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经过多年的丰富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被大篇幅提及,愈加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从目前来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偏少,理论更新慢,学习效果差,一直是制约高校思政课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 生态文明建设教育 十九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必须加快引入和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创新性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学习,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实现知行合一。

高校思政课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现状分析

(1)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教材体系初步形成

大学思政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其内容经过多次修订和调整,更加强调时代性和及时性,使理论知识更加立体,符合时代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其中就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第一章第一节中,从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出发,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自然等。再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章提出对待自然的态度问题,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结构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对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具有重大意义,是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重大进步。随着有关生态哲学、价值以及伦理法治等内容的加入,逐渐形成了我国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教材体系。

(2)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形式逐渐丰富

从专业设置的角度来说,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往往是生态学及黄金学研究方向的选修课。例如,很多大学成立了“环保协会”,通过学生组织的形式传播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学生在该领域相关知识的空缺,并以实践形式,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去。

2.问题分析

(1)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内容缺乏系统规划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主要围绕科学文化教育目标开展,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教育盲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认识,教学内容虽然加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念等,但仅零散分布于不同教材的不同章节,且存在交叉重叠和空白点。例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却对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内容分析较少。这种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缺乏前瞻性,既不能使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全面认识,也无法适应十九大之后的新形势。

(2)缺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

从思政课教师队伍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性和知识性明显储备不足,尤其是在环境学、生态学等方面,最终导致教学缺乏深度。许多思政理论课教师在教授生态文明建设内容时,仅从物质和外部层面去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意义,忽视了生态道德教育,导致理论教育过程流于形式,不能引起学生共鸣。

(3)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实效性差

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实现知行合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整体效果较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的生态观参差不齐,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最基本的认识,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生态环境保护常识。二是学生对思政课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理解不足,甚至意识不到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内容已经加入到思政课理论教学中了。

3.问题成因分析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社会、高校及个人三方面原因。首先,社会价值导向具有很大的引导性,特别是一些媒体及舆论的负面引导,对大学生思想冲击较大,部分媒体呈现的奢侈浮华的生活方式导致一些学生价值观扭曲,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对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社会责任感。其次,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意识不强。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及本身角色定位的影响,高校将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专业技术的培养上,对意识形态层面的教育呈现出固化、僵化的趋势,许多思政课流于形式,更不要提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了。最后,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解不深。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激情”成为学生的追求和负担,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未能真正意义上深入人心。

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

1.对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总是不断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出现,我们要对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在报告中提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论述中提出“打赢蓝天保卫战”,充分彰显了我党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上的决心和清醒认识。

2.对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有了清晰的思路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有了重新定位,不仅提出了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和办法。例如,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改革生态监管体制等,都说明国家在面对日益突出的生态问题时有了清晰的解决思路。

高校思政课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具体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要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是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切实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意识,把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培育科学的生态观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和丰富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知识,通过树立多元生态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思维,从而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更清晰准确的认识。二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受众者,在学习思政课时,要明确学习目标,准确把握自身学习状况,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培育科学生态观,把知行合一作为自己学习思政课的重要目标,自觉摒弃社会不良思潮,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整合教学内容,形成系统体系

根据思政课内容和特点,进一步整合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教学内容,形成系统体系。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增加独立章节,形成生态道德、法律专题研究,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

3.创新教育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一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具体内容,灵活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如利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可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历史各阶段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并具体通过近两百年以来生物灭绝情况,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内涵及实际意义。再如,采取互动教学法,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课堂互动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尤其是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等话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通过讨论生态文明相关问题,能够潜移默化的传授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关注身边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丰富教学手段。传统思政课教学都是以课堂形式教学,但随着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场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了,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社会公共平台开展思政课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例如,思政课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走进工厂,去观察排污危害及治理,引导学生参与专题研讨、社会调查及志愿服务,亲身体会自然环境的变化,进而加深学生对生态理念的认知。

4.紧跟时代潮流,搭建全方位学习平台

十九大报告内容丰富,高瞻远瞩,具有时代性和开拓性,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文本。其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知识丰富,也激发了高校在思政课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动力。高校要紧跟时代潮流,努力搭建全方位学习平台,把十九大报告有关思想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不断更新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知识,利用现代媒体、网络、移动客户端等,在校园内开展系列学习活动,利用思政课理论基础,把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体系丰富化、系统化。

总之,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摆脱生态文明建设滞后意识,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是高校思政课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其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1]薛媛:《高校本科思政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路径研究》,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15。

[2]樊如茵:《高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理论》2017年第1期。

[3]曾锦昌:《浅谈生态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