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提出通过系统性思维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支持陕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及对策,采用实地调研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式获取丰富的数据资源,了解陕西“一带一路”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探索陕西“一带一路”背景下全新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思路,为陕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在陕高校 系统性思维 国际化人才 “一带一路”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在陕高校系统性思维创新国际化人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课题编号:SGH17H456。

2015年3月28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发布,说明“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陕西要找准定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陕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才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因此,陕西需要运用已有的高校资源优势,重视“一带一路”倡议型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理念创新,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寻找国际化合作模式,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中。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研究

王焰新(2015)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高等教育国际化》一文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层推进,人才是关键,“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急需培养一批精通相关外语、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善于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国家化人才。强调高校需要综合资源优势,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入融入“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之中。周谷平、阚阅(2015)在《“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一文中指出,“一带一路”战略既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产业合作等硬实力,也涉及政策、文化、人才等软实力。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支点和关键。“一带一路”愿景与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创新创业人才、国际组织人才、非通用语言人才、华人华侨人才、海外高端人才以及急需领域专业人才等各类人才的支撑和保障。

从现有文献中可以总结出,大部分的研究主要强调从语言教学角度、某一专业性人才的角度,或者区域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

2.陕西高校“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研究

徐杨文、胡思韵、李丹丹(2016)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西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中指出,“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中西部地区成为战略实施的“前线区域”。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人才培养将成为重要支撑,因此,中西部地方高校急需重新进行人才培养定位,注重提升高校软硬件建设水平,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引进优秀师资,并构建对流式的动态人才培养模式,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颜毓洁、谢娇娇(2015)在《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陕西人才资源开发研究》一文中指出,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建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为人才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创新人才培养观念,按市场需求来定位;依托特色优势产业,稳步提升人才开发的效用;完善人才市场制度,为人才的合理流动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加大财税对人才发展的支持力度;以人为本,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吸引和留住人才;进行人才结构调整,使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优化协同发展。

从以上文献中可以总结出,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人才培养重要性突出,但是陕西培养“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缺乏系统性思维,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陕西“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1.陕西“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正从外贸大国转向外贸强国,中国对于外资的利用和对外投资表现出良好势头。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陕西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响应国家深化人才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以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目标为出发点,在陕高校需要创新教育理念,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对于促进陕西合作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发挥价值。

2.陕西“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

在“一带一路”契机下,外国资本进入陕西势必会涌现出一大批跨国公司,从而陕西对于外语类人才、外贸类人才、高层次翻译人才、高水平创新人才、技术型人才、跨学科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国际金融人才、物流专业人才、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等在需求数量上会大幅增长。同时,对于人才综合素质要求全面提升,对于人才培养质量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系统地接受过专业课程知识的培训,还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知晓国际惯例准则和法律,兼具有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随着陕西省不断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经贸合作往来不断深入,将需要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陕西“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存在的优势及障碍性因素

1.陕西“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存在的优势

陕西省是我国高等院校众多的省份之一。特别是陕西省省会西安市范围内,集中分布了大量高校,是陕西省教育、文化的中心。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高校非常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陕西已经建成波兰研究中心、阿拉伯文化研究中心等智库,国际交流共享和协作研究水平不断提升。

2.陕西“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存在的障碍性因素

陕西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诸多问题,缺乏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且人才培养目标呈现趋同形势,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学环境相对单一,教学模式偏向理论化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较差,教学条件也较为落后,国际交流机会少,不太重视跨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系统性思维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融入陕西“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研究

1.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的创新

调整优化省内相关院校的学科及专业设置,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非通用语种人才和国别区域研究人才,推进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打破陕西高校传统各自办学的格局,突破发展层次与水平的差异,加强校校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构建,减少专业设置的重复性,取各个高校专业之所长,跨校培养人才,满足“一带一路”人才培养需求。比如,俄语外贸人才,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基础,外语能力提升可以外包给语言类院校,实现校校联合培养。

2.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掌握“一带一路”人才的市场需求,深化陕西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陕西高校紧密与社会资源合作,激发陕西大学生对于“一带一路”机遇下创业机会的挖掘,培养更多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陕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陕西可以成立“一带一路创新创业基地”,鼓励留学生园区创业,挖掘留学生海外资源。面向丝路沿线国家培养熟悉中国产业与市场的实用性、专业性本土人才,促进国际港务区入区企业在技术、产品和资源等方面真正实现“走出去”“引进来”。

3.搭建多元化人才培养和交流平台

构筑陕西“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网络化平台,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互动式体验中心。陕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构筑网络化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加强人才培养机构等参与主体互动交流,及时动态掌握人才培养状况。建设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平台,陕西应努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构建人文交流平台,进行思想文化的交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对于“一带一路”人文的交流与互动。

参考文献:

[1]李鸿阶、林心淦:《平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学术评论》2017年第1期,第41-44页。

[2]夏易君、潘登:《高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大有可为》,《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第10期,第66-69页。

[3]黄玮玮:《宁夏民办高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发展现状》,《管理观察》2016年第18期,第90-92页。

[4]胡雁:《以“一带一路”国际战略为引领大力推进四川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2016年第1期,第1-3页。

[5]邹红艳、雷洪梅、马颖:《“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的高职教育国际化——以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经济师》2017年第1期,第234-235页。

[6]周敏:《海外联谊会在陕西高校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优势功能和几点建议》,《科教导刊》2016年第24期,第15-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