谈记录的整理和分析,结合SC高职学院目前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SC高职学院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职业教育受历史和客观现实因素的影响,往往注重实用性和功利性。多年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造成了教育单纯的服务于市场经济,高职院校“只见专业,不见修养”“只见科学,不见人文”的现象比比皆是,很显然从长远看,不利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学者指出:现在的高职学生没有信仰,不讲诚信,不懂感恩,缺乏社会责任感,精神空虚和自私自利,这些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职院校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造成的。

清华大学张岂之教授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就说过:“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虽然拥有优秀的学业成绩,但缺乏合作精神,待人接物缺少文明礼貌。”不言而喻,这些都是由于学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导致的。

2.传统文化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带有浓厚的技术应用型色彩。很多高职院校把重点放在专业教育上,有关人文学科的课程设置几乎没有。SC高职学院首创了“四三三”教书育人新模式,构建了认知与养成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德行与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评价体系。按照课堂专业教学、社会实践体验、综合素质培养分别占40%、30%、30%的比例进行教学设计、人才培养和考核评价。SC高职学院现在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只有国学、社交礼仪和艺术课,虽然是必修课,但以考察课的形式进行考核,学生只需交一篇论文或者心得体会即可了事。

同时,课程设置也不合理。SC高职学院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材缺乏,没有形成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只有自编教材国学经典导读。

3.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枯燥、方式单一

SC高职学院2015年成立了传统文化教研室,一些国学课程由原来的“两课”教师或者原来的大学语文老师兼任,有些教师自身的人文知识、人文素养就稍显欠缺,有些教师本身授课方式方法老套,内容单一。

另外,SC高职学院在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上做的还不够。在进行访谈和调查过程中,当问到“专业课教师在上课时,应不应该渗透讲授传统文化知识”,43%的学生表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进行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调查说明大多数学生希望将传统文化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但事实是,在访谈中了解到SC高职学院8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没有做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整个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4.重传统文化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

SC高职学院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重传统文化知识的讲授和背诵,轻精神内涵的进一步阐释,得不到学生的欢迎和肯定,效果不佳。调查发现,51%的学生对弟子规的内容熟悉,但不理解。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SC高职学院有75%以上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重义轻利、自强不息等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只是面向所有财经类专业学生开设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必修课,没有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相应的素质教育课程,这就造成了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缺失。

5.高素质教师的缺失,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会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就目前来看,SC高职学院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有限,也是导致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因素之一。在访谈中,就有相关教师表示SC高职学院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乏有效的师资力量。由于学校在制定长远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计划时,偏向专业培养。所以,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计划和投入往往缺乏充足的保障。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SC高职学院人文专业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很不充分。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有效途径

1.学院要真正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当前的高职教育仍然是“重技能、轻人文”,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一种“技术教育”,这样的观点本末倒置,亵渎了教育的本源。高职教育的目标固然是要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但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除了懂技术、有技能之外一无是处,那么,学校和社会上的职业培训机构又有何区别呢?

高等职业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源,转变原有的办学理念,在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同时,要教会他们做人之道,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要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生追求等进行正面引导,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方位融入高等职业教育。

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应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和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为前提进行的。在设置传统文化教育有关课程时,要重点设置历史文化、文学素养、艺术欣赏、道德伦理等课程。要明确高职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在整个高职教育过程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得以传承和创新。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良好运行的重要保证是科学、规范而系统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不是靠表面文章就能做到的,学校要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教师对学生校内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综合素养进行评价,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评价,学生进行客观自评,以及学生之间进行互评,构建“五位一体”的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考核评价体系。通过量化考核,客观全面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最终评价,从而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层层推进。

3.专业课教师结合授课内容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告诉我们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是最重要的。比如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是面向各单位的财务部门,除了要具备基本的财务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那么,我们就要针对该专业学生渗透关于会计的发展史、会计文化、会计职业道德等相关内容。再比如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初次就职基本都是酒店行业服务部门,除了应掌握专业素质和服务技能外,学生还需要有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艺术修养等来保障其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交流。那么,我们针对该专业学生就应开设普通话技能训练、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史等选修课,强化其人文素养,从而促使高职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4.创建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

高职院校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环境建设对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要。可以请一些知名学者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SC高职学院就曾邀请知名的国学大师吕明晰老师来学院作了精彩的报告,这些大家的治学理念、文化底蕴、精神风貌和对人生以及事业的态度,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启迪和激励他们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学校还应该开展健康向上、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人文教育的空间,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络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

5.培养“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双高的教师团队

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往往归根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关键是要打造一支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双高的教师团队。高职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人文精神丰富,学生可以自主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精神家园。

笔者始终相信,要想对高职院校学生教育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队伍需要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同时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双高,这样才有可能营造出一个传统文化氛围浓厚,学生深受中华传统文化滋养的教育环境,才有可能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人才。

结 语

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庄严使命,对培养高职学生具备优秀的品德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非常重要。因此,要注重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更应该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只有自身综合素养不断提高,才能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亚男:《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青岛科技大学,2016。

[2]崔晓琰:《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4。

[3]王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15。

[4]谢中清:《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

[5]陈永福、陈少平、陈桂香:《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状况调查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

[6]王鹏程:《论高职院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当代职业教育》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