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省教育厅基础教育的不同岗位上工作了20年,想想20年的工作经历,好像从未离开过与教研员的合作,很多教育行政工作的推进是由教研部门直接参与的。这些年省教育厅推进的课程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名师大篷车、校本研修、“四新四大”以及各种评估验收,都是以教研员为主力的。所以,我觉得教研工作其实就是基础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用一位教育专家评价教研工作的话说,教研工作对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的保证和提升是“不容忽视”“不可或缺”的。但是,客观地看待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所以,我和大家分享我对教研工作的认识,选了三个关键词:荣誉、危机、使命。

荣誉:教研制度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神器”

有人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美国的高等教育是最佳的搭配,因为中国基础教育特别强调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现在又强调掌握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说明中国基础教育所坚持的方向是正确的,美国、英国、日本都在担忧自己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下降,而向中国学习。2009年、2012年,上海学生在世界经合组织举办的PISA考试中的数学、阅读、科学方面的成绩两次成为全球第一,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他们很想知道上海基础教育的秘诀是什么,上海市教委的同志说,一年接待了上百个外国的考察团。其中很重要的一位,美国《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发现,在中国最好的学校里,老师很大的一部分时间用在同事之间的相互学习,进行个人职业发展。基础教育系统有本事把原来一般的老师变成非常有工作效率的老师,再把最好的老师派到最具有挑战性的课堂上去。而发挥这个功能的就是基础教育的教研体制。很多国家或者地区的教育规模快速扩大,教学改革快速推进中,教学质量都会下降,而我们在基础教育普及程度提高,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业水平没有受到影响,也得益于我们教研队伍的作用发挥。

经过总结,大家已经公认教研制度作为中国特有的基础教育制度设计,对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保证,传统意义上教研工作就是教学指导、教材教法研究,这也是教研员的基本职责,正是教研员经常深入到教学一线,与教师研究教学、改进教学,才保证了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课程学科教学发展的保证,从课程改革推进的方式来看,每一次改革都是先培训教研员,教研员首先领会改革的意图以及基本理念、方法和要求,然后培训和指导一线教师,落实课程改革。三是教师团队建设的保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年轻教师的成长,是离不开教研员的引领的,特别是通过教研员这个纽带,把不同学校的学科教师结成专业发展的共同体,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四是国家教育政策落实的保证,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仅靠行政力量是有限的,各项改革都要征求教研人员的意见,依靠教研人员督促改革。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的教研体系已经基本成熟。可以用“四个一”来概括:一个体系,即全省建立了省、市、县、校四级教研机构的体系,覆盖到所有的县区、所有的中小学、所有的学科。一支队伍,全省基础教育战线,除了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校长教师队伍,另外就是3000余名教研队伍,这是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一大成就,就是在教育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育人方式变革的过程中,教研工作保证了改革发展的平稳有序。一个支撑,就是通过几代教研工作者的探索,教研活动、校本研修、联片教研、名师大篷车、新常态·大视导等一系列有效的教研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

危机:教研工作正在逐步被“边缘化”

今天,在基础教育领域,教研工作像空气和水一样无处不在,但是正因为这样,大家习以为常,却往往会忽视如何进一步明确教研机构和教研人员的定位,如何强化和改进教研工作的体制机制,如何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推进教研工作的转型。

我个人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制约和影响教研工作的发展。

一是政策因素。近年来,无论是国家还是省上,都没有出台关于加强和支持教研工作的有效政策,有些政策还很可能削弱教研工作的发展,例如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等五部委《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没有专门对教研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的问题作出规定,而且在逐步推进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与改革中,提出“以优质市县教师发展机构为引领,推动整合教师培训机构、教研室、教科所(室)、电教馆的职能和资源,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建设研训一体的市县教师发展机构”,这一规定似乎弱化了教研工作的独特地位,当然这种担心也许多余,但是看到很多县区把教研室与教师进修学校合并,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这里面存在一个认识问题,很多人认为教师发展主要靠培训,结果培训很多,效果却不明显。其实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教研制度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远胜于培训的效果。比个不恰当的例子,培训就像让人吃东西,仅仅是吃,无法消化,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效果。而教研工作就如同酵母,让吃的东西变成实实在在的营养。因为,教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没有教研的“手把手”指导,培训再多也是没有用的。

二是利益因素。教研部门承担着基础教育质量检测的责任,而在一个时期教研部门和教研员把质量检测变成了编写教辅资料和练习试卷了,因为这样可以获得利益。当然,教研员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研究检测评价的标准也是一种劳动,也应该获得回报,但是一些教研员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教学研究和教法指导上,而把编写习题变成主业,这样就偏离了教研员应有的职责。

三是能力因素。我们教研员的来源应该都是一线教师中的佼佼者,“教而优则研”,但是,由于教研员的待遇、职称等问题没有部分中小学好解决,很难吸引优秀的教师进入教研队伍。而且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也无法吸引高学历、有影响的高层次人才进入教研队伍,目前我省的教研员里还没有一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还有一种现象,一些县区把教研室当成养老的地方,把一些不能适应一线教学、年龄偏大的教师安排到教研室,根本无法胜任教学指导的任务。我们一些教研员也缺乏对教育改革新动态、新趋势的研究,凭多年经验抱残守缺,不但不能指导教学,有时还会成为教学改革的绊脚石。

另外,当前的教研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职能定位不明确。教研部门作为一个专业服务机构,到底是服务教育行政部门,还是服务一线教学,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并不清楚,专业服务和行政管理界限模糊了,很多教研人员就成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打工者”,甚至很多教研员长期借调在行政部门,忘记了自己的主业。

二是管理体制不顺畅。过去教科所和教研室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还具有教研的职能,现在更名为教科院,在编制部门已经没有教研机构的编制,势必会影响教研职能的发挥。在县区,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等机构重叠,省市县之间的业务指导关系比较错乱,给教研工作带来不便。

