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高校英语教学长期不受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然而高校却是进行差异动态教学的最佳之地。文章以分析大学生的动机差异、水平差异、背景差异和能力差异四个要素为出发点,提出了进行高校差异动态教学的可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高校英语 差异动态教学.

高校英语差异动态教学的必要性

对于我国刚刚步入大学的低年级学生而言,十分需要教师正确的学习引导,逐渐培养其自我学习意识。当学生开始大学的学习生活后,由于每一个学生自身的英语基础、学习背景、学习目标、学习阶段等因素都存在着差异,导致其对英语学习的需求也并不相同。多元智能理论是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德·加德纳教授于1983年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是一次“内在建构”的过程,是以已有的知识框架来认知新知识,将新知识内化,并与已有知识建构起独特的联系。因此,大学的任务则变为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应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英语学习资源。首先,鼓励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手段;其次,教学目的不再是单一地应付考试取得高分这一硬性目标,而是逐渐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柔性目标;再次,教学客体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最后,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这一工具也成为了现代英语教学的强力推手。英语差异教学主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特性,采用与其相适应的教学,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英语学习要求。其心理学基础主要是以英美的“学习是心理要素的联想”观点以及欧洲大陆的完形心理学、动力心理学为基础,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作为教学理论的立足点[1]。

大学生英语差异及特征

1.学习动机差异

学习动机包括学习期待和学习需求,学习期待是学习目标在个体中的反映,基于个体受过往经历以及目前刺激的影响,对未来事物一个相对主观的预料。而学习需求则是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学习期待,在充分认识自己的情况下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根据英语影响力的大小,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分类主要有三类:第一类,英语在之后的人生发展中只占据比较小的影响,大学毕业去向以直接就业偏多,这类大学生认为英语的学习已不再是大学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主观上对英语的兴趣不高,已经出现一定的倦怠情绪,在学习期待方面要求比较低,一般只要求通过必要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即可。第二类,英语对于以后的就业或者升学占据重要地位,这类大学生以继续求学深造或者进入一个好的单位为目标,主观上对英语的兴趣一般,但对于英语的学习态度比较认真,自愿将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英语的学习上,在英语学习动机方面目的性较强,将英语视为取得下一个目标的工具,以应付各式各样的考核,而在学习需求方面受大学前的英语教育影响较大,满足心态一般。第三类,这一类的大学生对英语具有强烈的兴趣,往往这类大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好,英语学习期待为实现自我的价值,他们具有十分强烈的求知欲和满足心理。

2.学习水平差异

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很大差异,而许多高校习惯依据高考的英语分数来划分学生的等级,粗略地将分数相近的学生分在一个班级,进行所谓的差异化授课,其实这是十分草率的等级划分。基本的英语水平评价应该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更高一层的评价还有英语意识、英语文化理解等维度,要进行针对性教学是建立在能将学生进行较好区分的基础之上。例如,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往往在听、说、读以及英语意识方面强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具有较好的笔试能力,两者因在高考时的英语成绩相当而被安排在一起接受英语教育,表面上是进行了因材施教的差异化教学,而现实结果是两者的英语教育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样的“差异化”教学毫无意义。因此,在开展英语差异化教学时首先需要更细致的划分标准对学生进行精确划分,进而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英语差异化教学。

3.学习背景差异

进入大学后,学生开始选择自己的具体专业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然而每一个专业本身对于英语的需求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对于理工类专业的学生,这类学生大多是对某一学科进行研究,学习英语的意义是可以充分了解国际上前沿的研究成果,因此需要掌握较多的英语专业性词汇,而对于英语的语法、句子结构等要求就相对较弱;对于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英语对他们的意义是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对于英语听、说、读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对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进行重点培养;相比较而言,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英语是其终其一生的研究对象,因此,对于英语的学习要求不再是一种肤浅的运用,而是十分看重英语的本质学习,通过充分了解文化来挖掘语言背后的意义。

4.学习能力差异

大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对于英语的教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英语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往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规划,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因此,这种类型的学生十分需要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去引导,让学生对自我有一定的认知,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授好的英语学习方法,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当英语学习能力得到一定提高时,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学生开始有相对模糊的学习目标,慢慢开始主动规划自己的学习方案,这个阶段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学习空间,教师不再是走在前面的引导者,而应该慢慢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辅助者,只有当学生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时,才给予干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完整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学生具有较成熟的学习能力时,其学习目标更具体化,且自学能力得到了较好培养,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长期学习规划。因此,对于教师的要求则更加侧重于研究型教师,只有当学生感到疑惑主动请教时,教师为学生进行指导,一般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给其自由的学习空间。

高校英语差异动态教学的应用

1.实时监测学生的差异化变动

大学生的英语差异会时常变动,为进行有效的差异教学,就必须实时关注学生的英语差异变动情况,及时调整英语教学方式。在变动规律上,英语动机和英语背景两个因素会有较大波动,并且具有较大跳跃性,而英语学习水平和英语学习能力的变动较小,并且这两个因素的变动还存在一定的循序渐进规律。在监测方面,英语动机和英语背景两个因素的变动比较外显,因此能够相对容易测量,而英语学习水平和英语学习能力这两个因素所涉及因素较多,在测量时需要多方位进行综合考核,但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较好解决这两项差异因素的检测问题。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各项差异给每一个学生建立数据库,当一个要素变动时,数据库给予提醒,学校根据具体的变动情况修改具体的教学方案。

2.采取适用的差异教学手段

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必须使用适合的教学手段。例如,对于英语水平较低,学习能力较差,所学专业对英语要求不高的学生,可采用相对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以启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为目的,教师要具有较好的教学技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针对英语水平高,学习能力强,所学专业对英语要求高的学生,可采用探索式的教学,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以自主挖掘为主要目的,教师需具有较深的理论知识,能够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给予较好的指导。为每一位学生进行差异教学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在设计课程上可以尽可能多样化,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配置不同模块成分的课程,尽可能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

3.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手段

高校不仅可以提供有限的线下面授课程,更可提供大量的网络英语教学资源,享受更优质的教育。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做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学生通过线上学习、线下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英语学习。学生可接触到最优质的教育,通过线下讨论的形式对线上的学习内容进行讨论,从而克服网络教育交互性差的缺点。同时,学校所提供的网络资源需要学生自主安排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H.D.Brown,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eaching(Pearson Hall Regents,1994).

[2]束定芳:《外语教学与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Carol Ann Tomlinson:《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刘颂 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