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生母语①危机突出表现在汉语基础薄弱、口语得体性差、阅读储备量小等方面,本文透过母语危机频发现象,深入探讨其对汉语国际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可行应对策略:政府在汉语文化推广方面应国内外兼顾;媒体应把好语言关,传播母语正能量;学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母语教育机制。只有政府引导、全民重视,才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关键词】母语危机 汉语国际化 应对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翻译学院校级项目“‘汉语热’中大学生母语危机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B22)的研究成果;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唐代汉语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JK2036)。

全球“汉语热”对比下的国内母语危机

截至2016年底,国家汉办在全球140个国家共建513所孔子学院和1073所孔子课堂,有中外专兼职汉语教师4.6万人,面授学员155万,网络注册学员59.7万。②很多国家已把汉语作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重要语言,甚至为第一外语,再加上“一带一路”的影响,海外人士学汉语的热情更是高涨。汉语全球化让我们引以为豪,更爱自己的母语。因此,与语言打交道最直接、最频繁的大学生群体,应该更重视母语学习。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目前大学生母语危机现象突出表现为:在书写方面,错别字滥用,语句不顺,词不达意,汉语基础知识薄弱;在口语表达方面,有些学生出口带“脏”,语言得体性差,还有的表现为现场口语应对能力弱,在正式场合发言时,离开了事前准备好的稿子就不知所云;在阅读方面,现在的大学生阅读量普遍偏低,对一些人文历史了解欠缺、文学素养欠佳。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建设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母语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

母语危机对汉语国际化的影响

“汉语走向世界”是国家战略,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张国良、陈青文、姚君喜三位学者曾从传播学角度探讨“汉语全球传播的渠道与策略”,认为“与人聊天”的人际传播是最主要的汉语传播渠道之一,且学习汉语的外国人非常喜欢与中国人交流,而大学生群体则是外国人最主要的交流对象。[1]试想,如果我们的大学生母语能力本身就有问题,那又怎么能更好地传播我们的语言文化呢?另外,汉语国际推广需要大量的汉语教师,而大学生是汉语师资的主要来源,如果没有扎实的汉语基本功,以及良好的母语素养,又怎能肩负起如此神圣而又艰巨的任务呢?那么汉语国际化也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

笔者根据教学接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三个方面来谈大学生母语危机对汉语国际化的影响。

1.汉语基础知识弱影响汉语国际化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甚至发现大学生对一些基础的汉语语法知识还没有外国学生掌握得好,比如“的”“地”“得”的用法。为此我们简单做了一个小调查,找来5个句子进行随机测试。

(1)问题彻底_____解决了。(地)

(2)彻底____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地)

(3)问题解决_____不彻底。(得)

(4)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_____解决。(的)

(5)他认为应当认真______研究。(地)

随机对10名中国大学生和10名外国学生(具有高级汉语水平的韩国学生)做了测试,按照每题1分统计,每组10人,满分应为50分,结果是本国大学生的正确率是66%(33/50),外国学生的正确率是74%(37/50),不得不说我们的大学生母语水平堪忧。尤其对于很多想成为国际汉语教师的学生来说,没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如何走出国门传播汉语,这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2.口语得体性差影响汉语国际化

曾经有个美国学生很尖锐地指出:他不喜欢汉语教材上的对话,教材中的内容总是“对不起,谢谢”,这和他在现实生活中与中国人接触时遇见的情况明显不符,甚至他觉得这是虚假的。当然这位美国学生的观点有点夸张,但不能不反思一下,我们在实际口语交流中,是不是没有注意语言的得体性,让外国朋友误以为我们的国人都是这么“不客气”。还有一位韩国留学生谈到,他在中国某大学留学时,结交的中国朋友教了他很多“脏话”,在他不是完全明白的情况下,也会和中国朋友之间“互用”。这些虽为个例,但却是笔者实实在在的亲身经历,作为语言老师,对母语的运用深表担忧。试想,当我们自己的汉语能力和水平都处在堪忧的水平时,有何勇气来说“实现汉语国际化”这一豪言壮语,又有何能力实现这一宏图愿景。

3.阅读量小,阅读危机影响汉语国际化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14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数阅读量为4.65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为13.43分钟。这个数据反映了我国是世界人均读书量最少的国家之一。说到韩国,笔者深有感触,在韩国生活的两年里,确实看到韩国普通大众多有坚持读书看报的习惯,在地铁里、公交站,从小孩到老人,都有很好的阅读习惯,甚至包括早晨推车卖牛奶的阿姨,在间歇时间也会拿出书来阅读,所以韩国人给人留下的整体印象是比较谦和礼貌。李克强总理曾答记者问时指出:“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一个国家的全民阅读量能逐年增加,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③大学生本为阅读主体,但因从小接受应试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一直被动学习,导致很多人对读书、阅读比较抵触,尤其在上了大学后,觉得自己终于可以解脱了,更是把阅读抛在了脑后。而没有阅读的积累,就谈不上提高素养,更谈不上与国际接轨。试想假如有一天一个外国友人饶有兴致地跟你谈中国历史、讨教中国文化,若你没有一定的积累,对其谈论的话题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时,那会不会尴尬呢?