三是教研队伍不适应。主要的问题是教研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不强。各级教研队伍的配备应该按照教学的要求,做到学段和学科全覆盖。但是受到编制等因素的影响,体音美、小学科学课、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长期没有专职教研员,这些学科也很难发展,一线的教学质量则难以保证。一些地方的教研机构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中小学德育方面的教研员还是空白,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

四是保障条件不充分。如果没有认识到教研工作对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教研所需要的经费支持、人才支持就无法得到充分保障,教研部门人员配备中“有编不补”“编制被占”“在岗不在编”“在编不在岗”,教研员长期被借调的现象比较普遍。教研部门缺少稳定的经费保障,靠创收维持运转的现象也存在。另外,教研员的专业标准,教研员培训制度、职称晋升等都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影响教研队伍的专业化程度。

使命:做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助推器”

教研制度是最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但是如何强化和发展这一制度,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时代,必须推进教研工作的转型,才能适应新要求。

第一,要把握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可以说把教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基础教育工作要增强使命感,必须深刻领会这些新要求。比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教研人员就不能简单理解“立德树人”只是让学生品德好、能力强。我认为立德树人的重点是深刻理解“德”和“人”在教育中的地位,“人”传递出的思想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而不是以外在的升学考试为重点。另外,立德树人体现的是尊重规律,“德”在汉语里面更本源的意义是规律,所以立德树人是按照人才成长规律,让人充分而全面发展。比如“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那么我们的教学指导就要研究在提高质量中如何体现公平,在推进公平中如何提高质量,如果在课堂上只关注优秀学生而忽视学习困难学生,就不是真正的公平。所以,教研工作一定要把握新时代这些新思想。

第二,要推进教研工作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我国建立教研制度最初的出发点是解决教师素质不高的问题,教研员的主要任务是教材教法的指导。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教育手段以及人才成长的需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家都在呼吁传统的教研工作应该转型,适应新时代的基础教育。近几年,关于教研工作如何转型,既有理论的探讨,也有上海、北京、江苏等发达省份的实践。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副主任刘月霞都通过发表文章和演讲等形式表述了教研工作的转型问题。概括起来大概有六个方面。

一是研究重心的转型,研究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型,以学为主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重大转变,也是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趋势,所以教研的重点要指导怎么教得好,更要研究如何通过教让学生学得好。

二是研究方式方法的转型,就是要从基于经验的研究转向基于数据和实践的研究。每位教研员都来自于优秀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经验,新形势下的教学研究要通过数据说话,凭经验就难以评价一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一些新尝试、新探索。中国人重经验,中医靠经验,算卦靠经验,在数据的时代,要通过新的技术手段、通过大数据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最近有一本书叫《未来简史》,告诉人们,以后作出任何判断、决策都会通过数据的计算寻求答案,教研工作也是这样的。

三是研究思路的转型,要从注重统一性要求向个性化服务转型。传统的观念里,特别是现在的学校制度和班级授课制,很难考虑到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几乎是一句空话,随着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学手段的改进,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现在的走班选课制就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这也是教研工作研究的重点。

四是研究领域的转型,即由研究课堂教学转向研究育人方式的转变,现在社会对人的成长要求是全面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研工作要研究教学,还要研究哪些要素影响学生的成长,还要研究课程建设、教学评价、教学组织等等如何更加有利于人才成长。

五是研究视野的转型,过去我们教研员更多地关注教材教法,现在我们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全要素进行研究,要研究一所学校、一个区域,如何对育人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教学改进如何规划等等。

六是研究手段的转型,今天教学改革已经无法回避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影响,智慧课堂、翻转课堂、创客教室、STEM课程等等正在走进学校,影响教学,教研工作必须给予关注。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教研机构的功能定位。有人说,现在一线教师的学历高、能力强,教研工作还有必要存在吗?我认为有必要,如果没有教研的引领,年轻教师不会快速成长,年龄大的教师不能适应时代变化,分散在各个学校的教师都会成为散兵游勇。所以新时期,教研工作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强的问题。

当前,要进一步明确教研部门的职能,发挥好服务教学和教育改革的作用。过去教研部门的职能主要是中小学教学研究和学科教学的业务管理。现在,这样的职能定位已经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际上这些年教研部门自身在工作上已经进行着职能的转变。

一是强化理论研究的职能。从近年来,教学成果评选以及课题研究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教研员教学指导能力强,但是研究水平不高,特别是在关注教学改革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理论创新方面相对滞后,一线的好做法不通过理论的总结提炼,就很难具有推广价值。

二是强化教学指导的职能。我们近几年在课堂教学改革大视导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学校都在尝试教学改革,提出很多课堂教学模式,但是这些模式是不是符合教学要求,是不是科学,却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界定,说明我们教研工作对基层的教学指导还不能满足需要。一方面是一线教学改革的盲目焦虑,一方面是教学指导的匮乏。因此,必须强化教研部门的指导职能,及时纠正一些错误的倾向,确保课程改革的精神得到落实。

三是强化服务改革的职能。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理论支撑,特别是区域教育的改革,需要有教研部门的政策研究来支持。现在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改革的焦虑困扰着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要发挥教育行政决策的“智库”作用,为各项改革提供服务,教研部门也要引导社会、家庭、学校建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为教育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上海市对教研室的职能定位方面,确立了“六大中心”的思路,即教研室要建成课程教材研究中心、资源建设中心、教学研究中心、课程德育中心、质量检测中心、数据研究中心,这给我们的教研机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新时代,为世界提供教育制度“中国范式”成为新的自觉追求,教研制度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制度,应该得到不断的强化和完善。通过教研工作的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共同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