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派到宝鸡八鱼镇初级中学,做一年的教学交流工作。最近,不知是学校要求还是交流所剩时间不多的缘故,频繁有人听课,我从不拒绝。

记得之前有个外地老师跟我聊语文,说自己跟了个师傅,一去听课人家就上自习,几年了什么也没学到。我告诉她,从解读文本开始,自己思考,多看专业杂志,并给她推荐了各大语文学术期刊。

实际上,我一直认为,教师专业成长重要的是自己要不断摸索,琢磨,潜入文本深处去,悟透了再回到课堂。否则,就只能或羡慕,或抱怨,或原地踏步。

前几日我上《木兰诗》,听完课后,敏敏推心置腹地跟我说:“姐姐,听了你的课,我想写篇文章——在语文中找回自己。”我笑着问她为何,她感慨地回答:“不管是几年前还是现在,每次听你的课,我总发现你讲的和教参不一样,你的板书,你指导学生做的笔记,教辅书上没有,但我又觉得很正确。我总是依赖这些东西,赛教的时候跟你学了很多。现在我也要丢开它们,在语文中找回自己。”

我给她鼓掌,鼓励她自我解读文本,期待她分享感悟。我打心眼里喜欢这样的年轻人:热情,好学,上进。如果这样的老师多一点,那感慨“误尽苍生是语文”的人就会少一些。

很多老师怕听课。觉得听别人的课既耗时,又无收获。更怕别人听自己的课,担心上不好,委婉拒绝。其实,听课,只要用心,总会有收获,即使对方不如你,至少你可以发现问题,给出解决的方案;被听,你在思想上怎么着得提高一点重视,倘使很正式的那种,得反复推敲,研究文本,关注学情,这何尝不是一种督促呢?徒有羡慕,盲目抱怨,远不如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落到课堂来得实在。

某天,教七年级学生写作:学会抒情。语文老师都来听了,大家普遍认为自己不会上作文课,特意来学习。为了方便各年级的老师们听课,我专门打印了要用到的七年级下册部编教材上的内容,发给大家。从表达方式入手,以本单元文章为例,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徐徐推进。以创设情境当堂练笔收束,效果颇佳。

评课时大家感慨颇多。原来可以立足课本,弥补缺少资源的问题;原来可以从片段入手,循序渐进;原来可以当堂点评、修改、提升,以点促面……

语文核心素养最基础的就是语言的构建与运用。在语文课堂,紧扣文本,咀嚼语言,揣摩情感,学以致用。见过很多老师让学生背满分作文,借此来提高成绩。我颇不以为然,试想一个学生都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和意,高分又有何用呢?

当然,也有老师找到听起来颇有道理的由头,认为自己在普通学校,又没有很多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所以水平不行。我很坦诚地告诉他们,谁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我也在农村学校呆了十五年之久,要想原地踏步,理由总是有的。与其找外部原因,不如静下心来规划下自己的职业生涯,达成一个又一个短期目标。

其实,听课折射出的这些心理状态,笼罩在角角落落:开会了,如果没有固定座位,多数人都会选择靠后的座位,美其名曰跟领导保持距离。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则是这样的人喜欢过安定、稳妥的生活,事业心不强,得过且过。搞个活动,在没有分组、没人安排的情况下,持观望态度者居多,得几次三番地邀请,才会有人参与,还有人依旧甘当旁观者。等现场气氛热烈起来了,跃跃欲试,又不好意思。恰如喜欢上一个人,没有勇气表白,等人家牵了别人的手,才后悔不迭,然而晚矣!种种情形,屡见不鲜。

转眼不惑,人生几何?爱教书,就多些研读;喜品茗,则学点茶艺;好健身,便坚持进行;想远游,即规划走起……

诗人臧克家评价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我偏执著于他兀兀穷年,足不下楼,目不窥园,呕心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