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开展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应以具体问题为导向,从人的全程发展角度出发,以大学生服从需要、成长需要、成才需要为前提,加强大学生环境认同教育、校史校情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专业学习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改进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的互助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学校生活的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进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 学校适应性 教育

基金项目:2017年榆林学院辅导员思想政治研究项目《榜样教育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17SZ13)。

大学教育是直接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专业教育,从人的全程发展角度来讲,大学生在大学教育中必然出现环境不适应、人际不适应、学习不适应、职业发展不适应等问题。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加强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就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学校适应性教育的重要性

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人的思想和行为必须适应特定的社会环境要求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所以,人必须积极主动地认识、适应甚至改造周围环境,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样,大学生作为大学教育的对象,只有进一步提高学校适应能力,才能在学习生活中发挥自身潜能,提高大学教育的成效。

1.学校适应性教育是激发大学生潜质的需要

大学生群体是大学教育的产物,这一特殊群体进入大学学习生活,不仅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更要提高学校适应能力,激发学习的潜在动力。加强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有效方式,只有进一步使他们认知大学文化内涵,认同大学制度规范,适应大学生活节奏,才能更好地激发自身潜质,发挥自身才能,进而践行大学精神,实现自身理想。

2.学校适应性教育对提高高校教学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教育必须注重主体间的有效互动,既要强调教育者教育教学方式的改进,也要关注受教育者的认知程度和适应能力。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积极、主动地平衡个体与环境矛盾,通过自我调节内心和行为处于外在环境时的状态,才能逐步认知和适应外在环境,达到个体与环境的平衡状态。这种状态不但拓展了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而且提高了高校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成效,对降低人才培养时间和成本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3.学校适应性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适应性既可以是个体成长的一种过程,也可以是所要达到的一种状态,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达到思想与行为的统一状态。在学校生活中,大学生出现的学习效率低、人际关系不好、心理困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各种适应性不良问题,都源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适应性教育的缺乏。因而,加强学校适应性教育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也是改进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内容的构建

学校适应性教育是一个广义、多维的概念,应涵盖大学生活的始终。高校开展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应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知识,既要注重教育过程中的教学管理适应,又要关注学生个体在学习、人际、生活自理、环境认同、身心体验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以问题为导向,以满足大学生的服从需要、成长需要、成才需要为提前,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学校,了解学校,了解专业,要在心理上对大学生实施一种有目的、有方法、系统的适应性教育,对大学生学校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适应性问题加以预防和引导。

1.环境认同教育

大学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机遇与挑战,如何在新的环境中适应成长成为每一个大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中与大学、大学与大学、大学与社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既包括学校地域上的差异、气候环境上的差异、校园环境上的差异等客观层面差异,也包括学校的管理理念、专业学习、师生关系等方面差异。学校适应性教育就是要在这些方面培养大学生对新环境的认同,使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总而言之,就是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通过各类学校实践活动,理解、接受大学文化环境,增强大学生的教育主体意识。

2.校史校情教育

校史校情作为一所学校特有的教育资源,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材料。各高校的校史校情主要包括办学历史、办学思想、校风、学风和教风等,这些对端正大学生态度,树立理想信念,规范行为标准,提高价值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加强校史校情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大学,了解大学,热爱大学,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3.校纪校规教育

校纪校规是学校根据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制定的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内部规范性文件。它与大学生日常管理最为密切,内容涉及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权利与义务、教学运行要求、教学管理制度等。从某种程度上讲,加强大学生校纪校规教育也是在培养大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认同,大学生只有充分认同学校的校纪校规,才能更好地践行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4.专业学习教育

专业学习是大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从高考志愿填报到大学期间专业学习,甚至到毕业就业,大学生对专业都有不同的认识和了解,会出现不同的目标要求及心理落差,从而产生学习不适应和职业不适应。对专业的初步认知和心理落差进一步加大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畏惧”和“倦怠”,不利于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高校学风的建设。因而,我们应该从学科专业发展的规律出发,结合专业教学、研究、实践中的观点、方法与大学生充分互动交流,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专业学习方法、职业道德。

5.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尚不成熟,面对新环境、新生活和新人际关系可能会焦虑、迷茫和紧张,学校适应性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从“迷茫彷徨”的困境中走出。在人际关系教育方面,要加强教育引导,使其克服自卑、焦虑、以自我为中心等心理问题,进一步解决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在大学生角色定位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定位好自己的身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端正态度,运用理性思维去解决问题,有效预防各种心理不适应问题。在心理问题解决方面,要及时对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加以干预和引导,排除各种心理症结,有效调节大学生情绪问题和各种心理困惑。

加强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的有效路径

解决大学生学校适应性不良问题,不仅要从主观因素出发,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正确认识自我,保持与社会良好的接触,正确地矫正和排解心理与身体带来的各种不适,从客观因素出发,积极加强教育和引导,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做好适应性教育,提高大学生学校适应能力,要对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教育引导,做到防微杜渐。

1.改进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

改进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是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大学教育中,大学生出现的各种适应性问题归根结底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无论是在环境认同教育、校史校情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专业学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还是在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上,高校都应积极发挥教育、引导作用,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解决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不适应性问题。

2.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朋辈互助机制

建立和完善朋辈互助机制是加强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学生间、师生间,相同的身份、友好的关系、随和的态度等朋辈间的教育优势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建立朋友和同辈之间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安慰的互助机制,对于加强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交往过程中,大学生通过主动、相互、直接的帮助,能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经验交流等方面达到信息共享,既可以培养大学生互帮互助的品质,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一所高校校风、学风的体现。在大学生适应性教育过程中,必须贴近学生实际,通过召开入学教育大会,举办杰出校友交流会,开展学生特色活动等途径,让大学生熟悉大学的基本情况,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尽快融入学校生活。通过各类集体性活动,加强大学生人际交流,及时疏导和解决大学生面对的实际问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能力。高校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参加学校各类社团活动,引导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方式培养适应大学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增加体验性强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性是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的显著特点。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应避免“纸上谈兵”式的教育,要通过诸如志愿者服务,专业实习和调研,参加各类比赛或竞赛等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体验生活,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锻炼自我,服务社会。要鼓励大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要支持大学生“走出去”,深入社会,了解民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融合才能进一步提高适应能力。

结 语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方式存在明显不同,要解决大学生在新环境、新教育方式、新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与困惑,必须帮助其在学习能力、生活态度、身心适应等方面克服各种困难,使其达到思想与行为和谐统一,才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因而,高校应以问题为导向,从人全面发展的角度把握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构建系统、科学的学校适应性教育体系,适时地对大学生进行学校适应性的理论教育和实践引导,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张骞:《当代中国大学生适应性发展的特点》,《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124-129页。

[2]张磊:《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管理观察》2017年第27期,第109-110页。

[3]张秀秋、单常艳:《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现状述评》,《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60-61页。

[4]闫建亮:《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规范化研究》,学位论文,华北电力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