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陕西省将实施新高考改革制度。日前,我有幸参加了由西安市碑林区教育局组织的新高考研修班,让我受益匪浅。

一、选课是现实利益的博弈,行政部门应该统筹规划

政史地、理化生(技术)各科之间是根据学科得分按比例划分等级,最后再换算分值,高考分值和学科特点联系在一起。学校、家长、学生从现实利益角度出发,在选课时往往忽略了生涯规划和兴趣,而是以最高得分为出发点,于是考生在选课时更多重视的是分数,忽视的是学科特点,各学科博弈的结果(选课结果)和我们高考制度制定时的初衷有一些距离。

例如物理学科作为六选三或七选三的科目之一,因为难度大,要求高,上海和浙江选物理的考生出现了断崖式的减少,而对国家发展来说,物理学科又是重中之重,如何解决此矛盾需要行政部门出台政策进行统筹谋划。例如浙江省已出台选考科目的考生人数基数和划分等级连接在一起,增加选物理学科的机会。

再如上海市选择生物、地理学科的人多,究其原因是这两个学科在高二时就可以参加等级考试,现实需要使考生为了在高三年级节约更多的时间,选择了在高二提前参加等级考试,保证最终获取总分高分,实际上选择生物或者地理学科并非考生本意,所以从长远角度看,对学生终身发展来说一定是不利的,这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政策规范,比如等级考试都放在高三,就减少了这样博弈的机会。

二、教学班、行政班要分层管理,学校应该统筹安排

依据浙江新高考政策,选课应该有35种组合,浙江省高级中学根据“七选三”的规定,就实施了32种,充分保证了把更多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完善了课程体系,这个学校师资强,学生优,有这样的条件。但对一些比较薄弱的学校来说,合并选考种类、高二时进行分班组合才是最好的选择。像浙江海宁中学的尝试就是循序渐进的一种方法,操作简单,具体实用。我们看到的不同学校选课走班,没有一模一样的,可见,学校在新高考制度中担负着重要角色。

上海市大部分中学按照小班实施教学,但选课走班也是不尽相同。例如上海市模范中学七个年级只有700多人,每个年级只有100人左右,因此大走班(合格、等级考都实行走班)实施起来较为容易,而嘉定二中因为人数较多,小走班(合格考按行政班进行,等级考按教学班进行)比较适合。

依据不同校情,采取不同形式,多样化办学,新高考制度将会使学校教学管理精彩纷呈,呈现特色,体现高中教育的本质。

三、考试形式多样,教师应该未雨绸缪

在新高考制度改革后,选课走班是常态化,学生一人一课表,调课几乎不存在,因为调整一节课会影响到十几节。因此,选课对教师管理能力的要求提高了。选课就有可能面临学生对教师的选择,教师的教学水平面临挑战。教师的结构性短缺也是必然趋势,如何安排?浙江省高级中学提出的“学科组内统筹安排,学段之间统一协调,校际校区统筹安排,排课方式灵活多样”的举措使我受到很大启发。作为一线教师来说,在新高考制度到来之际,应提升自身素质,未雨绸缪,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四、教学管理升级,学生普遍受益

新高考制度实施以后,选课系统、排课系统、考勤系统、查询系统等都在升级,教学管理面临挑战,有学校实施的书包橱柜、学科目书袋,多功能室等让我们眼前一亮,这是在实践中学校统筹安排的结果,也是管理者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新高考制度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差异,要求学校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等,最终落脚点都是学生。毋庸置疑,学生较之于以前确实能够得到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

2019年的高考改革势在必行。机遇与挑战并存,上海、浙江的改革中就有一些学校实现逆袭,脱颖而出。所以,高站位,才能走得远,我们应提前准备,统筹规划,从容面对,积极实施,在摸索中前进,形成学校特色,体现教育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