造成母语危机的原因很多,比如母语教育缺失的问题,受一些缺乏责任感的网络、报刊的影响,使该危机未得到全社会共同关注等。关于这些原因,已有很多人谈到,这里不做赘述。笔者想着重强调的是,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才是关键。

应对大学生母语危机的策略

1.政府应借鉴汉语全球推广策略,对内有相对政策倾斜

“在语言保护中,政府负有主体责任,因为政府手中有权,袋中有钱,社会动员能力最强。”(李宇明,2016)[2]“汉语热”不仅仅是国外汉语学习者带动的,我国政府的重视及大力推动也起很大作用。孔子学院享有全球知名度,国外已建有上千所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每年派遣汉语教师及志愿者达上万人,无论从财力还是人力方面,力度都是空前的,效果也是良好的,学汉语的人数逐年递增。因此,应对母语危机我们不仅要从个体重视,政府的引导也至关重要。可以大胆设想,是否能借鉴汉语国际推广的成功经验,由国家配套相应经费,各省市相关部门出面带头,在国内各省市区县尝试建设类似于孔子学院的语言文化机构,向大学生、普通民众去宣传、弘扬我们的语言文化,提升全民语言文化素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制止滑坡,提升母语,是一个系统工程,全民工程,在整个工作中,领导机关转变思想是关键。”(赵明德,2012)。[3]我们相信,只有政府引导、全民关注,才是应对母语危机的有效途径。

2.媒体要把好语言关,传递“爱母语”的正能量

如今是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惊人,其对语言文化的传播作用更是举足轻重。然而,我们发现如今的媒体语言使用鱼目混杂,错字病句、中英混杂等现象层出不穷,甚至有些传统媒体为了吸引眼球,频频使用一些不规范又低俗的网络语言。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部张华教授指出:“语言是具有严谨性和文化逻辑性的。脱离规范的戏谑,势必会玷污其纯洁性,不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传播。”④同时,他也担忧一些粗糙低俗的网络语言在校园里盛行,来华留学生没有甄别能力,有时会以使用这类语言为时尚,再加上留学生经常会参与中国人的社交,会通过媒体网络获取和了解中国的信息。如果任由这类语言大肆泛滥,势必会对汉语教学传播造成不良影响,干扰外国学生对于汉语文化的正确认知。所以网络媒体,尤其是影响力大的重要媒体,在使用语言时一定要慎之又慎,肩负起应有的把关责仁。另外,最近几年,电视平台上出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也可以理解为母语危机已开始受到人们关注。所以,要发挥媒体的重要作用,把“爱母语”作为一种正能量传递下去。

3.学校要重视“两素养,三能力”的培养,并制订相应的母语考核标准

信息网络化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影响。如过多地沉浸在虚拟网络里,人与人的社交缺少了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信息化的碎片式阅读,让年轻人对读一本书的耐心减少等。面对这些问题,除了学生自身应重视外,学校方面也应作出正确引导,甚至可以强制。之前,很多院校会把英语四六级、计算机能力等作为大学生的毕业条件,那现在我们可否考虑把汉语应用能力水平作为毕业的资格条件呢,或者就业单位也可把汉语应用能力作为招聘中的考核条件。针对这些,学校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制订相应的汉语能力考核标准。从“两素养、三能力”,即从语言文字素养、文学素养、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五个方面来全面考核学生的母语应用能力。比如设立“读书工程”考试,定期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培养考核,鼓励学生放下手机、电脑,多和同学老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学习,倡导健康的交流方式等。习近平主席每次外出演讲,除了具备不念稿的能力外,更让人敬佩的是他还旁征博引,具有引经据典的语言魅力。他一直强调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为大学生,只有先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能力,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结 语

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要科学设置语言文字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文字书写能力和语言表达与交际能力。”这也说明国家站在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关注和思考母语教育问题,大学生的母语能力直接关系国家未来的战略发展,所以我们的大学生要增强这方面意识,通过学习、阅读、欣赏去亲近母语,感受母语的魅力。母语能力的好坏小到会对自身的成长发展(就业、深造等)有重要作用,大到影响国家汉语推广战略,甚至关系到外国朋友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印象和正确认识。所以说,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有提高自身语言能力的意识。同时,国家政府应加大引导力度,营造全社会积极学习自身语言文化的良好氛围,只有全社会共同重视参与,我们的汉语走向世界时才会更自信。

注释

①本文所说的母语是指本民族的标准语,即汉语普通话。

②《携手并肩开创孔子学院发展新局面》,2016年孔子学院年度发展报告,2016年12月10日。

③未来网:http://news.k618.cn/kx/201503/t20150315_58878

96.2015年3月15日。

④《网络能让汉语更有生命力吗?》《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1月2日。

参考文献:

[1]张国良、陈青文、姚君喜:《沟通与和谐:汉语全球传播的渠道与策略研究》,《现代传播》2011年第7期,第48-55页。

[2]李宇明等:《“语言保护”多人谈》,《语言战略研究》2016年第3期,第52-59页。

[3]赵明德:《母语滑坡的严重后果及对策思考》,《汉字文化》2012年第5期,第12-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