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智库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新产物,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实现发展突破的新契机,为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提供了外部连接的桥梁和整合了教育教学资源。

【关键词】民办高校 高校智库 属性 培育建设

基金项目:2014年西安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陕西省民办高等学校特色智库培育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4XF07),主持人:阎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智库培育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1.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异军突起的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其隶属地方行政部门,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生活发展为目标。当前,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如何积极变革,紧追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已成为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的又一任务。2014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提出“高校智库定位于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1]。高校智库作为目前中国最具潜力的新型智库,应在国家“资政、启民、伐谋、孕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培育和建设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智库,是一种及时和前瞻的选择,也是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实现自身社会使命,并展现自身独特价值的有效平台。

2.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实现发展突破的新契机

当前,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以本科学历层次为主,满足了区域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愿望。利用高校智库平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满足了区域人才的需求。培育建设高校智库平台,不断推出符合当地政府和社会需要的智库产品,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需要的同时,反哺本校跨学科建设、品牌建设,以高校智库的影响力带动自身特色品牌的竞争力。

3.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智库培育建设的意义

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是针对地方经济、社会生活发展需要提供的学术传播、职业培训及大众教育。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基本功能与智库的政策、战略研究、对外交流功能有交叉融合之处。因此,建设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智库意义非凡。

(1)高校智库为民办本科高校提供了外部连接的桥梁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直以来是地方性民办高校与外部连接的一个途径,可真正能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创新驱动的能力还是较弱的,如能通过高校内部的智库打开这条通道,不仅是对高校智库建设的挑战,也将是对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自身建设的挑战。通过“人才连接”和“产品连接”,利用“旋转门”机制,使得民办高校的人才与政府、企业及其他社会成员畅通交流,既培养了各类人才,又为地方资政、启民发挥了有效功能。

(2)培育建设高校智库可整合教育教学资源

在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中建设智库,能更好地整合全校的科研方向和力量。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的学术研究以地方经济社会需要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为目标,突出理论知识及科学技术的传播、运用,使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提升地方经济的竞争力。这些研究往往需要不同学科科研力量的相互协作和支撑[3]。

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智库的内涵

1.什么是高校智库

智库(Think Tanks),最早由美国学者保罗·迪克逊提出。作为智库分类中独特的一类,高校智库源于大学自身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大学逐步形成的社会服务功能,大学开始从社会的边缘走到了社会的中心,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高校作出相应的贡献,而此同时,政府在经费上投入缩减,导致大学开始向市场寻求新的经济来源,这个过程,其实就是通过智力资本的运作,以产学研用的方式,实现知识的资本化。由此可见,高校不仅能作为智库,而且越来越需要扮演这样一种角色[4]。

在我国,高校智库广泛地存在于国内知名大学中,形式见于各个大学中的研究所、研究院或研究中心。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智库,高校智库具有学术传播及创新的任务,学术研究氛围相对浓厚、研究人员相对主动、自由,研究方向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特别是国内一流大学,利用自身的综合优势,研究成果还会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5]。

2.什么是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联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对“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做了顶层设计,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不仅保留智库的常态及特征,还进一步要凸显具有各自特色的、新型的特点。比如现在涌现出的协同创新中心、高校智库联盟、学校与行业共建的专题数据库等。在响应国家号召和顺应时代需要的形势下,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在实体形态上、价值体现上、成果表达方式上都有了新的尝试和突破。这类组织在发挥知识创新与传承、政策研究与舆论导向、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功能时,也提升了高校品牌竞争力。

3.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智库的属性

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智库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中的产物,其属性与地方高校及智库的特征密切相关[6]。

(1)地方性。从学校的性质来看,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一般是地方政府根据辖区内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创立的,具有明确的区域需求指向,承载着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从地方高校的特点来看,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资金来源于地方政府,不仅生源来源于本地区,毕业生的就业目的地也多为办学所在地。另外,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科研实践、产学研活动、科技成果转化等主要依托或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而进行,肩负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繁荣地方文化,为地方政府决策和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任[7]。

(2)应用性。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是高等教育体系在走向大众化后发展起来的大学,此类高校在发展初期一般侧重教学,视培养实际可用的人才为己任,更关注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应用。因此,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所从事的学术研究侧重大众生活的普及性,生产一线的技术创新性,都体现了地方性民办高校智库的应用性属性。

(3)特色性。为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只有办出特色,才能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使命,也是高校的立足点。对民办本科高校而言,传统特色大学的传承与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指导方向。因此,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智库发挥特色性属性,在体现学校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为地方提供资政、启民的贡献,与地方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

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智库培育建设的突破点

第一,范畴突破。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是一类综合性的本科高校,为地方提供人才、技术的同时,还是满足地方人民群众精神追求的学术教育。随着高校智库的引入与培育,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应增加学术内涵,在学术研究上增加科学性,为提供符合事实、符合规律的决策,向基础研究扩展。以新型高校智库为平台,转向以应用研究带教学。

第二,多元化突破。地方性民办本科高校对社会需求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接纳性,社会服务对象十分多元化,有上层建筑、生产领域以及人民生活领域,民办本科高校多元化的发展策略必将引导高校智库的多元化发展。一是引导高校智库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加强高校智库与社会交流,吸纳不同工作经历、不同学术背景的个人或团体参与,形成思想创新的交流智库。二是突破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民办本科高校智库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仅靠学校自身的经费支持必会捉襟见肘。因此,应充分吸收来自政府、企业、行会、国际国内基金会、个人等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成为“资金蓄水池”的同时,也变成“交流蓄水池”[8]。

参考文献:

[1]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www.gov.cn,2014,2。

[2]王文:《重建中国智库》,《文化纵横》2014年第5期,第84-88页。

[3]北京联合大学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探索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4]姜朝晖:《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内涵、特征及定位》,《高校教育管理》2016年第3期。

[5]王辉耀、苗绿:《大国智库》,人民出版社,2014,8。

[6][7][8]高振强:《地方高校智库的属性及其发展策略》,《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年第5期。