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带一路”的倡导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开拓了创新之路,也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拓宽了道路。在这条道路上能否顺利、和谐地与沿线国家沟通交流,需要彼此遵守国际公约、各国规则。那么,就必须从基本的德育工作着手,只有将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好了,我们的这条高职教育创新之路才能和谐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 高职院校 德育 研究

课题名称: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陕西省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编号:17JK0190)。

“一带一路”是一条开拓之路、发展之路,也是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的外交战略之路。在这条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如何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发展,需要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高等职业院校是为国家培养现代化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出能为“一带一路”作出贡献的职业人才,需要各国人民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共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项事业快速、和谐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德育现状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品德教育主要依靠《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和《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它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我国德育的目的即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国家,其品德教育与我国有所不同,俄罗斯等联邦国家培养学生成为“道德高尚、有创造力、有专门知识的俄罗斯公民,将祖国的命运当作自己的命运,并且深深扎根于俄罗斯人民精神和文化传统之中”,在学校强调德育课程、普通教育人文课程,将“秩序—混乱、理想—现实、自由—必然、真理—谎言、善—恶、美—丑、整体—部分、理性—非理性、有限—无限、短暂—永恒”等哲学、伦理学概念,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引入,学校还开设有“社会知识”“生活哲学”“伦理学”“民族学”等课程,让学生了解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对祖国、对家庭的责任。这些国家普遍注重将德育融入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参加学校不同的社团、俱乐部等,将德育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与实践活动相互渗透、相互结合[1]。

“一带一路”倡导下重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品德教育

“一带一路”的提出,为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一带一路”研究内容主要侧重于政治、经济贸易,对文化、文明研究略显薄弱。从历史资料了解到,最初的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是出于政治互动和贸易互通而开创的,其意义深远。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在当前不仅是促进多国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达到合作共赢,更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是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且各国的传统文化都不相同。为此,我们坚持这样一种观点:历史上的“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和平之路,亦是一条名副其实的信任之路。

1.“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的重新定位

当前,我国倡导“一带一路”建设,双边贸易不断加大,文化领域不断拓宽,人才培养不断调整,为中亚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不断发展作出了贡献。“一带一路”背景下,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要因时而定,尊奉立德树人之规律与原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从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责任、创新奉献、遵纪守法等方面加强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的方法定位

立德树人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这一基本问题。“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应该从两个方面做起。首先,要做好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理论课程建设,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校内外协同效应。其次,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离不开优良的师德师风,只有教师明德信道,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所拥戴的品行之师、学问之师。当前尤为重要的是对教师开展学术责任教育,以师德师风带动学德学风,全面协调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养。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职工合力尽责,优化资源配置,将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落实在立德树人方面。

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从五个方面努力,分别是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而德育的目的和意义是以文化分享与交流来凝聚共识,推进与沿线国家高校在办学与交流等方面的互通,这属于“民心相通”的范畴。“教育交流为沿线各国民心相通架设桥梁,人才培养为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提供支撑。”[2]跨国教育的开展,需要特定平台和互动规则加以支撑。而“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这些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中国—东盟“10+1”机制、金砖国家机制、亚信会议、中阿合作论坛、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等多边合作机制则为各国间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推进提供了政治保障。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的实施路径

高职院校德育的实施是以提倡立德树人教育为先导,改变实践教育的特性,使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1.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来华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国,占全部来华留学生的一半左右。自教育部2010年颁布实施《留学中国计划》以来,来华留学学历教育发展一年比一年迅速。目前,随着“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发展,高职院校来自中亚地区的学生也在逐年增加。我们要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发展就必须完善课程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在德育价值取向方面,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批判意识、综合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发展。其次,在优化德育课程结构设置方面,要加强德育的综合性,夯实学生专业素质,扩展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再次,在德育课程建设方面,课程内容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应不断更新。最后,在德育课程评价方面,不仅要注重评价的目标落实,而且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创新。

2.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必须以人为本,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德育的培养目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不仅要注重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寓学于行、躬亲践履。

3.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

教学管理制度有整合教学资源、规范教学行为、保障教学正常运行的作用。首先,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其次,在教学激励机制方面,应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手段,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激活师生教与学的热情和创造性,保障德育在无声中践行。再次,在教学资源管理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最后,在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建立科学的、多元化的、综合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4.为德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体现出的是一种精神、风尚、氛围,它不仅是课外活动,还包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校园文化是学生最直接、最容易接触的,具有经常性、多样性的特征,校园文化是课堂文化的一种反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能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的实践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2]刘宝存、张继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学历教育:地位、问题与对策》,《北京教育》2017年第5期。

[3]何立峰:《谈“一带一路”的实质性进展》,中国一带一路网,https://www.yidaiyilu.gov.cn/ghsl/slsg/9737.htm.2017年4月11日。

[4]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课题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论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